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之道德经

道德经

李耳

◆ 第四章

谁说中国人没有信仰,中国人有信仰,那就是追求真理。老子等古圣先贤很早就思考追求真理,老子的前瞻性远超同时期的各大家,早早的认识到真理,认识到虚极静笃,吾以观复。突破天命论、帝命论的限制,为吾等后辈留下了宝贵的财富。感谢,感恩。
湛[8]兮似或存[9]。吾不知谁【注释】[1]冲:通“盅”,空虚之意。[2]盈:满,引申为尽、极限。[3]渊:渊深,深远。[4]挫:消磨。[5]解:消解。[6]和:调和,隐蔽。[7]同其尘:将自己与尘俗混同在一起。[8]湛:深沉、沉静,此处用来形容“道”隐于幽暗,不见形迹,但又确实存在的状态。[9]似或存:似乎存在。[10]象:似。【译文】大道空虚,但它的作用又似乎没有。

◆ 第四十章

面对的是老子这样的大家,无论是本着什么样的思考,我觉得译者都不应该有不敬的态度。
当然,老子在认识上也有其不足之处。因为,对立面的互相转化,必须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够实现;不具备一定条件,是不可能实现转化的。老子忽略了变化的条件性,认为不经过任何努力…

◆ 第四十一章

河上公: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王弼:凡此诸善,皆是道之所成也。在象则为大象,而大象无形;在音则为大音,而大音希声。物以之成,而不见其成形,故隐而无名也。朱元璋:君子与小人论道,小人若迷途者,与行道难甚。道本先天地之气,人何见而不见,如善贷且成,当哉!失道之理,无所不益,万物赖此而生,岂不借资与人物焉?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河上公:上士闻道,自勤苦竭力而行之。中士闻道,治身以长存,治国以太平,欣然而存之。退见财色荣誉,惑于情欲,而复亡之也。下士贪狠多欲,见道柔弱,谓恐惧;见道质朴,谓之鄙陋,故大笑之。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 第四十三章

河上公:至柔者水,至刚者金石。水能贯坚入刚,无所不通。道无形质,故能出入无间,通于神明,济于群生也。吾见道无为,而万物自化成,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于人也。

◆ 第四十五章

真正的饱学之士显得虚空。但实际上他们经验丰富、学问渊深、见识超卓,且为人慎重,不好卖弄。反而是那些一瓶子不满半瓶子摇的人,不甘寂寞,到处指手画脚、自我表现。
何谓大辩若讷?大辩者慎言,因而显得木讷。老子认为沉默是金,提倡“不言之教”。即不到最需要的时候,不多说话。即使说话,也应雄辩沉稳、简洁有力,而不应巧言令色、滔滔不绝地耍嘴皮子。

◆ 第四十八章

为学,是求取外在的知识和经验,知识和经验积累得愈多,私欲妄见也愈多。为道,即体悟事物的本质或运动规律,它不能靠积累知识,而要靠直观体悟和理性思考。它可以使人去除私欲妄见,日渐返璞归真,最终达到“无为而无不为”的境界。
更深一层讲,本章是在讲“减法”。多数人都追求加法,其实很多时候,减法比加法更加明智,更有必要,也更有益。事实上,人的一生,是创造和获取、累积和发展知识、能力、经验、财富、地位、成绩与影响力的过程,是做加法的过程;但也同样是做减法的过程,要减少幼稚、贪欲、妄想、计较和不切实际……
没有减法就没有大道。做人、做事、为文、施政,都要减了又减。减成无为了,再也不做任何无聊的、不智的、不良的与无效的事情了,你的境界当然高于常人很多。你至少会高雅一些、从容一些、沉稳一些,于是,就能做好各种有意义的、合乎大道的事情。

◆ 第五十二章

始者,道也。道为天下万物之母。子,一也。既知道已,当复立一也。己知一,当复守道,反无为。人当塞目不妄视,闭口不妄言,则终身不勤苦。
老子的言外之意在于,世人都好逞聪明,不知收敛内省,这是很危险的。而不一味外露,保持内蓄、收敛,就不会给自身带来灾祸。事实上,许多人的确是在庸人自扰,在无事生非,在自己绕糊涂自己。
我们的一生是有很多个点组成,不应该因为一时的成功而喜悦,也不应因为一时的失落而沮丧。
这是一种相当惊人的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方式。当然,老子说的不是神秘的苦修,而是恢复到本初状态、婴儿状态。他更着意于:戒贪欲,即要闭目塞聪,不受诱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宠辱无惊。在老子看来,认识自身所具有的道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这是一种相当惊人的认识世界、认识自身的方式。当然,老子说的不是神秘的苦修,而是恢复到本初状态、婴儿状态。他更着意于:戒贪欲,即要闭目塞聪,不受诱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宠辱无惊。在老子看来,认识自身所具有的道行比认识世界更重要。

