1. Eat Thy Neighbour
只看封面设计就能知道内容的一本书。
“食人”是个吸引眼球的题材——很多taboo都是。被打破时会造出格外大的声势,这大概禁忌之所以为禁忌的原因之一。虽然叫“a history of cannibalism”,这本书的内容实在撑不起一部“history”,更像是探索频道会做的那种题目为”史上十大食人案件“的系列节目。关于人类社会各个历史时期、各个种群的食人文化,只在前两章简单总结了一下,一带而过(而且其讲到中国的几个段落净是老外写中国食谱时常见的那种道听途说风格),绝大部分内容都是对十九到二十一世纪的知名食人案的逐一复述。Jeffrey Dahmer,Ed Gein这些被翻着花样讲了一百八十遍的“名人”又被拉出来晃了一圈。
总之,这本肯定不是《天真的人类学家》那种带着学术气的写实作品。语言倒是还算幽默,词汇和表达方式也很简单,基本就是纪录片解说词的文字版,想找点简单英语读物的人可以随便翻翻。
2.《校园秘史》
首先,这个书腰可真丑啊。
《金翅雀》我还卡在五分之一处,就看过的部分来说,《秘史》这部多年前的成名作要吸引人很多。作者很明显是非常热爱写细节的人,不过《金翅雀》里的细节稍嫌离题,虽然语言依然很优美,但总觉得对推动情节没有起到多大作用,我会争取把它看完的……
回到这本书上。从某种程度上,《秘史》有点像一部文学性很强的罪案小说——有谜题、有动机、有警察的出现、有侦察环节,还有出人意料的结案环节——简直像发生在现代美国校园的《罪与罚》。事实上,几个主要人物和某些故事情节,简直没法不让人联想到《罪与罚》:关于杀人的权利,关于对某种信仰或理论近乎偏执的追求,关于激情,关于将各种合理不合理的日常行为诗意化的习惯,诸如此类。大学校园像是青春期与成人世界的缓冲地带。生理年龄已成年的年轻男女在这个半封闭的小社会里,暂时可以逃避一部分成年人的义务,他们肆意的任性时光还剩下那么三四年。《秘史》里,只能容下几位主人公的希腊语课堂,更是这个封闭社会里的被双重封闭的小圈子,folie à deux (六个人的话,是folie à six?)在这个雪花玻璃球一样的小环境里,只会迅速让每个人都染上这种“合理化一切行为”的疾病。
除开希腊语小班众人之间的互动(带有一种“垮掉的一代”的艺术家神经质感,充满酒精和药物,以及对宗教和古希腊等文化的探求),大学校园迷幻的夜生活和富裕家庭(毫不令人意外)竭力掩饰的虚伪内里,以及社会派推理小说里常见的各方人士对凶案的种种反应,都被织进了这张花纹繁复的蜘蛛网上——一张有着破败美感的蜘蛛网。
“对所有聪明人来说,尤其是对那些崇尚完美主义的古人和我们来说,尽力谋杀那个原始的、感性的、贪婪的自我,也是一种诱惑。但是,那样做是错的。……因为对非理性的存在视而不见是非常危险的。一个人越有教养,就越聪明,越发压抑,也就越需要寻找方法来释放他如此努力才能克制住的那些原始的冲动。否则,这些强大而古老的力量就会集聚、增强,强大到足以逃脱,因为遭到压制而更加暴力,可以完全摧毁人的意志。”
“阿根廷(Argentina)。这个词本身好像没什么惊人之处,但不考虑它实际所指之后,它呈现出一种生命力。开头是激烈的Ar,这让人想起黄金、偶像、丛林中失落的城市,而中间是寂静、险恶的Gen,末尾是明亮、充满疑惑的Tina……”
“他肯定觉得自己有必要……向我们,也向他自己证明,朱利安传授给我们的那一套曲高和寡的原则真的可以应用在实际生活当中——所谓的责任、孝心、忠诚和牺牲。我还记得从镜子中看到他把手枪对准自己脑袋时的景象。他的表情那么专注,还透出一丝胜利在望时的喜悦,就像一名高台跳水的运动员,正冲向跳台的顶端。……我经常回想他脸上当时的表情。我想起许多事情。比如,我第一次看到白桦树,……还有我学到的第一个希腊语句子:美是残酷的。”
