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随笔】《非暴力沟通》实践记录

        语言是窗户,否则,他们是墙。

                                    ——《非暴力沟通》

  两天前,接到一位家长电话。电话那头,家长跟我诉说着她的无奈。“黎老师,本是疫情期间,不该让你上门,可我实在没办法了。不知道该用什么方式和我女儿沟通,也许您来家里跟她说说,她会有所改变.....”电话中,我听出了家长的无助,所以午饭过后,便过去了。

  一路上,家长跟我谈及女儿假期的情况。女孩以前很听话,但从去年父母出去打工,送去外婆家生活后,性格变得越来难沟通。说她女儿自过年开始,距今一个月没有出过门。虽是疫情期间,不能走家串户,可她连自家门前都没去走走。在家里每天看电视到凌晨两三点,白天睡觉睡到下午一两点。晚上很多时候不睡床上,就睡在电视前的瑜伽垫上。平时不做任何家务,哪怕自己的袜子也不洗。也不会主动和父母说话。在家就是玩手机看电视。手机大部分时间就是看游戏视频,抖音之类的。电视就看电视剧或者综艺。家人实在看不过,前几天把手机收了。结果前天晚上,将近凌晨三点,女孩父亲半夜醒来发现女儿还在客厅看电视,很生气,发了脾气,可是女孩无动于衷。最后父亲既生气着急又无措,跪在女儿面前哭,女儿见此状也跪在地上哭。后来,女孩到床上去卧室睡觉了,一直睡到第二天中午也没有起。期间,上午家里去亲戚家吃饭,女孩母亲叫了两次也没有起床。

    下午一点半,抵达女孩家。走进去,卧室门紧闭着。女孩母亲推进去,告诉女孩,老师来了,让她起床。(为避免女孩对父母有更深的抵触情绪,其母亲说的是我恰巧有事路过她家,所以进来了解下学生的假期情况。)可是,连续叫了两次无果。平时,这个小女孩在学校表现挺好的。学习成绩虽不拔尖,但学习态度还算认真。在学校待老师和同学都非常有礼貌,也非常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从未出现过迟到、与他人发生争执等事情。如今在家与学校的巨大反差,让我心生疑惑。我猜想,多半是与家人的沟通出现了问题。加之,现在的学生青春期心理较为敏感、脆弱,思想处于趋向渐渐成熟却又不完全成熟的事情。他们喜怒物常、也容易预设敌意、注重隐私,偶尔还会享受“叛逆”带来的快乐。所以,一些事情想不通就极易做出一些反常的举动或自我封闭,不与他人沟通。

  意识到问题所在后,我开始回顾近期阅读的书籍《非暴力沟通》中所提到的一些沟通技巧,并打开手机查找了两篇沟通案例。在查找案例和阅读笔记中,回想到这样一点:是什么蒙蔽了爱?“一心分析和确定错误的性质,忽视彼此的感受与需要,而将冲突归咎于对方。”联系平时和女孩父母的接触,毋庸置疑,他们是非常爱这个女儿的。再又想到刚在车上时,一路上女孩母亲一直在分析她女儿有哪些事情做得不好,让他们寒心。从上车到家门口,没有停止过。由此判断,家长与其女儿沟通的第一个问题,应该就是一直在分析和确定事情的错误性质,而忽略了彼此的感受和需要吧。接着,不断在心里提醒自己:沟通一定要注意专注于彼此的观察、感受、需要和请求。

  我轻轻推开卧室门。房内窗帘紧闭,虽然已是下午,外面艳阳高照,可房间内黑黑的,略显一丝压抑。女孩用被子蒙着脸,裹得紧紧的。其母亲凑到旁边挪了一下被子又温和地说:“老师来看你了,你这样不起来,不太礼貌吧?”女孩翻了个身,但没有丝毫起床的意思。但我有注意到她的神情:眼睛用力闭着,嘴巴紧抿,头侧靠在枕头上,似要把头镶进枕头似的。两只手用力抓着被子。她在佯装睡觉,想睁开眼睛却又不敢。我眼神示意其母亲先出去,我和女孩单独聊聊。

  把窗帘拉开,坐在她旁边。想着先跟她表达一下我看到的,然后说说自己的感受。先让她了解我在关心她的需要,这样尝试让她愿意与我沟通。

我们对话如下:



  “我知道你没有睡着,老师刚注意到你的表情了。现在,外面温度二十几度,你穿着毛衣又盖这么厚的被子,会不会很热?应该会有些难受吧?”(我靠近她,轻拍了她的肩膀,有些热乎)

  “还好,不是很热。”(她开始说话了)

  “你妈妈出去了哟。想起来跟老师聊会天么?我本来是在朋友家玩,刚在路上碰到你母亲了,想着离得这么近,便过来看看了。老师本来是想了解一下你假期在家的学习情况的。没有想到,看到了这样的状态。可是,在学校你从来没有过睡懒觉的习惯。我想,你不起床也并非是你对老师不尊重。可能发生了什么事情让你很难受。所以,老师也很担心你,不知道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的?”

  女孩突然起来了,一边哭一边说:“老师,我对你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不尊重你,我只是不想和我爸妈说话。”

  我拿纸巾帮她把眼泪擦干净,再次问她:“那你愿意和我说说吗?也许我能帮到你。”

(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在表达自己之前,我们需要先倾听他人。如果对方还处于情绪中,他们就很难静下心来体会我们的感受和需要。一旦我们用心倾听他们,并表达我们的理解,在得到倾听和理解之后,他们一般也就会开始留意我们的感受和需要。)

“我爸妈根本不理解我,我不想和他们说话。”

能说说具体的事情吗?这样老师就能更好的帮助你。

我和爸妈还有外婆外公都有矛盾。我平时在学校有什么事情一般都不和爸妈说的,我都是默默承受。之前爸妈出去工作了,妹妹想他们了就哭。我其实也想,但我从不会当着他们面哭。每次都是默默的在被子里面哭。然后,有一次晚上在被子里哭被外婆发现了。他们就嘲笑我。我最受不了他们嘲笑我。

嘲笑你?

他们笑我躲在被子里哭估计是有抑郁症。我说我也是想爸妈,只是没跟你们说。他们就不在意,不重视我说的话。还会逼我做一些事情。

逼你做什么事情?例如?

就是我想做的事都不允许我做。到了周末,我早上喜欢睡懒觉,休息一下。可外公他们就会在外面特别大声叫我起床。我不开门,他们就用心拍门。惹得我更烦就更不想起床。

还有我爷爷奶奶都有重男轻女的思想,我们两姐妹都是女孩子,妈妈就特别希望我能够争口气,考个高中,让爷爷奶奶对我们高看一眼。可是我也在认真读书,我也想考高中,但目前成绩就是提不上来。以前爸爸载着我压过一条蛇的事情我都能记得,但很多事情很多苦我从来不说,跟他们说不清。

但你什么都不说,很难受吧?何不尝试有想法多和父母说说呢?

说了他们也不理解。而且说了他们会担心,没必要给他们添麻烦。

那你有什么烦恼会不会跟同学说?听说你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很长,会找网上的朋友倾诉么?(问这个问题是因为看她每天玩手机时间特别长,担心女孩早恋,结交社会上的人。)

不会,我玩手机只喜欢看游戏,看电视剧。不喜欢和别人聊天。

很多同学会和陌生的网友聊天,因为大家都不熟,就可以敞开心扉聊。而且,有的会觉得这样可以找一个互相理解的“男朋友”。你没有这样想过么?

我没有这个想法,还是身边的朋友比较可靠吧。网上不是有很多被骗的么,你哪知道对方是怎样的人。老师放心,我不会早恋的。(听到这里,排除早恋可能,我悬着的心放松了大半。)

你妈妈之前读书的时候跟我打过好几个电话,了解你的学习以及生活状态,看得出来很关心你呢。你怎么会不想和妈妈沟通呢?