◆ 第五十三章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老子还发现,理论常与实际情况脱节。儒家讲仁义道德、仁政、以德治国,可是标榜尊孔的历代执政者,有几个人做到了呢?道家讲清静无为,讲以百姓之心为心,有谁真正做到呢?基督教提倡的宽恕,佛教提倡的慈悲,谁又能切实奉行呢?
大道的效果虽强,但其发挥作用需要时间,而一些邪路、小道、后门的收效却常常立竿见影。因此,人们常常误将小道看做捷径,难以经受住它们的诱惑。何况还有世俗风气上的不足,为各种斜径小道开了方便之门。

◆ 第五十六章

尖锐的东西是容易断折不能长保的,把尖锐的东西磨去了,可以避免断折的危险。

◆ 第六十四章

依据自己的人生体验和对万物的洞察,老子提出“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的确,很多人都不能持之以恒,总是在事情快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主要在于缺乏韧性,快成功的时候,人们往往不够谨慎,开始懈怠。没有了刚开始的那种热情,老子开出的药方就是“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即在最后关头要像一开始时那样谨慎从事,就不会出现失败的事情了。
荀子是儒家学派的大师,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们的世界观根本上是相异的。荀子说“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人要像蚯蚓那样“用心一也”,虽然“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也要“上食埃土,下饮黄泉”,提出积极进取的主张。而老子则主张“无为”、“无执”,实际上是让人们依照自然规律办事,树立必胜的信心和坚强的毅力,耐心地一点一滴去完成,稍有松懈,便很可能前功尽弃、功亏一篑。

◆ 第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1],其死也坚强[2]。万物草木[3]之生也柔脆[4],其死也枯槁[5]。故坚强者死之徒[6],柔弱者生之徒[7]。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共。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尸体就变得僵硬。
贵柔、处弱,是老子的一贯主张。
聪明的人应从中吸取教训和智慧:做人不能强硬,而要柔弱一些。“强大处下”,强大的就会走下坡路。因为强大到了极点,无法再强大,“

◆ 第七十七章

天道恶盈而好谦,所以大化如常,无昂而中不下,其功安在?乃损有余而补不足是也。
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4]则不然,损不足以奉[5]有余。
老子将天道比作拉弓射箭,太高了就放低一点,太低了就举高一些,拉得太满了就减损一点,拉得不够就补充一些。意在表明,自然大道有余而益谦,也就是说大道对满的、强的损之,对谦的、弱的益之,始终保持中和。
自然之道如此,可人们做事却恰恰相反,喜欢减去不足而补充有余。越有钱的越追求钱财,越有权的越追求权力,贪婪的欲望永无止境。结果,搞得穷人越来越穷,不得已揭竿而起,推翻压迫者,重新分配。
一个人贬损自己而不去炫耀,他就不会自满,不会因骄傲自大而失败。一个人减损多余,如头上的光环,诸多的钱财、权力等,给予那些需要的人,那他就会获得更多的人情。谁如果同时具备了以上两者,那他就会过得幸福而美满。

◆ 第七十八章

由于水性趋下居卑,因而老子又阐扬甘于卑下屈辱,实际上反而能够保持高高在上的地位,具有坚强的力量。由此推而言之,老子认为,体悟道的圣人就像水一样,甘愿处于卑下柔弱的位置,对国家和人民实行“无为而治”。篇末“正言若反”一句,则高度概括了老子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其涵义十分深刻、丰富。例如,“大成若缺”、“大盈若冲”、“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明道若昧”、“进道若退”、“大白若辱”、“广德若不足”、“质真若渝”、“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等,都是在说明这个道理。

◆ 第七十九章

调和了深仇大怨,必定还留下余怨,这怎能算是妥善的解决办法呢?因此,圣人掌管着借据的存根,却不去向人索取偿还。有德之人如同掌管借据的人一样宽而不取,无德之人如同掌管税收的人一样苛求索取。自然的规律对谁都不偏爱,总是伴随着有德之人。

◆ 第八十一章

信言[1]不美,美言不信;善者[2]不辩[3],辩者不善;知者不博[4],博者不知。

点评
★★★★★
欣于所遇,快然自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经典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