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论教育

      老子的道德经对于我们来说是一部国学,而这部著作对于我们当代家长来说,它能否给我们也指出一条教育的明路呢?我个人认为是可以的,但让它成为明路之前,我们得重新调整一下我们的思维,让它不设框架来进行思考。关于这篇文章我是一直想写出来,只碍于心里总有阻挠,在我的心思里阻的是我的思,我的心却总让我蠢蠢欲动地敲击键盘。毕竟讲经论典总是会招来别人的非议与论断,当然让思维活跃的方式也是很重要的,就是让自己的理解通过文章传播出来,这样倒是能让自己更加清晰自己的理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在教育孩子的过程里,其实是有道理可寻的。那么这是怎么样的道理呢?这个道理到底是可说还是不可说呢?先说它可说吧!如何教育?该怎么做我们可说,这是技术也是方法,技术是可传播的,方法是可分享的;那不可说的是什么呢?不可说的部分需要去意会,不可说的部分是我们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是不是就一定是恒定不变的呢?当然不是,因为不同类型的孩子我们不能用同样的技术和方法,到底是什么能统领我们作为家长该如何去教育和帮助孩子呢?此道存在于这个道里面,而这条道是寻常的道还是恒定的道呢?我想这条道既寻常又不恒定,它随着我们面对的对象而改变,所以不变应万变,万变是不变!那么这条道就是在变化中去寻找合适我们孩子所适应的自然规律,顺应他本来的特质,遵循他的天赋特点而去辅助他,但不要干涉他的天然特点。在这个章节里,我觉得讲的更多的是看事物的角度和心态。作为家长,最被牵引的就是这个有和无的心,他今天考了98分,还有2分就100了;他今天考了58分,怎么不认真点到60分就及格了。时而我还会听到一些家长提出很可笑的问题,问我说可不可以打孩子?该不该打孩子?甚至有的还会拿出《圣经》的话语来说鞭打孩子是需要的!在这里我和你解释一下我对管教孩子的看法:首先我不认可打孩子是最好的管教方法,或者孩子说不听就采取这个方法来管教,当我们做到一个中心成为最受孩子欢迎的人,你不需要通过打来管教,打一般是情商比较低的家长惯用的方法;除了打有的家长还会采取条件交换或者达不到条件收回条件交换的方法,这些都是无益处的方法。那么要怎么做呢?所谓管教就是在事情还没发生之前家长是有提前预知的,也就是说孩子是知道要承受自然后果的,那么按照约定好的方式进行相应的处理,这是理性沟通后的自然后果,也就是因果关系,彼此认可那么你可以惩罚,仅仅惩罚基于在这个条件下。但当今的孩子,惩罚(打)其实没有效果,如果真要一个孩子能悔改需要有两点:1.用你的爱去包围他;2从他的心出发做这份教育,心在前,技巧走后,让他悔过。

      今天作为家长,之所以痛苦,苦的在于你的心里渴望有“有”,心的渴望常因有对比心,而这个对比心就是家长对于“有”的理解,那么“有”的理解是什么呢?别人“有”我要“有”啊,大流就是这样!缺乏思考“有”的目的是什么?仅仅家长只是想孩子当下取得100分?这100分就是让你心情愉悦的吗?我建议家长们往更高的层次去思考你最希望让孩子拥有的是什么?这个问题我问过一些家长,大体收到的答复是我希望他健康,快乐成长……这两句基本每个家长都会这么说,可是在现实中,你是让他快乐吗?可你的孩子认为学习很痛苦,很讨厌呀!所以说回归自己的初心,找到你的初心时刻记住它,你才不会被你想要的“有”所捆绑,那么你要得简单,你得到的就简单,你的心就会满足!为什么孩子会讨厌学习?那是因为你把学习变成痛苦不堪的事!学习就是自我提升,它是可以很快乐进行的,你可以让他爱上学习,苦于你不懂如何让他快乐学习,所以就有了“学海无涯苦作舟”,快乐学习的一个中心是让学习变成对于孩子有价值的事情,教会孩子通过学习去寻找“真相”,但大多国人都不知道要去找什么真相,所以生命变成无趣的循环,如果你想要找到你的信仰,你就得去寻找“真相”,生命的真相!

