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语:为了帮助儿童走进文字乃至文明的世界,为他们准备一架学习曲线不那么陡峭的阅读阶梯应该会大有裨益。这里大概扫了一下西方及台湾的分级阅读之路,以及我们作为儿童教育者而言,可以做些什么。
1、题名中的《ButterMilk》如历史推送《Stephen Cosgrove》一文所述,是该作者所做的儿童桥梁书Serendipity系列中的一本。台湾在1980年代左右引进为《现代森林童话》系列,又称《小红龙和她森林里的朋友们》,属于“品格馆(Personality)“下的《生活@品格教育》范畴。样貌可见“鹿桥文化(www.deerbridge.com.tw)”官网,基本每本都有试读样章。本书的有声书样章地址是 http://www.deerbridge.com.tw/images/newshop/00025.swf。台湾做这套书时的定位可见其扉页说明《给家长、教师和学生们》。
2、个人简要评价台湾这套书如下。a)首先必须尊重湾湾们坚持的“拙劲”,这种拙劲可见之于汉声文化的《汉声数学图画书》和《汉声中国童话》。他们不搞花花肠子,而是不事修饰地把这套书笨笨地做成了中、英、有声三个版本,儿童、家长、教师基本都能各取所需。b)童书配有声书兼标注四角拼音,这是台湾童书出版的惯例,这么做的好处很显然——不论儿童生活背景如何,都可以借听书或拼音而接触到故事,进而接触到语言文字。c)虽然“品格教育“因约等于”道德教育“而令人退避三舍,不过,儿童是没有分别心的,他们其实并不烦藏在故事背后的”道德教育“,他们真正烦的是,那些成人老是拿着”教育“这两个字让他们不能痛快地听些有趣好玩的故事。d)从图书馆借阅记录来看,这套将近50年前的童书仍然很有生命力,鹿桥文化也是做了一件善事,而这件善事不是诸如“孝”之类的生硬道德教育所能承载的。e)台版的意译消弭了原作的儿童文学性和文字把玩性,这可能是因为好的儿童写手都去搞原创了^_^。f)鉴于原作上佳,所以好的演绎者会借助故事本体实现很好的儿童教育。譬如,引儿童入胜的有声版本,超脱于道德说教的故事大王们,都可以让原作故事在好听好玩的基础上,潜移默化儿童而使其获悉我们自身已普适的某些价值观。
3、下面具体解释一下源自西方的分级阅读(Reading Levels)。wikibooks对分级阅读的定义是:Books have a preferred writing style that make comprehension easy for readers who have mastered a certain level of fluency in reading a language(童书应该有一定的写作风格,具体的风格取向是为了让有一定阅读能力的阅读者能拓展其阅读能力的最近发展区;具体到童书上,既不能让儿童觉得太难理解,也不能让儿童觉得太容易理解——而是要精准定位一个儿童乐于去挑战的阅读难度)。抛去图书的主题性因素(譬如哲学的阅读难度总是高于文学),一般分有5个阅读层级,即Pre-Reader(读图辨音听故事的准读者)、Beginner(读短句熟词、看图猜词意的初级读者)、Intermediate(初具文学感受性、会根据上下文猜词意的中级读者)、Advanced(背景知识丰富、词汇理解超强的高级读者)、Professional(阅读技巧完善、呈现术业专攻迹象的专家读者)。以上具化到童书时可分级为:图画书》Phonics拼读教材》桥梁书》章节书》专业书。关于Phonics(自然拼读法)可以看下面的延伸材料《特供小朋友的英文电子书阅读法》(作者邓瑾,博雅小学堂联合创始人);简单滴说,英文大部分单词可以根据字母组合猜读音,而小朋友只要学会这套映射关系,再结合平时日常会话中积累的语音和语境,就可以触类旁通、由近至远地实现自主阅读。
4、如前文所推,Serendipity是典型的桥梁书,那么台版化之后还是桥梁书吗?个人观点如下:a)鉴于中西方文字的先天差异,故事差不多还是那个故事,但基于语言的分级阅读特征几乎无存;b)西方的桥梁书在语言方面差不多会强调sight words(尽量采用符合自然拼读法的词)、韵律(压尾韵或重点词韵,重句子朗读的节奏感)和patterned episode(可预测的情节递进),具体到这一本ButterMilk,小兔子先后遇到龙、熊、巫婆,这三段情节在阅读时是一气呵成的,而到了中文世界,鉴于文学翻译、语言研究等方面的投入有限,其阅读只剩下了故事情节,而少了对儿童语言最近发展区的科学刺激;c)关于台版童书通行的四角注音,经台湾花婆婆方素珍老师口头证实,台湾儿童会在入学之初用10周左右学习四角注音,随后即可根据注音而实现出声阅读,这里四角注音的作用类似西方儿童的Phonics经验,其用途都是鼓励儿童出声阅读,通过读书之声与日常之声的结合而实现读书出声、其义自现。