3.《时震》
这本书需要洗洗版了,从封面(竟说不好跟《海伯利安》的哪个更丑一点)到翻译(有种严肃老先生硬装不正经的感觉)。
看这本书的时候,抛弃掉逻辑好了,就像《五号屠场》里老出现的那句“so it goes”。作者的“替身”,一个一直被人认作流浪老太太的科幻作家,在发明出魔语“你得了病,现已康复,赶快行动起来”(唤醒自由意志重新到来后处于麻痹状态的世人)后,拿起文学艺术学院的火箭筒开了一炮——and that's not even the weirdest part……
4.《文学部唯野教授》
可能是刚看完《时震》的关系,总觉得在筒井康隆麻麻黑的插科打诨里看到了什么熟悉的痕迹,总之,sarcasm反正不要钱,多少来一点,哦不,来一桶好了。
文学评论讲义的部分见仁见智,我等门外汉分不出好坏高下,况且还有译文的演绎这一层隔着。从个人观感的角度,大部分读起来还是很愉快且可以理解的,当做趣味常识读本来看。有那么一课半课(说的就是你,现象学)的看起来多少会觉得云里雾里。
行走的吐槽机唯野教授活泼的像一只正德太子,日和里的那个。
5.《十一味爱》
张爱玲、亦舒、安妮宝贝等风格的蹩脚模仿者。看了30页之后放弃了,满篇的唧唧歪歪故作通透,而且还无比爱罗列各种日化品牌(基本都能在屈臣氏里找到)。可怕的阅读体验。
6.《沉落的黄昏》
拖拉了十几个月才肯死掉的爱情——又或者是什么习惯成自然之后放不下的粘腻情感,因为不肯放手总需要有个理由,所以干脆说那就是爱情好了。反正只要想给自己制造一种情境,回忆的美化功能就会大到不可想象。
这一本的文笔给人的印象,大概是那种偏冷色调的、节奏不快的纯爱或文艺系日影给人的感觉。长相没什么侵略感的女主用指尖划过易拉罐壁上的冷凝水珠,有点自来卷的某个男人尴尬地把手揣进裤兜里——诸如此类的场景,觉得是书里的人物会做的事情。
其实我不太喜欢这个很刻意的故事,因为它太……刻意了……听说有人很不喜欢把这一本跟安妮宝贝的书类比,然而人见人爱的女二号出现之后,整个故事的发展方向,就是会让“安妮宝贝”四个字蹦到眼前。这并不是贬低安妮宝贝的意思,只是想说,这故事当真没什么新意。随心所欲的、身材小巧如少年的、刻意风一样消失的、有人际关系处理障碍的、连被挖了墙角的女人们都能征服的华子,换成那个我们熟悉的头发像海藻(啊那个没有tangle teezer的年代)肩胛骨快要像蝴蝶一样飞走的银镯少女,似乎完全不违和呢。
7. How to Read Literature Like a Professor
这本的中文版叫《如何阅读一本文学书》,不是那本很热门的《如何阅读一本书》。本书作者还有另一本《如何阅读一本小说》——真是好多人生经验啊。
Bill Bryson(写《万物简史》那位)如果写文学导读的话,大概就会是这种风格的——轻松愉快、毫不正经。章节名称就已经很能体现这一点了。
作者在前言里提到,这本书的第一版后来被美国挺多高中拿来当做文学课教材之一——基本能说明,这是本非常门外汉友好的”文学鉴赏入门手册“。没什么高深的理论,就是用浅显和实用(且风趣)的语言教读者怎么样才能不只是单纯地当个看热闹的读者。
以及,书末尾有大家最爱的书单。
8.《五味》
印象最深的一个片段,竟是说那个卖蚕豆为生的老头,病了,腰弯了,不吆喝了只是默默卖豆,某天开始就不再能见到他沿街售卖,想是死了。然后没什么关联地就想起《扪虱谈鬼录》里研究地府里管人一生能吃多少食物的那个簿子,大概是说古人相信人一辈子吃下去的东西都有定数,紧赶着吃拖延着吃都一样——仿佛人人身边都有个隐形的有底大缸,只待人慢慢舀干净。
