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庖丁解牛》教学心得

       

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庖丁解牛》教学心得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这两天在给三个班的学生上了《庖丁解牛》这一课,每上完一次都有一种新的收获,每上完一次都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对板书的设计,我非常满意,忍不住跟学生们炫耀,有的学生立刻在下面说:老师你这是不是就叫做踌躇满志,我对孩子伸出大拇指:看来你们已经会学以致用了。

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庖丁解牛》教学心得_第2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以前再讲这篇文章时,只是把重点字词带着学生梳理一下,然后总结归纳成语的含义,再解读一下养生的意思就差不多了。上周二由于一位同事要上示范课,在教研组会上,大家集体备课。我受到庄老师的启发,从成语入手解读本文内涵,让学生们深入了解庄子的思想。

        于是这堂课我就在梳理完重点字词的基础上,带着学生们由成语入手,一起深入探讨和理解庄子在这个寓言故事中蕴含的深刻哲理。我先让学生们找出课文中出现的成语,他们迅速找到:庖丁解牛、目无全牛、游刃有余、踌躇满志。我又带着学生解读“技经肯綮而未尝”和庖丁杀完牛后的动作描写,补充了切中肻綮、善刀而藏两个成语。通过成语不难发现这些成语不仅反应出庖丁解牛的全过程,还深刻体现了庄子的思想。

          首先我从庖丁解牛的解字入手,问学生庖丁解牛中的解能不能换做“杀”和“宰”为什么?学生们马上回答出:“解”用词文雅,突出了庖丁的技艺高超,而“杀”和“宰”就显得普通而血腥。我趁热打铁接着问:庖丁解牛的技艺一开始就这么高超吗?学生立刻回答不是。他们从文中找出“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从目有全牛到目无全牛庖丁用了三年时间。学生们一下发现庖丁这其实就是认识规律的过程,正是因为他了解了牛的内部构造,才能做到后来的“官知止而神欲行”。光了解牛的内部构造显然还不能达到游刃有余的地步。还要善于发现事物的关键处,庖丁每到牛的筋骨交接处,他用刀非常小心,不用刀触碰这些地方。这就是切中肯綮,这也是庖丁掌握规律的过程。在此基础上还要经过反复练习和实践,庖丁用了19年时间,杀了数千头牛,他才达到了游刃有余的地步。由此可见规律的发现和运用不是轻而易举的。

        在文言文学习中规律也随处可见,我给学生们举了“于”的例子,于出现在文言句式中,于即是状语后置句的标志,也是被动句的标志,我们怎样判断呢?我举出《师说》中“不拘于时,学于余”,《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臣诚恐见欺于王”,《劝学》中“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庖丁解牛”中“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还有我们平常说的“受制于人”,让学生们总结规律。学生们讨论后,他们总结出当于翻译成介词“在、从、比、向、到”的时候,这时“于”跟后面的名词构成介宾短语做状语修饰前面的动词,翻译时要把它提到动词前面,这时它就是状语后置句的标志。当“见……于”、“受……于”时,于表被动。“不拘于时”这句话也是被动句,主语李蟠是动作的承受者。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规律无处不在,我们只有像庖丁那样认识和掌握规律,运用规律解决问题,才能达到举一反三,事半功倍的效果。

        解完牛后,庖丁踌躇满志,我问学生他这是洋洋自得,喜形于色吗?学生马上说不是,这是一种悠然自得的满足感和幸福感。他们还找到文中“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来说明庖丁并没有骄傲自满。其实我们每一个人要想获得这种精神上最高层次的幸福感,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当你通过不懈努力获得成功后,会带给你无与伦比的获得感和成就感,这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

        善刀而藏表面上看似一个动作和细节描写,却反映出庖丁很高的职业素养。同时告诉我们做事要认真投入,善始善终;做人要低调谦逊,方得始终。

      工作以来至少讲了四五次《庖丁解牛》,感觉这次是我讲得最畅快的一次。我也似乎进入到庖丁游刃有余的境地,带领学生们在庄子道法自然的思想中畅游,得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愉悦感。如果不是因为同事要上展示课,如果没有大家探讨和研究,如果没有庄老师对这篇文章的深入挖掘,我想我还会停留在以前浅层次的解读上,想想都觉得可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学习永远在路上……

       

         

你可能感兴趣的:(掌握规律,举一反三——《庖丁解牛》教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