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薇 果妈阅读
这是果妈阅读会员投稿文章的
—第167篇—
作者:小薇
坐标:北京
这个月跟随着果妈阅读学习人生关系,第一本书就是学习《读懂孩子》。
早就听说过这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周鼎文:生命教育导师,是亚洲系统排列大会的主席,也是道石教育的创办人。
通过这本书,作为父母的我们能够看到对家庭的爱与承担,陪孩子一起面对成长的烦恼。也通过这本书,让我学习了来真正”看见“和”读懂“孩子,让我们更加理解、包容、有爱的与孩子相处。
广告
读懂孩子:周鼎文家庭教育智慧
作者:周鼎文
京东
作者也提到:本书用深入浅出的方式告诉你,爱与归属感是什么,爱与归属感如何影响孩子。通过实例与解说,从孩子们的行为、情绪、人际关系和疾病四个方面来了解孩子。
1.通过孩子的行为看见孩子
一个家对于孩子是什么感受?
在我的理解中,我觉得家就是寒冬里的暖炉、黑夜里的一盏灯、沙漠里的一杯水。如果用几个词来形容的话就是温暖、爱、归属,家应该是我们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等我们的地方,也是我们最需要的。
“爱与归属感”是人在孩童阶段最大的需求。
当孩子出现离家出走、厌学、说谎、偷窃、沉溺网络、攻击性很强等这些行为问题时,其实他是在说“爸妈,我渴望有个家”“我渴望被爱”,他是在说“爸爸妈妈你们的关系失衡了”“你们还没有真正的和解”。
很可惜的是,我们很多时候“看不见”,我们“看见”的只是孩子那些让人恼人的行为。
书中举了很多的案例和问题,其中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一个案例就是:12岁的男孩偷窃,而原因就是他妈妈离开了他,他爸爸又很忙,他在家中找不到归属感,所以就在朋友那里得到归属感,要如何从他朋友得到归属感?就是和朋友做相同的事,偷窃。
我们需要成为做一个有觉知的父母,当孩子出现不当行为时,反思一下是不是最近陪伴孩子的时间少了?或是与爱人的关系出现了问题,影响到了孩子?
前段时间,小优的老师问我最近孩子在家表现是否正常?
我当时一惊,后来从老师那里了解到他的情绪不稳定,表现也很反常,有时候会大发脾气,有时候会哭闹不听老师的指令等等,我才意识到因为工作的忙碌疏忽了和他的陪伴。
那些天,即使周末他起床看见我也是在用电脑办公,晚上我也是让他先睡我办公到很晚,有时候老公会陪陪他,但是他依然觉得妈妈怎么就突然不管他了,我忙的顾不上他。
老师跟我谈完之后,我也很真诚地找小优谈了一次:“小优,妈妈要跟你说一声抱歉,这段时间真的是太忙了,没有好好照顾你和陪你,谢谢你还那么体谅我,总是默默地帮我做了很多事。”
小优哭了,跟我说:“我就是想你多陪陪我。”我赶紧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拥抱,跟他说现在忙完了可以好好陪你了。
于是,那个周末,我放下工作,带着他去了游乐场,开开心心的玩了一下午,这个时候的小优又恢复了以前的样子。
很多时候,孩子并不需要太多的东西,他要的仅仅是一个拥抱、你高质量的陪伴和你满满的爱。
所以,孩子的行为其实也是在提醒我们,是我们哪里出现了问题。
2、看到孩子的情绪
作者提到:孩子的情绪问题跟对家庭的爱有关。而情绪会为:本能情绪、替代情绪、承接情绪、超越情绪四类,最常见的情绪问题有:焦虑、忧郁、愤怒、敏感脆弱。
当孩子出现这些情绪的时候,我们往往都会不知所措,无奈、无力、无助都是我们最真实的感受,其实孩子的情绪在说“我跟随你……我为你分担。”
书中写道:
孩子对环境是非常敏感的,这是因为孩子的情绪是从系统内部承接过来的,是对父母情绪的承接,而且是最直接最强烈的。所以,父母越放松,孩子越开朗。反之,家中氛围沉闷,比如父母冷战,孩子也会一样变得心事重重。
这让我想到自己,我小时候当看到父母吵架的时候,会很害怕。我从小就会压抑自己的情绪,因为我知道我如果哭,如果生气,一定会惹父母不高兴。
直到现在,都很不愿意在人面前流泪,像书里描述的我仿佛成为一个拯救者,想要拯救父母的关系,而忘记了成为我自己,把自己的人生过好。
所以,对于我的孩子,我很开心能看到他真实的表达他的情绪。
而我需要做的就是教他如何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要让他失控,在适当的时候发泄出来。陪孩子调整情绪,让他更有觉知地表达情绪感受,这些都是很有必要的。
3、孩子的人际关系
孩子的人际问题是在说:“我想要有归属感,我想要有个伴儿”
书中写道:
我们每个人生命里面的第一份人际关系是与妈妈的相处。一个人小时候与妈妈连接中断,对以后的人际关系会产生很多影响。
所以,我们与孩子的关系尤为重要。
我经常看到很多父母因为忙把孩子交给老人照顾,有的一周见一两次面,有的晚上回来还在玩手机,并不能很好的陪伴孩子。
我在与孩子的相处时,总结几点能增强与孩子联结的方法:
多去拥抱孩子,有更多的肢体接触,如:搂着,拉手等等,
多与孩子游戏,游戏是孩子最喜欢的方式,也是最能增强亲子关系联结的方式,因为在整个游戏中全心的陪伴,孩子也能体会到。
多和孩子沟通交流,经常与孩子聊天,说说彼此经历的一天,孩子也很好奇你上班都干了什么。
倾听孩子的感受,当孩子想要跟你说他最真实的感受时,一定做好一个认真的倾听者。
4、孩子的疾病在说什么
孩子的疾病在说“妈妈,请你看到我”“我爱你,我愿意陪着你,我愿意为你分担”。
作者提出:疾病不只有身体症状,还有许多其他因素。疾病的原因有几种:一是生活和饮食习惯,二是胜利遗传因素,三是心理因素,四是性格因素。
书中有一个案例真的是让我很感触:一个脑麻痹的孩子,妈妈为他的病四处奔波,很辛苦也很忧愁。
有一天,这个孩子对妈妈说:“妈妈请你看到我,不要只看到我是个脑麻痹的孩子”。
妈妈听到孩子的这句话特别震撼。她看着孩子的眼睛,对孩子一字一句地说:“孩子,你是我的孩子,在我眼里,你不是什么病人,你只是我的孩子。”片刻后,孩子也松了一口气。
作为父母,我最怕也最担心孩子生病,哪怕只是一个普通的感冒发烧,我也会害怕他好不了,或者落下病根之类的。
尤其是孩子稍微好一些,他只要不注意,我就特别抓狂,经常会说:“你的病刚好,你就要出去玩,再病了怎么办?”之类的,我会看到孩子伤心、失望的样子。
当下,我真的只是想到他的病,我自认为是为他好,怕他再得病,而忘记了孩子生病在家已经待了好几天了,他的心情,他的心理,我都没有去体会,还要一通的责怪他。
以前,我真的没有很关注过孩子的这些方面,我只是单单的从表面看问题,而没有看到他背后的原因,没有去读,也没有懂。
所以,更别说读懂孩子。通过这本书的学习,我也开始反思自己,在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真正读懂孩子,去支持孩子达成他的人生使命!
PS:《读懂孩子》精华解读音频已上线,加入果妈阅读会员,即可聆听哦。
关注公众号,回复以下关键词,获取更多好文。
回复【文章】,查看果妈阅读精选好文
回复【践行】,阅读正面管教践行指导
回复【书单】,获取妈妈成长必读书单
回复【绘本】,推荐有温度的亲子绘本
回复【旅行】,了解亲子旅行最全攻略
公众号又改版了,怕你们找不到果妈
建议大家将「果妈阅读」设为星标
(安卓用户可设置为「置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