汪曾祺的那口缸,一定相当五光十色。
本书缺点:因为收录的文章来自不同时期,集结成册之后显得重复的内容太多,伟人称赞臭豆腐,昆明的米线店汽锅鸡等等都至少出现了三次,有种吃顶着了的感觉。
9.《性别战争》
再一次:这种书腰简直是在呐喊着“别买我”。
完全是“盲读”的这本书,即看之前完全不知道书的内容,导致我一直以为名叫《性别战争》的书,是讲妇女平权运动的……
然而,它其实是讲生物繁殖的趣味科普书,而且是“谈性说爱/答读者问”这种风格的。书名算是意译,大概取了作者基本贯穿全书的中心思想,即卵子和精子在通过利益最大化来达到将更多自身基因传递给下一代的目的的过程中,会产生各种你死我活的冲突——想要多有几个自己的孩子,真的好难哦。
语言还是挺风趣的,就是看过半后会有点审美疲劳。
10. Call Me by Your Name
即大家期待已久的《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的同名原著。
文学少年Elio苦甜交织的短暂夏季恋情——海边的猛烈阳光、新鲜杏汁、午后小憩(有一只受伤的桃子)、红色泳裤、名叫“天堂”的泳池边专属躺位……不过和一切未挑明的感情一样,未得到明确回应之前,当事人的内心戏够填满一个太平洋。
他捏了一把他的肩膀:“It never occured to me that what had totally panicked me when he touched me was exactly what startles virgins on being touched for the first time by the person they desire: he stirs nerves in them they never knew existed and that produce far, far more disturbing pleasures than they are used to on their own.”
他带他去看莫奈作画的地点:“It never occured to me that I had brought him here not just to show him my little world, but to ask my little world to let him in...”
“It never occured to me”这样频繁地出现,大概因为单恋的少年比较容易睁眼瞎。
这其实是个没什么情节的故事,与其说主人公是Elio和Oliver,倒不如说更像是Elio对这场“觉醒式”恋爱的单方面记录——关于性的尝试,犹太人身份的一点点思考,关于诗、音乐,关于一切青少年在暑假里会想到的东西。因为现实生活还悬在地平线以外,if not later, when?
然后二十年过去了。
“Over the years I'd lodged him to the permanent past, my pluperfect lover, put him on ice, stuffed him with memories and mothballs like a hunted ornament confabulating with the ghost of all my evenings. I'd dust him off from time to time and then put him back on the mantelpiece. He no longer belonged to earth or life.”
