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门峡札记-豫见

      2014年7月29日晚,一如《背影》中的场景,父亲送我从家里坐上了北上的火车。前一天下午接到厂里的电话,因为当时宁波还没有直达河南的动车,遂决定到杭州中转并在玉泉借宿一晚。30日一早作别西子湖畔的母校,一路赶车到三门峡已是下午六点左右,因为夏天的缘故,天色还很亮。当时厂门口的公路还没修成,加之土质稀松,一辆工程车驶过,满眼黄沙扑面而来。从温润婉约的江南到广袤干爽的北方,前脚跨出校门,后脚步入厂门,一时间竟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这种感觉直到后来看到《generation kill》里的一句台词时才释然,"It is time to make our own story",只是没想到这段故事会是那样的紧促,以至于774个日夜都凝成了一个个闪亮的瞬间。

      据说河南之所以称为豫,是因为此地曾有大象出没。虽然地理上已属于北方,但究竟离秦岭淮河一线不远,冬季不算寒冷,夏季亦不闷热。这里是中国版图的中心,也是华夏文明的摇篮,同事们曾开玩笑说一河之隔的山西地下全是煤,而这里一刨土下去,不定会有啥文物等着你。此言非虚,刚到厂里赶上建设工地文物勘探,还没来得及打桩就出土了大量战国时期的文物。提到河南,人们往往会想到历史和少林,其实河南的自然旅游资源并不亚于其他省份,这里山川秀丽,兼具平原和丘陵的地貌,景色亦各具风味。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河南却连同整个中部一度成为被人遗忘的地区。2012年岁末档《1942》聚焦那场人祸远甚于天灾的大逃荒,让更多人认识到中原的存在,尽管是以一种别样的方式。庆幸的是,曾经的苦难并没有让中原人失去对生活的热诚,反而培养出了特有的幽默。刘震云在一次专访中提到,河南人的幽默是把严肃变成为一块冰,融化在幽默的大海里,真正的幽默是从悲剧中来的。河南以最多的农业人口和宝贵的耕地支撑着经济的基石,透过河南可以窥见当下社会一些难以言说的侧面,探究深植于我们内心的文化基因。追根溯源,我们会发现对现实的很多疑问都能在这里得到解答。

      能有幸被安排到河南工作锻炼,从一无所知到渐渐熟悉并融入这里的风土人情,我也从中得到许多意外的收获。我的工作地点在河南三门峡,这里紧临黄河,位于豫、陕、晋三省交界处,而这三个省又恰分属华中、西北和华北,是一个颇具区域特色的地方。唐朝时,这里是沟通长安和东都洛阳的重要中转站。战国时,这里是入秦的必经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函谷关就坐落在灵宝县境内。传说老子在函谷关完成了《道德经》,这部在西方最广为人知的中国经典。大学时采访一位来校演出的德国钢琴教授,演出间隙他特意联系《道德经》谈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也是在那次采访中了解到西方对《道德经》的认同度要高于《论语》,因为《道德经》体现了更多对自然的认识和理解。建国后,因为"万里黄河第一坝"的三门峡水利工程建设,三门峡从洛阳分离,独立建市。古人云"圣人出,黄河清",大坝的建成曾是一个时代的标记。此后,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一系列问题引发了对黄河治理和大型水利工程建设的诸多思考,并直接影响了日后小浪底工程的建设。今天,当我们回首过往,可能会对一个事实有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自然和历史,每个人都是渺小的存在,我们只能心存敬畏,循着走过的弯路,谨慎而又坦然地去面对这个充满未知和变化的世界。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门峡札记-豫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