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10读书心得

昨天只留了两个小时来看《文学理论读本》老师要求读的内容,发现真正读起来实在是太难了,截至目前最难读的一篇文章之一。说它难,原因是第一,本来文艺理论的路数就是理论性非常强,如果平时理论的积淀不够,当然读起来会很费劲。就像我们读懂黑格尔是很费劲的一件事一样。第二,这个是翻译过来的中译本,英文句式的长句,从句里面套从句的现象非常普遍,但对于中文来说就是短句居多,意思非常明了,如果在句式的长短句上不做转换,对于中文读者来说是读不懂说的什么意思。换句话来说就是翻译的水平不太高,不符合中文表达的习惯。第三,里面涉及到的知识太多,大部分是要求有西方文艺理论,包括西方文艺思潮的相关知识才可以读懂的,否则,只要一涉及从未接触过的知识,你就蒙圈了,根本不知道对方在说什么。第四,因为是节选,所以里面的逻辑线索并不是连贯的,而其中不连贯的部分需要自己来前后勾连,使其逻辑畅通,这对脑力来说又是一大考验。以上四点造成了这五十页书,我看了两个半小时也只看了三分之二,同时看懂的部分也只达到四成。但在读的过程中我依然能够感受到对大脑思维挑战所带来的乐趣,有时也许越是想读懂越是读不懂,心态放轻松,看看这么难读的东西会给我的大脑带来什么样的收获,却是一件值得期待的事情。正是怀着这样一种较为轻松的心态来读,所以过程中的那种挑战以及带来的愉悦形成继续往下读的动力。因为,读懂一篇文章对于脑力是一种挑战,而其潜在的要求是相应的背景知识越多越好,另外,要能从芜杂的语言丛林中,披荆斩棘,开辟出一条小道来,弄清作者的结构安排,思维的缜密之处表现在哪里,对语言表达技巧的精通,对于思想逻辑线索的洞若观火,这时候我们才比较容易看懂一篇较难的理论性文章。

在读的过程中,尽量和之前读过的书联系起来,将前后知识勾连起来。有一种复习的感觉,并将相关的知识不断地串联起来,感觉知识之间的连接加强了,会慢慢形成一种网状知识结构。

老师在今天的讲课过程中强调我们读一篇文章主要吸收其观点和逻辑结构。对于西方的东西,逻辑结构要弄清楚,我感觉还是比较费劲的。包括最近读的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把每一章内容用一张逻辑图表画出来还是比较费劲。而对于学术论文而言,逻辑性就要强得多,尤其是比较知名的学者的学术论文,逻辑结构非常清晰,读的过程就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地清理,最后从主干到枝叶,脉络非常地清晰。就像昨天读的叶晔的一篇写钱谦益的《列朝诗集小传》的文章,尽管文章中很有理论含量,但因为作者的逻辑线索比较清晰,再加上有一定的背景知识,所以读的过程有时候甚至是一条一条地整理逻辑思维,对自己旧有知识的一种挑战和重新的串联,这个学习的过程让人颇感有所收获。另外最近读李浩老师的一篇文章,待我用思维导图画出来之后,深深地感觉老师的逻辑是非常严密的。

今天李老师在群里发了一篇关于读书的文章,讲任何一部书,首先要看出好来,然后要看出其不好在哪里。其次,一部书要读出趣味来,一定要关注细节。没有细节的阅读是没有文学体验的,没有乐趣可言的。再次是跨文本阅读,也就是前面所说的,读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之前阅读过的相关的东西,把它们放在一起来看,就会有新的发现。前天的报告左东岭老师说,一定要和知名的伟大的学者去较劲,从他们的东西中发现问题,你才能功力大涨。

你可能感兴趣的:(2018-04-10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