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教育

7-7日,周六,多云。

六点自然醒,继续周边走一圈,6.6公里。

约定好上午陪妹妹去学校交录取通知书--外甥女被私立学校录取,但按政策,划片区就近入读的公立学校发了录取通知书,所以私立学校提前做准备,要去调回档案。

学校不远,二十分钟的车程。妹妹办事时,我便四处转转。据说这个学校是区排名第一位的热门学校,重金从其他知名学校聘来包括校长在内的一批“名师”,学生也以成绩优异而引得众家长挤破脑袋求学位。外甥女是今年的幸运儿,几千人参加自主招生考试,有幸成为被录取的240名之一。学校面积不大,有小学部和初中部。


闲话教育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这让我想起东华学校。看到这条悬挂在校门口的显眼标语:“好学校 好校长 好老师 好同学”,一方面为外甥女的勤奋努力感到高兴,另一方面,又为教育现状感到悲哀。

武汉的初中,物理从初二开始学,化学初三开始学。但这个学校,都是提前一年的--初一开始学习物理,初二开始学习化学,数学的课程也是拔高的,英语也超前教材。


其实,名校诞生的“潜规则”已经是公开的秘密了。有的新建学校之所以一夜成名,大致是遵循这样的“规律”:建校之初,不择手段四处挖优秀生源——包括重金“收购”优质生源,然后以“泪水加汗水”的野蛮方式大搞“应试教育”;到了毕业年级,学校又以各种方式“分流”,强迫一些成绩不好的学生“自愿转学”——用比较“学术”的说法,叫“去分母”;升学考试的时候,又巧妙地作弊……于是,第一届毕业生“一炮走红”,学校名声大振;然后学校通过媒体大肆炒作,宣称如何“遵循教育规律”,如何“以人为本”,如何“素质教育”,还归纳出一些“数字化”的经验,比如“突出”一个什么什么呀,狠抓“两个”什么什么呀,“落实”三个什么什么呀……第二年招生的时候,学校大门前自然人头攒动,家长们带着孩子打破脑袋往里面挤,学校便百里挑一地择优录取(高额学费当然一分不少),这样,学校便步入“良性循环”,于是,“名校”诞生了!

中小学教育究竟是以培养“杰出人才”为首要任务,还是以培养“真正的人”为根本目标?且让我们听听苏霍姆林斯基五十年前的忠告: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首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母亲、父亲,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工程师或医生。

或许是因为自己是教师的缘故,妹妹和妹夫对孩子的学习成绩非常看重,经常无意表露的想法里,似乎不考上985、211,整个人生就完蛋。对此,我不以为然。小然便是读家门口的公立学校,“半天学校,童年味道”是学校门口的大标语。我希望她拥有一个快乐的,充满美好回忆的童年。

妹妹今天跟我说,XY和你一样柔弱,被你从小教坏了,处处都是善良,为他人着想,这样忍让的个性怎么吃得开?应该教育孩子强势,不欺负别人,但至少不被人欺负。“我有被人欺负吗?XY的人缘也特别好,没听说被谁欺负呀”...在对子女的教育上,我们姐妹俩始终是有分歧的。

或许我这样的想法是基于自己的孩子不具备学霸的潜质吧。我希望她们在学习之外,拥有更充实的人生。

下午无意在房间看到一大袋“发热贴”,便好奇地问了一句。妹妹说,没买房前,租住的地方条件差,冬天太冷,给孩子背上贴两张取暖。瞬间,我的眼泪流下来了,也突然懂得了妹妹妹夫的不易,以及他们对成绩看法的原因。

每个孩子都有属于自己的人生。那么,就祝福所有的孩子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闲话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