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中国武术圈发生了一件大事:“太极宗师”雷雷与“格斗狂人”徐晓冬从舆论战升级为擂台上的较量,双方不戴任何护具,完全血与肉的较量,而二者对决的情况也在互联网上直播。结果则是短短的几秒钟“太极宗师”便被秒杀。
这场号称为“新中国成立以来最真实的一次武术比赛”,光是约架就有小半年的时间,为此,引起了无论武术界还是普通民众的广泛关注,对于比赛的结果也是众说风云。
随之而来的则是新的一轮冲突“升级”,很多传统武术门派愤懑不平,都想为传统武术“正名”,现代搏击与传统武术则再次进入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当然,双方的冲突是完全可以理解的,毕竟被别人“压一头”肯定觉得不爽,作为第三方的我自然希望双方握手言和。
那么,先不谈双方“战与和”的问题,先简要分析一下,这场比赛的结果:
1、双方“实力”不对等
徐晓冬学散打出身,后又学习MMA,他的训练方式始终以简单、实用为导向的,而且他接触的现代化对抗训练也更多,最主要的是他无论是速度、力量还是体能上都占优。
而雷雷练得太极拳以套路为主,包括他在微博上发的“演示”,实战化运用是相当困难的,最主要的是他严重缺乏实战对抗训练,再加上身体素质处劣势,也就很难避免失败了。
也就是说,这场比赛可以说明是双方实力上的差距,非要升级为传统武术与现代搏击之间“孰优孰劣”,我想一开始的初衷就是错误的。
2、徐晓冬“求胜欲”更强烈
在舆论上,徐晓冬号“称中国综合格斗MMA第一人”,始终站在“制高点”上打压传统武术,总是抨击传统武术不善实战,这次与传统武术的较量如果败了,对他来说是真正的被“打脸”了,而传统武术还可以借此“扬名立万”,不仅如此,他在MMA界也不好交代,所以,他的压力更大,求胜欲也更强烈。
而传统武术貌似改革开放以来就被贴上“不善实战”的标签,而雷雷敢于应战本身已经超出很多人的预期了,而传统武术本身就鲜有胜记,他如果赢了可以实现“零的突破”,败了似乎也不会有什么损失,所以他的压力更小。
如此来看,徐晓冬在求胜欲上更强烈,也就导致他在比赛时即便对手倒下了也很不留情面的出重击(当然这在MMA里也并不犯规),为此,也受到了一些人的批评。
为什么徐晓冬如此看不起传武?
这一点,我想不仅时徐晓冬,从雷雷微博下的“骂声”来看,持这种态度的人不在少数,也有很多人说他是在“炒作”,当然,不排除这种可能,在我看来更深层次的则是——双方实力严重不对等。
当然,我所说的“实力”不是单纯指“武力”,而是各方面的“实力”。
首先,练传统武术“反馈”率没那么高,传统武术的套路相对而言学的慢,有的光站桩都要好几年,而且很难在实战中运用,而MMA则不然,它的招式相对而言更简单更实用,而且好上手,练MMA的“反馈”远远地高于传统武术,所以从这一点上,如果学费相当,选择学MMA的通常会更多。
其次,MMA的商业价值更大,因为它的格斗模式更激烈,观众多,自然收益也多,也就会有更多的人来投资他,资金优势更明显,而且在这里的冠军通常比传统武术的冠军名气更大,所以从利益层面上,MMA更具吸引力。
所以说,MMA不仅反馈率高,而且获利更容易,如果有底子好的人,通常选择MMA的可能性更大,这也就意味着,MMA的人才优势更明显。
即便是武术精神所倡导相互交融,但是在当前,传统武术很难有等价的资本与现代搏击“交换”,资源不对等,如果相互“交流”很明显MMA更吃亏,而且在这一领域又存在“竞争”关系,所以,双方的关系也对抗的可能性也就可以完全“碾压”交流的可能性了。
传统武术的现代化之路将何去何从?
