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功夫》

周星驰是我最喜欢的演员之一,我是看着他的电影长大的,他的作品给我带来过太多太多的欢笑和泪水。前段时间大话西游重映,我就觉得还电影票的时候到了。今天去影院重温了《功夫》,又有了更多的体会。

重温《功夫》_第1张图片
图片来自时光网

我还在小学或者是刚上初中那会儿,家里还没有电脑,只有一台DVD影碟机。我那时就已经非常喜欢看电影了,一到假期就跑到楼下租碟片的店里租很多五毛钱一张的碟片回家。那个时候看碟片基本上不怎么挑,现在回想起来也是因为我们那边地方也小,看碟的人不多,租碟片的老板根本不会进那些冷门的电影。那时候疯狂地看了很多像是《黑客帝国》系列、《X战警》系列等等这种好莱坞大片,也接触了一些像《疯狂的石头》这样的新鲜的国产片,《功夫》就是那个时候看的。

如果没记错的话,最开始看的还是个枪版。即便这一个半钟头的电影一直伴随着摇晃的镜头、模糊的画面、走动的人影、刺耳的笑声,我还是津津有味地坚持看完了。残忍的斧头帮(即便他们开场的舞和音乐非常酷炫)、隐姓埋名的武林高手、杀手排行榜第一的卖唱人以及只求一败的火云邪神,这些立体饱满的角色形象在我的脑海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在这里,正与邪的界限是那么清楚,这是一个没有钩心斗角全凭拳头说话的快意恩仇的江湖,这样的故事不仅满足了我对于传统武侠江湖的全部幻想,并且像是抚琴人弹琴斗武这些特效更是为我打开了武侠新世界的大门。

伴随着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我有了更清晰的片源,又把它看过很多遍。每一遍都能真心发笑,丝毫没有因为剧情烂熟于胸就觉得不好笑了。

今天再看《功夫》,坐在吹着空调的影厅里,带着3D眼镜,面对着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于电视机屏幕的大银幕,享受着顶级的音响,我意识到我看电影的方式的变化也折射出中国电影行业的惊人的发展变迁。

今天再看《功夫》,我的视角发生了变化,我不自觉地去想片头的蝴蝶是和片尾呼应的,想波板糖的反复出现是因为它是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线的一个线索,想电影中中国风的配乐以及电影的剪辑等等等等。这样的眼光和当时那个饥不择食的少年恐怕迥然不同了。

今天再看《功夫》,很容易看出里面的笑点还是有有意为之的痕迹的,一些情节的铺垫还是比较生硬的,里面的特效在今天这个大片泛滥的时代可以说是廉价的、拙劣的。

但是,这些依然不影响我在看到十八路谭腿那三个高手挺身而出而热血沸腾,看到神雕侠侣大战抚琴人那场戏时大呼过瘾,看到包租婆问有什么心愿的时候星爷在地上花了一个波板糖的时候眼眶湿润,看到最后和火云邪神决战时手心出汗。。。。。。

电影在变,时代在变,但是我们内心那个关于侠义肝胆快意恩仇的江湖梦、练就功夫保护自己的心上人的纯真爱情梦从来就没有改变过。

重温《功夫》,找回的是最初的梦想和感动。


重温《功夫》_第2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重温《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