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第二次课后总结

计算机导论第二次课后总结


  第二次作业如期而至了呢……

  这节课老师讲的东西还是挺多的,而且好多也是概念性较强的东西。现在想着写博客,却发现脑袋里面好像没多少可以写的东西了,吓得我马上翻开了书,又重温了一下课上讲的知识,现在只能说是记得多少写多少了吧……

  首先是图灵机的相关概念:

图灵机相关概念 内容
基本思想 用机器来模拟人们用笔和纸进行数学运算的过程
组成部分 无限长纸带TAPE、读写头HEAD、控制器
实际意义 视为现代数字计算机的数学模型
地位 计算机科学最核心的理论之一

  其中图灵机的规则格式为(当前状态,当前符号,新符号,读写头移动,下一个状态),其具体实现可以参考以下例子:

  以“将一串连续1的后面再加一位1”为例:计算机导论第二次课后总结_第1张图片
  可以知道,每次完成功能,都是从 “开始状态” 开始,以 “停机状态结束” 。这张图也很好地体现了图灵机 “读写头移动” 和 “修改当前符号” 两大功能。

  顺便一提,图灵在计算机科学界应该是巨佬级的存在了,计算机领域的 “图灵奖” 当与电影业的 “奥斯卡奖” 和新闻界的 “普利策奖” 并驾齐驱。关于他本人也有许多轶事,这里就不多讲了。

  在过去的数十年间,人们一直致力于对计算机科学下一个定义,这将决定计算机科学以何种形态来服务于大众。经过几代计算机科学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他们终于得出结论:计算机科学是一门学科。计算机科学有三种学科形态:理论研究、模型抽象、工程设计这三个方面互相渗透,又彼此联系。

  以我目前接触的知识来看,在大一的时候老师的教学内容更偏向于理论研究,当时我们也是处于接受知识的一个阶段,接触到的题目也相对比较散乱,知识很难串在一起,比较不容易形成一个统一的体系。到了大二,我们开始处理一些工程设计问题,开始自己制作学生档案管理系统,处理的问题也更偏向于实际生活。而刚结束的数据结构课程则更类似于了解处理问题的模型,为今后的思维提供一个模板。所以说,计算机的这三种学科真的是环环相扣,相辅相成。

  以上是第一章所学的知识,还真的是挺多的。我都开始怀疑这是不是计算机导论了,怎么比数据结构学的东西还多……

  第二章开头讲的是冯·诺依曼体系:
计算机导论第二次课后总结_第2张图片
  这个图在好多学科的课本上都有,应该是一个很重要的概念,据说是奠定了现代计算机的结构理念。

第二个重要的知识点是个人计算机的硬件子系统:
计算机导论第二次课后总结_第3张图片
  这里我先讲一下中央处理器,也就是咱们平常说的CPU。CPU是计算机系统的运算和控制核心,相当于计算机的大脑。一小块芯片要执行极其复杂的运算,这背后必然需要极高的计算机科技水平。我们中国虽然有“龙芯”和华为“海思”,但性能距离国外顶尖水平还有不小的差距,短时间内想形成成熟的市场还不太可能,“中国芯”之路还任重而道远啊。

  emmmm……这次先写这么多吧,后面的内容我还要再看看书,琢磨琢磨。也不知道自己写了多少有用的东西,既然是尝试,就当写着玩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计算机导论,计算机导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