不得不承认,在未来中国传统武术想要生存下去,真正夺得“一席之地”必须进行现代化转型,而传武现代化转型的确“任重而道远”。
当然我不是练中国传统武术的,但是以我之拙见,从这两点着手是可行的:
1、计划性思维引导下优化系统,进行实战对抗训练
这个或许难以理解,我解释一下也就一目了然了,中国传统武术中,套路占相当大的比重,而这也成为“传武无用论”的一个很大的噱头,但在我看来传统武术的套路还是非常有用的,只是看你的运用方式如何了。(就好比珍珠能养颜,你要么磨成粉口服或者敷脸,如果直接用珍珠往脸上砸肯定不能养颜)
很多套路招式复杂繁琐,但是没有一个是“废招”,也就是说每一个招式都有“应用场景”,实际上,练习套路就是在练习计划性思维,也就是对能想到的情况进行一个“预测”,而这些“招式”,便是“解决方案”。
所以这就需要传统武术的师父在传授的时候耐心的讲解每一个招式的用途,越贴近实际越好,这样,每一次练习套路都是一次“头脑风暴”式的“思维训练”,如此一来,即便是招式不能及时的运用在实际对抗上,思维运转速度的优势也是有利而无害的,不仅是中国传统武术,东方很多武道套路都占很大的比重,例如:跆拳道、空手道,这一点对他们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
另一方面,套路的每一个招式几乎都是需要调动全身协调配合的,也就是说练习套路有助于优化身体的协调性,这样也是有助于实战的。
当然,传武的现代化转型必须增加实战对抗训练,这一点不妨借鉴一下MMA这些现代搏击,既然失败了,那么学习他的长处增强自身一定是个非常好的办法。
虽然这个方法可行,但是真正想学好传统武术并非一朝一夕能掌握的,这绝对需要“刻意练习”+“一万小时定律”的训练才行,而武术不同于其他技能,他面对的是人,也就是会面对很多意想不到的变化,“一万小时”可能远远不够,像孙禄堂、董海川、杨露禅这些大师的确都是打出来的,哪个不是练了一辈子,这也需要学习者能沉下心来,放眼于长期,这也难怪很多传武都有修身养性的修炼之道。
2、打造一个“MTP”型的组织
现如今,我国传统武术门派众多,各门派间相对独立,有的甚至还有明确的“门派之别”,我想如果能打造一个MTP型的组织对传统武术进行一个整合是非常棒的选择。
“MTP”是指数型组织的一个重要属性可能很多人不理解,细讲一下也就清晰明了了。
“M”代表宏达,也就是建立一个宏大的价值观,这一点我想并不难,毕竟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就像每一个武术派别都有自己的文化宗旨一样,要做的就是找共性,让传统武术的传承者愿意为之奋斗。
“T”代表变革,传统武术的现代化转型本身就是一场变革,每一位原以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做贡献的朋友都应该有这种使命感和责任感。
“P”代表目标,也就是建立一个明确的目标,让每一个传统武术的传承者都有动力为之奋斗,避免很多朋友有心却找不到方向。
我想还可以补充的就是,建立一套统一的规则,就像MMA那样,即便是在自由,也是有规则限制的,每个人都必须遵守。
放眼海外,很多传统武术的现代化道路都是可以借鉴的,像空手道,流派很多,但在“空手道”这个大的框架下有相对统一的价值观,统一的规则,其实我想霍元甲先生在1910年创立的精武体育会,其实就是传统武术现代化转型的一个伟大的尝试。
以武力捍卫尊严,勿忘以德服人
很多时候尊严是靠自己争取来的,而不是靠别人“施舍”来的,这也是为什么有那么多的传统武术的朋友与徐晓冬针锋相对的原因,甚至不惜在擂台上对抗,但是我想说的是,以武力捍卫尊严是可以的,那么赢了之后呢,你是与对方握手言和呢,还是像徐晓冬那样打压对方?
“以德服人”在多数情况下适用于强者,明明可以靠武力却以德行来服人,的确是一种修养,即便是运用武力,当打赢对方的同时保持对对手的尊重也是作为一位武者的最基本的修养,这也是很多搏击术的名字都带个“道”字的原因,就像电影《叶问2》中的叶问那样,为了尊严打败英国拳王,同时保持对对手的尊重,其实这才是值得我们所推崇的。
正如影片《霍元甲》中霍元甲在毒发后对弟子所说的那样:“不要去报仇,仇恨只会增加更多的仇恨,你们要做的是强壮自己”。
技法无高下,功力有深浅,擂台上的对抗更多的是与对方交流、学习的过程,让自己变得更强,当然。每一位真心为传统武术的传承做贡献的传承者都是值得尊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