Oops,好像剧透了。
11. Asylum
为了Ian爷爷而在audible上听完的一本。
虽然是写于九十年代,书里那种哥特风的古早感会让人想到《螺旋楼梯》这种十九世纪的小说(换句话说,有点煞有介事)。故事比较雷声大雨点小,没什么预期中的惊悚效果。一位冷眼旁观的友人,用医生的口吻,讲述了精神病医师友人的妻子被挂满了“危险”和“激情”标签的病人引诱、出走,然后生活急转直下一发不可收拾的(老套)故事。
比起这个“在婚姻中行尸走肉,于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外来刺激的怀抱”的主线故事,讲述者本人的上帝视角和心理状态倒是更有趣——他是怀着怎样的念头,才能一直像观察实验样本一样饶有兴致地看着这一切发生呢?可惜书里并没给他足够多的笔墨。
12. 《你一生的故事》
可能跟翻译风格有关,可能是因为这个故事明明是科幻却带有种宿命感,当然也可能只是因为我以前看过这一篇(……),总之这几个短篇里还是觉得《你一生的故事》最动人。
特德姜的脑洞有点让人想到《黑镜》这类剧里探讨的问题,又或者在科技发展会对伦理和人性造成冲击的问题上,大家的思考方向都是类似的——滴眼药提高脑潜能的那个故事,就很像Lucy和Limitless的综合体。
《地狱是上帝不在的地方》是另一个挺有意思的故事——在科幻里探讨宗教信仰总让人有种围观酒吧混战的吃瓜看热闹心理。一个挺黑色幽默的结尾。
13.《第三时效》
啊,好久没看推理了。
个人感觉横山秀夫这几个短篇的好看之处,在于他的警察故事在“写实感”和“戏剧化”之间找到了个刚刚好的平衡点,几乎可以不单单是当做推理小说来看。对于刑警们的过去的挖掘算是点到即止(当然,这跟篇幅也有关系),很合理地嵌进案件的侦破里。几个故事开头常常显得风萧萧易水寒的,结尾不那么直白的温情又给回了回温。
想要想明白动机,就得搞懂人心,有时候还得拿自己开刀。
14. Hotel du Lac
中译《杜兰葛山庄》,然而各种虽不影响理解故事但很膈应人的错误太多,加上译者的文笔我也不是狠喜欢(跟作者的风格比起来显得太一板一眼),看到一半丢开回来看原著了。
缺爱的、存在的意义仿佛就是为他人当陪衬的、在不为人知的角落偷偷叛逆着的女作家,终于像报复谁似的,公开反抗了。于是她被流放到灰蒙蒙的淡季度假酒店,季节当然是适合失败者的深秋。
这是那种没什么情节的故事,或者说,你知道情节会朝哪里发展,趣味都在细节描写里。女主的目光落在为数不多的同酒店住户身上(基本都是女性)。
「Women share their sadness, thought Edith. Their joy they like to show off to one another. Victory, triumph over the odds, calls for an audience. And that air of bustle and exigence sometimes affected by the sexually loquacious – that is for the benefit of other women. No solidarity then.」
伍尔夫、奥斯汀、简爱的名字都被书中的人物提起过,作者的行文也的确是不是会让人想到这些名字。说这是个关于女性觉醒的故事,又好像上纲上线了些。一是女主其实并未“沉睡”过,大概算是有些自欺欺人,二是这个故事完全不是振奋人心的那种。结尾虽有一点“出了口恶气”的三分钟畅快,然而回头想想,这跟“live happily ever after”的戛然而止也没有什么不同。
15. Nothing to Envy
"We have nothing to envy in the world."——一首歌颂朝鲜的歌曲里这么唱着。
来自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脱北者”对于“故国”的回忆,和我们预期中的描述相去并不远:饥荒、封闭、盲目信仰——直到现实太过“证据确凿”,让人无法再盲目下去。这些人的“脱北”过程(或许是这一部分内容比较敏感,所以至今没有简体译本?)和他们抵达韩国后不同的生活状态,也是很有趣的切入点。
一个跨过DMZ叛逃的士兵表示,他的“顿悟”瞬间是同僚向他炫耀来自美帝的指甲刀“多么锋利”的那一刻,一个海军军官则是听到韩国广播剧里两个家庭主妇争夺停车位——“他们的车竟然多到没有地方停放!”
本书成书时,金二代大概还有两三年好活,人们那时候感叹的是,“这个政权竟这么坚挺”,结果这个西洋镜现在还是上演得很热闹……
被人当西洋镜的可不止那一个呢(doge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