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书!

图片发自App

自己为何要读书,盖源于今年的土耳其之行,在土耳其的棉花堡等地,看到了许多古希腊时期建筑群。但是由于对欧洲史不甚了解,许多有意义的景点都没有深入游玩。也由此感知到自己各方面需要补齐的东西很多。书到用时方恨少,可能就是这样的罢。
知耻而后勇,才有后面下定决心的读书。读书的过程其实是挺痛苦的,尤其是这样的一个节奏敏捷的社会,但更多的也是因为自己的内心不够平静。常常读书一会就不由自主的被各种东西打断,随手捞起手机,刷下朋友圈,这样一日过下来却觉得惶惶的。虽然有读书之形,却未行读书之实。唯心境平静,静静翻看书籍,才会有更多的体悟,循序渐进算是自勉。
回到读书的这件事,从土耳其回来之后,就买了许多书,翻看自己的小书架,上面竟然有好多自己以前买了,但是都没有彻底读完的书,挺羞愧的,那些书买来后,想读但是真的失去了“恒”字。浅尝辄止,翻看几页就罢了。于是自己算是把过去的账目从一个切入点开始补齐。即去土耳其时随身带的那本Our inner conflict(我们内心的冲突),开始读,但是这真的是一本晦涩的心理学书籍(至少我自己是这么认为的,也许修为不够),每天读个10~20页,290多页的书竟读了一个多月。但是至少自己的内心算是第一次征服了一本书。随后又读了培根的人生论。
两本书读完,也许就是建立了自己的小小的信心。现在开始读吕思勉先生的中国通史,算是先补齐下国内史,后面也要把欧洲史读一遍。
浅浅随记,竟无条理,也算是记录下自己毕业至现在所产生的第一次行为上的变化罢。
那如何读书,真的没法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后面自己再读书争取还是按照三板斧,读,记,想
所谓读,就是认真的读,强调的是认真二字。摒弃杂念,身心投入的去读书,逐字逐句的看,理解作者的意义,收货它。
所谓记,就是记笔记了,但是自己以前学生时期根本没有掌握到记笔记的方法,那时候无非就是在书本上随手画画,画完之后就完了,脑海中真的没有留下太多有意义的东西。而在后面考试时候就靠死记硬背的方法过关。虽然过了考试,但是那读书的过程竟是索然无味。以后这个心得一定要告诉小海螺,有方法,有思考,才有更多收货。避免死记硬背。
所谓想,就是多多的思考。作者文字里面的意思可以理解。但是自己要多想想,也是三板斧,1)作者所处的时代,为何有这样的思路写作出文章。2)自己所处的时代,这文章里的说辞是真的有效或者有意义么。3)回顾自己过去,身上有没有文章中的描述的劣根之处?4)以后自己做事是不是真的可以参考作者的意见。
温故知新,读书也就是那样一个过程,希望自己的坚持阅读,可以积累好量变。期待着某天的质变,但是这个质变会变成什么样子,我自己也不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