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心禅法】远山佛像,心内菩提

文/夏午君


【佛心禅法】远山佛像,心内菩提_第1张图片
佛像

佛在山上,我去看他。

那山不高不大,只是一座平地上隆起的山丘。

佛就在那里,远远的听不到梵音入耳,也不曾看见香火袅袅。它寂静着,用沉默回应着每个朝拜者。

山门巍巍,我远远的望着。有一些人在大声说着话迈着脚从门下面穿过去。就到了那座大雄宝殿前,殿门敞开着,有虔诚的人跪在门口的蒲团上念念有词,碎碎祷告,之后便把彩色的香摆放供台上。也有些好奇的人四处张望,拿着相机拍来拍去,把镜头对着佛像,对着禅堂屋宇,对着功德碑,钟鼎,匾额,字画……

还有那些常驻寺内的和尚。这些常年累月陪伴着佛的人们,无时无刻不在接受着佛的教诲,他们专心的扫地,念经,打坐,参禅,对于外界和来自外界的人,他们始终显的漠然,好像一切欲望、物质都与他们毫无干系。但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真正悟到了道的真谛。

在这里我想起了吴德生先生在《禅宗的黄金时代》说的::不怒就是持戒,心净就是出家。如此来看,他们是真正的出家人了。他们用大智慧和大勇气割舍俗世红尘,在求道的路途中艰难前行,信受奉行。

在名著《西游记》中又有这样一首名作,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皆有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所以,也有人讲《西游记》其实是一位实修高人写的讲授修行法门的著作,再看这位高人:吴承恩。“吴”通“吾”,整合连在一起读的意思也就是“我承恩”,那么,我承恩又是承谁的恩,大概就是天道吧!他在这里强调着“心”在修行中的重要性,包括《金刚经》《坛经》等等一些重要经典,也都在讲述这一观点。记得在《金刚经》的第二品中,号称解空第一的长老须菩提便发问:“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由此我们足以见“心”在整个修行过程中的重要性。

暮色渐浓,红霞漫天,云卷云舒,大概是佛降临前的祥光瑞气。寺里的钟声响彻天空,庄重协和,传遍十方世界,肃清海内妖邪。

佛经上说,绕塔三匝,功德无量。于是我也便迷信了,恭敬着双手合十,口颂经咒,伴随着钟声缓缓行走,祈求内心的和平,亲人的安康,回向于那累世累劫冤亲债主,尝还往日罪孽,愿其早登善地。

文殊菩萨身骑青狮,高举智慧剑,斩断万千烦恼。普贤菩萨稳坐六牙白象,结莲花印,执如意柄,大定大行。观音菩萨以音声入道,端坐莲花宝座,托净瓶,用一双慧眼观世界,大慈大悲……。十八罗汉形态各异,各有专长。天龙八部威武护持左右,迦叶、阿难一捏指含笑,一合什颔首。这是佛家的庄严。

寺里的佛像各异,默默地向人们讲述着不同时刻的佛,不同的故事。他们或站或卧或结跏坐,用亿万化身引导着人们正信正知正觉。他高高在上,眉宇清朗;他双目垂帘,端庄祥和,用一双般若慧眼注视着芸芸众生,含笑不语。

我匍匐跪拜,心里瞬间也就变的庄严起来。我不知该向他祈求些什么,拜过后也只能看他。他的样子依旧,我却手足无措。这种感觉不好形容,是种自我感觉的渺小,也有种被人看穿的惊慌。

我只能叹一声:佛啊佛……又是否能明白生命的真正意义?

(原创作品,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望君自重

你可能感兴趣的:(【佛心禅法】远山佛像,心内菩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