      我说到这里,有的家长就会反驳说要在这个社会生存,也不是说健康快乐就好的,还需要有别的!是的,我让你找回初心是要你体会到满足,这个满足能带你走更远,不信的话你可以接着听我分析,当你有一颗满足的心,你容易看到事物好的一面,好的一面大多容易看到孩子天赋那一面,你看到他好的一面,你就不容易训斥他,他在的那个空间里就比较舒展,这个好处无形就能帮助你在他青春期的时候你可以更好地和他对话,这个对话就很关键了。往往在教育里家长多数看到的是眼前。眼前的意思是孩子当下所做的事情,例如他是否拖拉完成作业?他是否整天玩手机,玩游戏……?这些事情都是眼前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是家长有一个价值观是如果小事情做不好,那么还指望以后其它大事情能做好?所以当下的很多事情家长就非常关注:是否洗澡了?是否洗手了?是否做好功课?是否背好单词?……另外一方面就是家长常常用大人的眼光来看待孩子的行为,经常说这个事情本来就是这样的,你怎么能这样做呢?有的家长会觉得孩子喜欢的东西,说的话很幼稚,没什么用处,所以当孩子喋喋不休地和家长说话的时候,家长会让孩子去做他认为更有意义的事情。为什么我会讲这个例子呢?我想让家长们思考一下,我们能和孩子相处的时间到底有多少?3岁前的陪伴,陪玩,陪吃,陪睡,之后就开始读幼儿园,下课回家,周末休息可以陪,但越来越多的兴趣班充斥着孩子的生活,英孚,华尔街,跆拳道,钢琴课,绘画课……有的家长还沾沾自喜地说花在兴趣班上的钱可真不便宜,我决不让孩子在课后的时间浪费,我把他的时间都运用上了,这样他就没有时间可以玩又能学些有益处的东西。学完兴趣班就到下午了,回家吃个饭洗洗就要睡觉了,时间滴答滴答地渡过,这样的“合理”安排时间真有益处吗?!我想说的是孩子的创造力就是这样被我们一点一点破坏,通过知识将他们的创意,创造力禁锢,慢慢的他的头脑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条条框框,这并不利于他们去天马行空去想来想去,去发现他想发现的。我只能说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无可厚非,但确实我们作为家长得研究一下这个方法是否妥当?!大多家长教给孩子的是社会的现实,却没带孩子去看世界,甚至放眼去看宇宙。当你看了世界,了解了宇宙,你将知道你所做的一切是多么可笑,只是没有目的的去占用时间!我在这里说的不是学习课外班不好,我只是想给大家一个思维是我们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我说的这个问题不单纯是问家长孩子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更多地是引发家长去思考,到底我们养儿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养儿防老吗?是因为别人这样所以我们也一代又一代吗?是时候我们该好好想想我们为什么养儿了?

      “养儿防老”这是我从我父母那里听到的,这也代表着他们那一代的价值观,别人养儿我们也养儿,养儿了为了老了就和儿女一起,由儿女照顾。缺乏思维力的国人总是喜欢跟风,别人怎样似乎自己就该怎样?好像完全不用去思考自己生命的价值,也不会思考如何去创建生命,那这样的生命有何意义?这叫行尸走肉不是吗?养儿为的是通过他来体验自己,多数人还没生孩子的时候他很难看到另外的一个自己,当生了孩子,将会发现孩子也有自己的思想,才懂得了什么为心疼?什么为珍爱?什么叫做对抗?等……这些感受只为了让你在为人的时候通过教养他而完善你自己,完善你自己如何带领,完善自己对道德的理解,完善自己对道德的做法。可惜大多数人都不能身心合一,说一套,做一套,云云众生却在这个迷糊的轮回因果里不停地重复,多少人为了不让自己的利益受到损害,却做了伤害他人的事情,把“我心”放到最重,所以就衍生出了养儿防老,“我心”重就衍生出有条件的爱,有条件的爱既是我爱你,但是你要做好……爱变成条件交换,常见的有“你听话,妈妈等下就带你去买金拱门!”“如果你完成我要你做的这个事情,爸爸奖你1万块钱!”,为何会这样?因为你把他看成是你的,他是属于你的,所以你得为他负责,他的所有事情似乎都和你有关系,深深细思他到底和你有没有关系?到底你们是连带关系?还是独立个体?在生命的里,你死他不一定死吧?那么这就不属于连带,属于独立的个体!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在这句话里该怎么理解“有”和“无”呢?打个比方:我们认识动物的过程里,我们去研究它,观察它,最后我们衍生了生物学,把动植物都罗列在里面,它形成了一个学科,那么这就是从“无”到“有”的过程。在我们还没有生物学之前,动物本身就存在,这就好比“无”,它在生物学还没有之前就存在着,这也就是生物学的前端,开始之前的存在。而生物学就是这一学科以后细分的前身,我们创造了它的名字,随着学科研究的深入,生物学深入的知识就是生物学的衍生。那么在家庭教育里头,到底什么是“无”?什么是“有”呢?我个人认为家庭教育的这个学科或者技术里面,最开始其实并没有,有的是什么呢?有的是我们要如何带好孩子,那带好孩子的源头是什么呢?这个源头是爱,我们想为孩子表达这一份爱。就因为这份爱,后面衍生了教养孩子,因为想要孩子更好,所以就有了期望,有了对比,有了要求,然后就一直循环往复追求下去。在这里我不是表达前面的期望,对比,要求不好,我在这里并没有放入判断,只是做了一点推理,这个推理也是不够全面的。只是为了解释这个章节如何带入家庭教育。我们如果用“无”的状态,既是源头的思维来思考问题,那么是不是会放下很多的偏执?就如对事物了解的起初,初心只是做研究和了解或者认知,那么看事物是不是就更加客观,既然是起初的了解,那么接纳度是不是就可以提高?但试问多少人却因为部分而忽略目的?在亲密关系中是否如此呢?“有”之心常常带领着自己,“有”心是什么呢?就是一份“我要”,我要你听我的;我要我说的就是对的;我要你按照我的思路来;“我心”重就会执,执意,执念就是这么产生的,那种非要不可常常让我们眼光只着重于眼前,“我要”会让你看不到对方的优点,“我要”会让你看到对方没有按照自己的的想法所发生的种种,如果我们能用“无”的心来接纳一切,在“有”里面时刻给到自己一个部分里面思考,在这个部分里去思考自己与对方,同时这个思考时刻处在变化中,在原有自己的观念里时刻以“有”的心态去审查自己,这样就能帮助我们时常做到换位思考,越多辩证对我们越有利。所以老子的思维还是值得我们细细思考,把它运用到生活里,工作中,那么心态就会平静,越平静对我们自己越有利,你看是这样吗?

                                              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论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