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写作之道

现代人追求效率,重目的轻过程,专注于技巧忽视内在精神。现代人认为,文章辞美则优,陋则必弃。

有时,他们看到一篇文章,开头大概是这样的:

六月二十六日,愈白。李生足下:生之书辞甚高,而其问何下而恭也。能如是,谁不欲告生以其道?道德之归也有日矣,况其外之文乎?抑愈所谓望孔子之门墙而不入于其宫者,焉足以知是且非邪?虽然,不可不为生言之。

就会说:这什么鬼?文言文,晦涩枯燥!道,孔子,之乎者也,都是史前文明,早可以淘汰了。

现代人要用现代汉语讲述,清晰,简洁,展现其目的而非复杂过程,让具有一定文化水平的人都能看懂。

因此,你大概只看了个开头,便放弃了。文言文实在没兴趣,若是朗朗上口的唐诗宋词,或白话红楼梦,还可以考虑。而我,只喜欢感人的小说。我在此驻足,无非是……

冲着标题点进来的。

冲着标题点进来的。

冲着标题点进来的。

作者你让我们失望了。

呵呵呵……我报以诡笑,要不再看看韩愈是怎么写下去的?

啥?你说唐宋八大家的韩愈?当然认得,我语文可不是数学老师教的。(教数学系的数学老师周克希振臂一呼,“《小王子》、《基督山伯爵》……白白翻译了那么多文学作品,还要吃上一发地图炮!”)

行了行了,勉为其难再读一段,如果真的不能留住我心,就在留言处给你个差评。嘤嘤嘤……

生所谓“立言”者,是也;生所为者与所期者,甚似而几矣。抑不知生之志:蕲胜于人而取于人邪?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邪?蕲胜于人而取于人,则固胜于人而可取于人矣!将蕲至于古之立言者,则无望其速成,无诱于势利,养其根而俟其实,加其膏而希其光。根之茂者其实遂,膏之沃者其光晔。仁义之人,其言蔼如也。

此段一出,鸦雀无声。我知道沙滩上人已走光,现场再无女嘉宾亮灯。我高估了现代人的“国学”水准,我不该这样做的,我错了……

我应该直接上译文的。

您所说的著述立言的想法,是对的;您所做的,和您所希望的非常相似而极其接近了。不过不知道您的志向,是希望胜过别人而为人所用呢?还是将希望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呢?希望胜过别人而为人所用,那么现在已经胜过别人而为人所用了。将要希望达到古代立言者的境界,那就不要希望很快地成功,不要被权势利禄诱惑,如同培养植物的根而等待它结果,如同给灯盏里添油而等待它发出光明。根长得旺盛的,果实就结得好;油膏肥美的,发出来的光就明亮。生活里一贯行仁做义的人,他的言论文章也就写得纯正平顺。(摘自《韩愈散文选释》)

笑话!这一段同写作技巧没半毛钱关系。最要命的是“不要希望很快地成功”,简直逆潮流而行。如今世道混杂,人心不古,谁不希望迅速成功得利呢?

你说得没错,时下快餐党盛行,且不论提笔码字细水长流,就连玩个游戏也贪逸速成。投资须马上看到成效,世界太精彩,无法将精力时时刻刻集中在某件事上。你看,出版过一两本书就可以做大众的老师,随便读点名著胡诌瞎讲仿佛高深莫测的学者。

拆书,效率阅读,浓缩营养,把勺子递到嘴边……你不喝,也不缺你一个。

今天杨绛去世了,大家都去买她的作品。明天也许又轮到余光中。热门书总是好的。

哦,还有最流行的焦点信息?谁不关注新媒体,谁就食古不化。你觉得爱情伟大吗?来聊聊我的朋友遇上渣男的经历吧。

她是老师,穷人家的孩子。对方是高富帅,纨绔子弟。可高富帅隐瞒了已婚身份与她谈恋爱,她无可救药地坠入情网。直到他们大婚之际,真相被捅穿,她弃他而去。你会说,有了妻子还要找小三,果然是个渣男。

但她毕竟天性痴情,念念不忘,她心里一直有着他的影子,挥之不去。终于有一天她又回去找他。

时逢他因一场意外落了残疾,原配妻子也在意外中死去。结局,她竟然再次选择同他一起,余生隐居山林。

于是你要问,突然冒出个故事来,目的何在?放在这里寓意何为?

我只想展示我的写作风格,一种客观如实描述的文体。你看,上面行文清楚、简单,近乎真理。

然而它打动到你了吗?没有。

你说写得太粗糙了,应该注入一些感情色彩。还需具体地描写、发表议论见解,使之丰满。

可我的文风向来简约、洗练,如新闻稿一般。市面上情深意重华彩飞扬的多了去了,我为何不可独树一帜另辟蹊径?你若喜欢浓烈口味,何不去读怨缘恨分的新媒体,时而悲天悯人,时而同仇敌忾。也不用管文法不文法,偏见不偏见,反正让你爽。

我才不看浪费时间的新媒体。我只想说——你是在耍我吗?名为探索写作之道,却故意偏题乱扯一通,后果很严重。所有的读者离你而去,你将无人问津。

等等,老师与渣男的原型出自《简爱》,感人不?当一段经历既可以扩展成小说,又能作为新媒体论证实例时,你觉得哪一个更好?

没时间读砖头名著呢。我要的是写作速成攻略,此文没有看到任何技巧或成功案例。

好吧好吧,我服软求饶,戚戚低语。不要走,我的流量,不要走,我的读者。我写了这么多就想混口饭吃,什么追逐古之立言者,什么处心有道,简直愚蠢至极。

韩愈后面所说的话也不用贴出来了吧,反正道不同,贴了也没人读。

从这天起,我随波逐流,日更千字。我,不断徘徊于笔尖与地铁,两点一线,孤独成行。

所以我提前宣判我的死亡,就像水死于水中,无人知晓……

你可能感兴趣的:(探索写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