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情节

    我第一次对书本的认识是很小的时候,那个时候还没有去学,只会认1.2.3.4.5。至今我也清晰的记得,我会把哥哥的音乐课本拿来把玩,后面才知道书里的线是五线谱,关于1到7的数字排列,那会我只会把拿着书读上面的数字,但是一直没有人告诉我那是音标,也没有人教我识字,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我错过了与音乐结缘的良机。

我喜欢上厕所拿本书,从我有书的时候开始~

18岁的时候,我送给自己的生日礼物是一本关于幽默的书,沉重的生活需要一些笑声引领我向前走,这笑声虽然只是在心里。

我读书不多,高三的时候真的很想读书,鼓起勇气向我的语文老师借书来读,结果被他拒绝了,从那以后,我心里暗暗的有个决定,以后好的书都要留着,以备像我这样想学而没有书可学的人用。因为没有课外书,我高中以前的周五下课或者平时有时间去的最多的地方就是家乡的文轩书店,在那里我读完了第一本畅销小说《谁动了你的奶酪》:事物一切都在变化中,一切都在寻找新的机会;第二本是《致加西亚的信》:忠于使命。第三类主要就是一些关于身心健康的书,也翻阅一些中医类的书籍。

大学的时候,我读了苏格拉底的书,读了卡耐基的书,读了李敖的书,还有一些情感类书籍,都是一些很杂的书,没有成体系。也要多谢这些书籍,帮助我从内向中走了出来,变得积极主动乐观。这个一个自我救赎的过程。

后面去财大继续读书,却读的少了,专著也没有看基本,学业上也没有什么过人的成绩,有些倦怠,得过且过。印象比较深的是读了《动物农场》,《洞穴奇案》,《狼图腾》,《乡土中国》,《平凡的世界》。

毕业后,买了不少书,都放在书架上,目前只读了《1984》,《巨流河》。一直等着那“有朝一日”来读,比如还没有读的书还有《张纯如的书》,《万历十五年》,还有厚厚的《资本论》,还有大学就收藏的《佛经》,《周易》。

工作三年后我买了一个kindle,截止目前看完了《摆渡人》,王小波的书两本,王朔的书三本。

我会继续读下去。

妈妈这次病倒了,回去看望她,我在病榻边宽宽她的心,说道:“虽然我读了这么多的书,没有给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但是感谢有您这么个伟大的妈妈,是你一直鼓励我读下去。读书让我有了更多的自由,择业的自由,择偶的自由”

有了选择,才就有了尊严,有了尊严,才能选择自己喜欢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