5、英语分级阅读提供给中文世界的借鉴之道。对于西方儿童来说,Phonics已经教会了他们可以对着印刷文字玩语音,一旦这种语音拼读游戏能够成功,他们就有可能根据无时无刻不在积累的口头语料库而猜出其意思,从而在还不识字的情况下实现阅读,而实现阅读、理解故事带来的成就感又反过来促进儿童的快乐识字。正因为此,英文世界的桥梁书经典如Dr. Seuss《The Cat in the Hat》等,(a)无比地强调拼字法,(b)无比地强调可预测性,c)天才地用险韵熟词而构造出趣味性十足的故事,所有这一切都只是为了让儿童在开心游戏中就能对书面文字产生亲近感。尽管中文世界中没有所谓的Phonics拼读规则,但在认知上也许存在着同样的可能。举个例子,我们家的4岁闺女有段时间听见大人多次说起“尴尬“,于是她就找到了一个语境也说自己感到”尴尬“(居然还用对了!);如果我们能构造出有趣的故事而重复复现生词的语境,同时坚持用便于儿童再认的注音来表音书面文字,那么就给孩子创造了类似的可能:(a)无比地强调句型语法;(b)无比地复现用词语境;(c)无比贴近儿童的故事。
6、内地的分级阅读探索。2008年,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成立了南方分级阅读研究中心和小伙伴网(http://www.xiaohb.cn/),按照年龄和年级填充着分级书单;2010年的新阅读研究所也每年都在做分年龄、分年级的《基础阅读书目》。个人简略的看法是:a)南方和新阅读毕竟在做一件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的事;b)不管怎么做分级书单,毕竟只能涵盖一部分儿童出版物,这意味着出版界等上层建筑仍然没有从政策、行规等层面支持分级阅读;c)中文原生专门为孩子写的作品偏少,尤其是新生代儿童文学作家偏少,说来说去也就那么几位作家和翻译家;d)翻译过来的童书经典,既隔膜着不同的文化背景(譬如西方儿童口耳相传的WeeSing),又受制于童谣儿歌韵文的不可翻译性(譬如经典的《Goodnight, Moon》翻译成《晚安,月亮》几乎瞬间效用减半);e)内地童书并不像台版童书那样为儿童标配注音。我们的罗马注音一是没有推广至童书标配,这导致童书复用率很低(因为儿童到了有认字需求的时候,以前已阅童书并未提供他们重复翻阅的动力),二是罗马注音的复杂切分给儿童带来了陡峭的视觉认知难度(那些注音读本上密密麻麻的注音字母太容易让人目眩无措了)。
7、阅读之殇。有一篇水文《2015年中美大学生阅读书目的差异》的观点比较有趣。简单介绍如下:a)我们的阅读多以小说为主,而这只是阅读的起步线;b)阅读大体可以分5级,纯娱乐小说>传统经典小说>历史哲学领域>人文思想领域>构建自我三观;c)我们的孩子因为应试教育是不能自由阅读的,于是童书虽然可能培养了孩子的文字敏感性,但阅读能力在随后的黄金可塑期内却难有寸进;d)我们的孩子(包括我们自己)不喜欢阅读,也就没有可能汲纳过往的智慧,从而超越过去、新创未来;e)姑从修行角度妄言,自娱>审己>观人>观史>知何去何从;f)书是人类智慧凝缩的精华,是我们通往自由王国的最简捷径。
8、我们要怎么做分级阅读?中文世界的分级阅读除了不可控的政策层面支持之外,学人至少还要在三个方面进行努力。a)心理学层面,只有探索儿童对于中文语言的认知特点和规律,才有可能找到刺激儿童语言最近发展区的最佳着力点;b)儿童文学层面,需要有人真正去贴近儿童,而且要有能力写作出儿童喜欢的故事,并且要能借助故事传达普世的三观;c)语言学层面,详细研究中文语言的字词句语法特征和发展特点之后,才能给儿童正确而高效地教授这一语言工具。关于阅读推送一篇《神经科学家说,孩子掌握阅读得走这条路》(来自BetterRead,王烁),这篇文字概略来说,就是,儿童如何掌握阅读,这是需要研究验证的一门科学。
9、彩蛋。我们确实基于以上的认知,正在重做Serendipity这套桥梁书。摘译一页如下,敬请期待与支持^_^。
奶黄兔一边紧张地蹦跳,一边不停地扭头往后看,确保身后没有什么幽灵或者鬼怪在追自己。蹦蹦跳跳的奶黄兔该拐弯了,但小路的拐角那儿站着一条龙!这是奶黄兔见过的最凶恶的一条龙!而且这也是奶黄兔见过的唯一一条龙,所以她被吓得呆在了原地!
站着的那条龙至少有9尺高,它身上的绿色鳞片随着它的呼吸抖动着。它的翅膀一收一放,就像巨大的风帆。它就要扑上来抓这只被吓坏了的小兔子了!那条龙开始拍打起翅膀来,发出了最最吓人的声音!
奶黄兔尖叫起来:“天啦,天啦,我的天老爷呀!动吧,动吧,我的大脚丫呀!快逃命吧,你还在等什么呀!”
然后,奶黄兔拔腿就跑,但她这时跑起来就像还不会跑步的兔宝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