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水线教育 2016.10.8

大工业时代,很多产品都是流水线生产出来的,手工是那么的珍贵。最近有人说,我们天朝的教育是流水线式的,我很想反驳,但是看了人家的观点后,我无言以对。

今天安利在这里,有其他想法的,可以跳出来。


中国现阶段的流水线教育的默认生产目标,并不是在培养“人”,而是在打磨和挑选“器具”。

下等的器具,是某种实用的工具,对应一般家长要求孩子有一个“容易找工作”的学历和技能。其实如果仅仅是学成卖艺,一个从哈佛毕业的搞金融工作的人并不比一从蓝翔技校毕业开挖掘机的人更值得尊敬。

而上等器具,则是工艺品。工艺品未必能用来做什么,但是具有收藏和升值的作用。工艺品的价值可以用一系列指标衡量,如材质是不是黄金的,镶有多少克拉的钻石等。工艺品对应中国家长对孩子的期望是各种“素质教育”:会谈钢琴等才艺、学习成绩好、会英语、身体棒、长相漂亮,等等。你拥有的素质越多,别人就会越觉得你好,值得拥有。

为什么说是工艺品而不是艺术品呢?因为艺术品是不能用任何指标来衡量的。真正的艺术品追求独一无二,跟任何已有的东西都不一样,根本就没有标准。而不管是实用工具还是工艺品,都以“符合XX标准”“跟XX一样”为追求。

这种“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即便会弹琴,也只不过能把曲子谈“对”而已,根本不知道什么叫弹“好”。

大多数家长并不要求自己的孩子有什么与众不同的新颖性,只求符合各种工艺指标。当他们说“素质教育”的时候,无非是把追求从下等工具提升到了上等工艺品。

人们对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及整个的内心叙事,就是把自己变成了一个“好东西”,以期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这个叙事显然与现代人常常遇到的考试制度有关,对早熟的中国人来说则与科举制度有关:好生活、好工作并非是我自己创造的,而是谁看我好,赐予我的。所以要做个好的器皿,而不是做个好“人”。

这种教育培养出来的人,思维本质上是被动的——外界喜欢什么,我就变成什么。永远是我去适应别人,而不敢让别人来适应我。一定要进名校、一定要进好公司、一定要得到好岗位。人与人之间攀比的,也都是这些外部光环的“加持”。


读到这里的时候,其实我很想反驳的,可是找不到合适的语言,那是怎样的一种难过啊,其实不想说自己是下等的器具。


现代的流水线教育其实是奴隶教育,而古代的贵族教育则是主人教育。前者是被动的,后者则是主动的。“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你学这个东西到底是为了改变世界、发挥自己、支配别人,还是为了适应世界、打扮自己、吸引别人来支配你?

主人学习审美,关心怎么评价别人;奴隶学习比美,关心别人怎么评价自己。主人学习明辨是非,奴隶学习迎合别人的是非观;主人学习“我想要什么”,奴隶学习“我要变成什么”。

能从昨晚一个主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才是真正的“主人翁”精神。有“主人翁”精神,你才不是一个器皿。

日常文化和正统教育中,很少有“怎么主动选择、怎么审美、怎么根据自己的意图改变世界”这样的讨论,“主人翁”精神只不过是句漂亮的空话。比如买个房子,本来房子是自己的,应该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去装修、布置,但很多人想的仍然是怎么装修看起来更有“面子”。人们取悦世界已成习惯。青年导师最爱说一句话,“做最好的自己”。做最好的自己干什么?梳妆打扮等着别人来挑选吗?


做最好的自己不是要被别人挑选,而是要最大程度的活出最好的自己。不是吗?好不易容来这个世界走一遭,没有发现最好的自己,岂不是一个遗憾吗?


现代教育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层次,对应三个阶层:

1.贫民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具,以找工作为目的。

2.中产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工艺品,以提升个人价值为目的。

3.上层家庭对教育的期待是培养主人翁,以欣赏、选择和改变周围世界为目的。

现代流水线式的教育只能把人送到第一层;想要进入第二层,家庭必须出力,然后你还得去精英大学;而第三层,则几乎完全是家庭和个人的事情,学校教育的作用很小。

如此说来,家庭出身实在太重要了。大数据可能搞不清到底是人选择了教育还是教育决定了人,但是对这个格局看得一清二楚。我多次看到有人统计,说中产家长每天跟孩子说多少个单词,贫民家长每天跟孩子说多少个单词,因为单词数听的不够,所以贫民家庭孩子智力发育不如中产家庭——再有多少这种研究,也无非是从各个方面验证一句话:家庭收入水平和父母文化水平,直接决定孩子能达到什么层次。


以上引用文字,作者的观点难免偏颇,但是个中道理还是很有意思的。拿出来也毁一下你们的三观。我邪恶了,此刻!

你可能感兴趣的:(流水线教育 2016.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