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评《百年孤独》

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评《百年孤独》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无论走到哪里,都应该记住,过去都是假的,回忆是一条没有尽头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复存在,就连那最坚韧而又狂乱的爱情归根结底也不过是一种转瞬即逝的现实。

——《百年孤独》

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以虚构的马孔多镇为背影,描述了布恩迪亚家族一百多年来,七代人的兴衰、荣辱、爱恨、祸福,以此来揭示人性中根深蒂固的孤独和宿命。布恩迪亚家族的传奇经历不仅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演变和社会现实,也引领读者去思考造成百年孤独的原因,从而去寻找摆脱命运摆弄的正确途径。

故事里的他们,孤独的表象一样,缘由却各不相同。乌尔苏拉的孤独是理性的,这个百岁老人历经沧桑,却执着地为家族的兴旺而努力。她孤独地改变现状,但直到老死,仍是一个人在努力。乌尔苏拉的丈夫何塞·阿卡迪奥·布恩迪亚和二儿子奥雷里亚诺的孤独是人性的孤独。何塞整天忙着搞科学试验,发誓要让愚昧、闭塞、落后的马孔多镇富裕起来。他倾其财力、智力,但从未得到过任何人的理解和支持,最后因发疯被绑到栗子树上孤独地死去。奥雷里亚诺一生发动了32次战争,成了一位赫赫有名的上校。但他不知道为什么要发动战争,最终把自己困在制作小金鱼的工作间结束了一生。乌尔苏拉的大儿子何塞·阿尔卡蒂奥的孤独是兽性的孤独。他的生活里只有情欲和霸道的占有,没有人性的痕迹。乌苏拉的女儿阿玛兰妲的孤独是爱情的孤独。她心里有如岩浆般炽热的渴望,也多次与爱情相遇,但每次都坚决地拒绝,让自己陷入深深的孤独中。在诅咒与怨恨中,在渴望与拒绝中结束了可悲的一生。布恩迪亚的后代们重复着前人的故事,在历史的前进不断的轮回,最终走向衰亡。如吉普赛人留下的羊皮卷的预言一样,孤独是一种共性,宿命的阴影将永远伴随这个家族,从第一代的布恩迪亚死于栗树之下,到最后一代的布恩迪亚被蚂蚁吃掉。

布恩迪亚家族历经七世,有过艰苦与贫穷,也有过繁华与鼎盛,但自始自终没有人能逃离孤独。每一个相似的灵魂都在家族成员的更替中轮回,犹如敲响家族末路的死亡丧钟。家庭成员之间没有情感的交流,没有信任与理解。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世界,不关心他人,也没有分享,只是在自己的世界中忙碌着。在忙碌的表象之下,肆意放纵独自的欲望,却无法抗争孤独的命运,最终在失望中离开这个世界。人的孤独、封闭以及由孤独封闭而造成的落后、消亡正是这个家族反映出来的现实问题。不懂情感,不通人性,就是人作为一个社会人饱受孤独和受挫的原因。他们的孤独并不是与生俱来,而是由于与人分享的快乐的缺失,以及真实感情的交流的匮乏所造成的日常生活中的心与心的离异与隔膜,而这样的孤独竟可以将一个昔日曾经繁华的小镇最终消失。在此,马尔克斯是想告诉人们,孤独实际是生存哲学的一部分,它不曾消逝,亦不会改变。事实上,我们以怎样的态度去对待生活,生活同样会以怎样的态度来回报我们。唯有通过有效的沟通,信任的交换,才能联合各方的力量,走出孤独的黑洞。这也正是作者对于拉丁美洲寄予的希望。

小说以荒诞的形式反映现实,风格独特,奇异瑰丽。粗犷处寥寥数笔勾勒出数十年内战的血腥冷酷;细腻处描写热恋中情欲煎熬如慕如诉;奇诡处人间鬼界过去未来变幻莫测。唯独在文章结构的设置上,用过多的笔墨描写家族成员之间的纠纷,气势略显小家子气。

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不是你遭遇了什么,而是你记住了哪些事,又是如何铭记的。

——《百年孤独》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百年孤独》

在时间的洪流中,个人的影响在历史大背景的起伏中显得那样苍白无力,无论是娇小生命的逝去,还是大从物的不断更替,我们都只是芸芸众生里,一个讨生活的人,孤独执着地留下悲伤的痕迹。如果你和我,或者大多数人一样,不时的觉得孤独,不妨看看这本书,让书中某些不曾放弃的执念,激起你无畏抗争的勇气。

你可能感兴趣的:(所有的灿烂,终要寂寞偿还——评《百年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