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杂思

一:教学方法

1、变换人称朗读,如王君老师把课文中的话,变成对话,王君老师当杨绛,学生当老王,对话,让学生深入体现人物内心世界和情感,真正走进人物,不错啊!

2、(或许我的执拗让我太“素”了)我觉得多媒体可以适当应用,比如配乐朗诵,比如,图片、短视频的应用等等,或许都能很好的达到阅读效果。可以试试,不能一票否决。

4、何定琴老师的贾平凹介绍非常好,平娃,平凹。平凹自传中的介绍引用恰当。自己定勤、定琴让学生选,说说意思。

二、教学提醒

1、平时的图片、视频应该多留留,图文并茂或许更好,尤其上作文课可以用。或者网上的段子或有意思的事情,都可以拿来当作教学资源。

2、不管怎么样讲,让学生学有所获,走正确的语文道路,听说读写!

三、教学灵感

1、《孤独之旅》中,文章那茫茫的似乎永远也走不出去的苇荡和水域,是不是跟孤独一样,如影随形,人总被包围其中,仿佛永远也走不出来。这个比喻之贴切,之与全文境界合一,不得不说很巧妙。沙漠仿佛也可以,但是不如苇荡更好,因为他有可感不可触摸的一种被包围氤氲的感觉,而不是像沙漠一样一览无余。另外小说所描写的那种意境,广阔渺远,颇有孤独之感。

2、杜小康战胜了孤独,长大了,但是孤独就从此消失了吗?他真的长大了吗?他的人生以后还会有这样的孤独的时候吗?

3、古人的好多书《古诗十九首》,《诗经》大都没有题目,其实,不是作者没有题目,而是内涵深远广大,一个题目根本无法概括。想来《蒹葭》这一点体现更明显。蒹葭的主题是多么深沉、含蓄、多样。这个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讲课设计。上课,直接上课,不说题目。再把王国维的这个无题理论拿出来,是不是一个很好的启发学生思考其主题多样化的好方法。李商隐的《无题》更多,也可以是个很好的启发式问题。

四、可以继续思考的问题

绝句最妙,律诗次之,排律最次,为啥?“隔”与“不隔”的问题。

总之,最近读名师大家的教学实录,总算有所收获。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囫囵吞枣,不求甚解,倒也多少有点启发和收获。总算不虚此行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杂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