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读331

《论语》宪问篇第十四04

【原文】子曰:“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大意】孔子说:“有德之人言之有物,反过来,讲的头头是道的不一定有德;仁者一定有大勇,反过来说,匹夫之勇的人不一定有仁爱之心。”

【一点启示】德是内,言在外,有德之人,和气顺理,言语是品德之符号,思想感情自然外露;德兼言,仁兼勇,反之不成立。

【浅谈】

(1)古代有三不朽的说法,《左传》记载范宣子请问死而不朽之意,叔孙豹对答“太上立德;其次立功;其次立言。”

(2)仁德之人,内在德行高洁,修为景行行之,必有大言自然流于后世,如尧舜禹汤,文武周公,或有著作,或有名言。

(3)但大多人却是文章文彩斐然,道行、境界不一定能达到同样高度,这也难免。这也是为什么太多人自度可以,度人不够格。

(4)更次一等,渣男诗人、渣男哲学家,渣男文学家,所谓浅浅某,今天多的是。貌似大块文章,人品不足以道。无德有言,勉为其难。

(5)当然,仁者有仁爱之心,必然有大仁、大勇。此勇并不是好勇斗狠,鲁莽、匹夫之勇,而且敢担当,能担当之大气魄与大能力之体现。有大德有大仁,自然有大言有大勇。

(6)老子亦讲“慈故能勇”,“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有了大仁的情怀,才能真正的勇敢,也自然是攻无不克,守无不固。如果天要拯救谁的话,一定是以大爱的情怀来守卫。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每日一读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