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做过的PPT

之前的那些PPT

第一个做的PPT主题是“我的大学生活”,是因为要参加当时的社团活动,在舍友的帮助下,以及看了锐普近五年来所有的获奖作品,在各种动画和抒情文字下,拿到了一个名次

第二个正式的PPT就是为一个活动做的开场PPT(或者叫暖场),一个整个用各种炫的动画搭起来的自动播放的PPT

第三个正式的PPT是为一个国家电网的员工做的绩效考核,用来评选的,第一次拿到了一点酬劳

第四个正式的是为一个大学老师做的比赛用的PPT,几个连续的午休时间,交流,完善,指导,最后,也拿到了一定酬劳

最近为软件发布会做了一个,两周的时间,用到了协作开发。对外发布的大型活动,第一次这么正式。


制作流程

  1. 确定PPT内容(文档或者PPT初稿,如果没有,就得各种交流了)
  2. 搜集各种模板(或者制作模板,母版页可以很好提高效率)
  3. 确定模板,完成每一页的内容(这是初稿)
  4. 和演讲人演示,看整体风格,表现形式(确定内容)
  5. 添加必要动画,添加必要转场效果
  6. 再次演示,继续交流完善

提高效率的技巧

  1. 母版页:直接修改模板母版页,或者自己制作(这是整体的风格)
  2. 格式刷:做好一个字体格式,其它的直接刷吧
  3. 动画刷:完成一个元素的动画,相同的直接刷吧
  4. 复制粘贴:找到相似的元素,文字,页面,复制粘贴,直接修改
  5. 流程:用快速原型模型,先成品,不断迭代,确定后完善(因为完善的工作量很大)

PPT vs Code

PPT和编程有很多相似的地方

最开始,我们是熟悉这个工具,熟悉它的所有功能
接着,我们能用这个工具实现一些效果,做出一些例子
然后我们会积累自己的素材,自己的代码库
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的优化自己的流程,成为规范,不再盲目堆砌
之后,不再那么依赖代码库或者模板,仅是参考,提供帮助,更多的是自己动手去做

在往后的日子,我们可能会优化工具本身,可能会加入一些理念设计
从了解,到实现,再掌握,到优化……工具,大致都如此吧


这是一个什么工作

上面说了一些相似的地方,有些方面还是不同的

PPT面向的是人,代码面向的是机器
这件工作得了解演讲者的意图,他究竟想表达什么
需要在不同的情景下使用不同的表现形式,这些,需要模仿,需要创造,偶尔需要你的灵感
演讲者会说,这个感觉不对
听众听到演讲人说好,但却没有感觉到好

工作的对象是人
他到底想要表达什么?到底怎么就让观众有那种感觉?

如果是简单的做一个讲课的,或者只是需要表达说明一些东西,普通的模板就OK
但是你如果的对象对你很重要,你想要达到一定的效果,留下你想要的印象

那么,这项工作,在技巧之上,需要更多的交流和感受他人的感觉


对我们的好处

  1. 掌握了一门技能,也能帮助他人
  2. 对于排版,设计的敏感度上来了
  3. 对于提炼,总结,整理思路有一定提高
  4. 能更多的从他人角度出发,来达到自己要的效果

Ps.目前它不能成为我们将来在社会一个迅速变现的技能,投入时间精力太大,效益却不大,除非你是专门干这个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