她什么都要管,语言总是带着损我的语气。比如有时候我洗完澡衣服还没洗,哪怕家里有别人在,她也会大声地说:XX就是懒,衣服都不知道洗,以后读高中了看怎么办! 又或者:XX你这样子高中是考不上了,以后看指望你妹妹希望估计大些。在她眼里我感觉我什么都不会。其实我衣服会洗,平时她不在家,都是我自己洗的……(之前我引导她说出自己感受后举出具体事例,她现在已经开始自己用这种形式表达了)

这时女孩已经和我交流将近半小时了,期间都是一边哭着一边说的。

(从这我了解到,女孩父母喜欢下定义式的沟通,以至他们的交流出现障碍。如果注意区分一下感受和想法。将语言改成:XX,妈妈看你衣服还没洗,放久了会不会滋生细菌,要不要及时洗掉?这样先观察再感受然后需要、请求的方式孩子会更易接受。)

那你觉得目前和父母相处的状态,你自己有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

(大概估计她内心的感受已经倾诉得差不多了,所以接下来我想引导她开始思考。)

我不该在父母批评我的时候对他们说一些难听的话。我手机应该少玩一些,电视少看一点。

父母和你相处的过程中,回想一下,有没有对你特别好的时候?

肯定有啊,虽然家里经济一般,但爸爸不管我要什么,从来都不会拒绝。妈妈每天为我做饭,照顾我。她爷爷奶奶有些重男轻女,所以他们一批评我,妈妈就会维护我。这些我都知道。包括昨天晚上,爸爸突然跪在我面前哭,我真的很难受,很不好意思。觉得对不起爸爸。可是我很多话每次想说,到了嘴边却怎么也说不出口。

老师可不可以这样理解,其实你今天这么晚还没有起床,不是赌气,是觉得不好意思,内心愧疚?

是的。

你看,其实你挺懂事的。你会害怕爸妈为你担心,而不跟爸妈说你的烦恼。你还是很爱你爸妈的,对吧?

肯定啊,怎么可能不爱。

可是你有什么不开心的事,有什么想法不和爸妈说。但你是爸妈的亲女儿,他们又怎么可能感受不到呢。但你不说出来,他们就没有办法帮助你。

也是,我之前确实没有考虑过这些。我自己什么都放在心里,也挺难受的。

想不想把和父母的关系处理得更融洽一些,要不要改变一下目前这种状态?

必须的,我很想改变。(她的语气很坚定,她的这声回答也让我感觉找到了打开她内心的钥匙。)

好。那老师和你一起来商量一下。目前只有我们两个在沟通,所以我们先从自身开始改变。先想想自己可以做什么让和父母相处更好?

(有了之前一系列的引导、铺垫,女孩自己内心的感受得以充分表达,也了解了自己的需要。同时,心情也舒缓了很多。)

我以后有什么想法可以和爸妈沟通。不应该在与父母有矛盾时,说一些不好的话,伤害他们。每次因为我赖床不吃早餐,惹爸妈生气,从明天开始我就早点起来。我其实挺想考高中的,为了自己,也为了给父母争口气。上次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在班上二十几名,一二中估计希望不大,三中努力一下还是有希望的,我可以把这个作为我的目标……

……

之后我们还聊了很久。我顺着这个话题和她一起分析了她的学习情况,并提出了几点建议。并告诉她,趁着年少,应该多把经历放在学习上,多学知识,开拓自己的眼界。这样自己就不会每天把情绪囿于一些细小的事情上。


后来,我提前让女孩把内心想跟父母说的话跟我说一遍。让她用我做了某事(观察),我感到XX(感受),是因为XXX(需要)。请某人XXX,好吗?(请求)的形式表达。

然后到客厅把女孩刚跟我说的话简单跟其父母说了一下。也让其母亲用我做了某事(观察),我感到XX(感受),是因为XXX(需要)。请某人XXX,好吗?(请求)的语言来表达内容。让家长明白:在与孩子沟通时,如果我们通过批评来提出主张,人们的反应常常是申辩或反击。反之,如果我们能用先表达感受再说出自己需要(或请求)的方式,对方就较有可能作出积极的反应。

随后,我把女孩父母也叫进了卧室。女孩跟父母道了歉,并说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表示希望父母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给她指出来,但不要语气尖锐。父母也告诉她,不管她怎样的态度,都是他们的最爱的女儿。他们生气并不是赖床对父母态度不好,而且担心她的身体。正在长身体的年纪,不按时吃饭,又天天熬夜作息不规律,担心身体机能遭受破坏。有时候父母可能语言激烈了点,但没有半点讽刺或拿你开玩笑的意思。只是以为会给你一些刺激激励一下你,没想到最后却伤害了你……

望着他们一家人聊着聊着,笑着落泪了。窗外阳光斜射进来,突然觉得好温暖。这时,女孩突然说有点饿,想吃饭了。听到这话。女孩妈妈高兴极了,并妈妈执意要留我吃饭。可我觉得这样温馨的画面也许久违了吧,还是留给他们单独享受比较好。找个理由,赶忙回家了。

回家后,女孩妈妈给我发了一个视频,女孩在和爸爸打羽毛球。满脸笑容,青春洋溢!

也许这次的沟通不能完全帮助女孩一家更好的学会沟通,改变女孩的状态。但一件值得做的事情即使做得不怎么样也是值得的!


那天晚上,我也一直在思考:

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定要多读书!多读读有益处自己成长的书!沟通是一门学问,沟通能力可能直接影响着生活质感。

女孩如果能多丰盈一下自己的思想,也许就不会被囿于很多细小的事情,完全被情绪掌控。如果自己有坚定的奋斗目标,心有远方,即使有再多不愉快,也不会允许自己两三点睡觉,下午一两点起床。父母关注一下孩子的需求,不是一味的下判断,也许对教育会更有引导运用。

关于沟通,应该所有人都是学生。如果说暴力沟通是一种病,可能人人都是患者。不是大声呵斥互相对骂的沟通才是暴力沟通,有一些看似平静的对话,其实充满了暴力,只是说者完全无意识到这是个问题。

但几种典型的暴力沟通我们可以避免:

1. 对他人妄作评价,给他人贴标签,甚至做道德评价。常见的对话如“你很懒”、“他脾气很差”、“你学习很差,不聪明”等。

2. 与别人进行比较。典型的对话是“你看看隔壁的汪同学学习多认真”、“小明为什么这么听话”等。

3. 逃避推卸责任。典型的对话是”我也是为你好,我没有伤害你的意思。我需要过激,纯粹是为了激励你“”我不得不这么做“等。

4. 要求,命令,居高临下,强人所难。典型对话是”把垃圾倒一下“、”你这孩子……“、”别废话,干就是了“等。

非暴力沟通的四要素我们可以记住:

1. 观察。强调实事求是,讲事实,把看到的知道的做过的,如实表达,不加任何评论。有位哲学家说”不加评论的观察,是人类智力的最高形式“,要入脑。举个反例,”他经常迟到“这句话,是评论,不是观察,正确的观察是”上周他迟到了3天“。

2. 感受。表达自己的情感,表达对方的情感,注意不要与”评价、想法“相混淆。正确的例子”我有些失望“、”你看起来有些生气“,错误地例子”我觉得你看不起我“。

3. 需要。第2条的”感受“,底层逻辑是因为我们有对应的”需要“。换句话说,是“需要”产生了“感受”。比如由于你的“需要”是“被尊重”,由于对方当众用一个很伤人的绰号称呼了你,所以产生了你的“感受”是“生气”。

4. 请求。沟通中尽量明确、具体、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请求(注意不是命令),而不要羞于启齿,或者表达得很模糊。错误案例“请你给我一点自由”,不够明确具体,正确表达应该是“我希望你以后不要查看我的日记,好吗?”。

一句话总结非暴力沟通模式:

某人做了某事(观察),某人感到XX(感受),是因为XXX(需要)。某人是否愿意XXX?(请求)

上面的“某人”,可以是对方,也可以是自己。

《非暴力沟通》一书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值得反复去阅读、推敲、实践。之前看第一遍时一头雾水,仔仔细细看了第二遍才有一些感悟。如果老师都能用非暴力方式沟通,相信我们的工作会快乐很多,我们的学生也会快乐很多。我们都快乐地工作和学习,效果也一定会更好。如果我们的家长能够使用中这种沟通方式,跟孩子的矛盾就会少很多,教育也会更有效果。如果我们的孩子们从这个时候开始练习这种沟通方式,相信可以规避很多心理问题和人际交往问题。

这篇文章仅记录了自己的阅读实践历程,有点冗长、有点凌乱。暂存于此,以后再慢慢学、慢慢悟。

【教育随笔】《非暴力沟通》实践记录_第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教育随笔】《非暴力沟通》实践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