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分之一读书笔记

本想在四月初交上一篇读书笔记,总结一下第一季度的读书成果,只是有一本大部头的书未能如期读完,终于翻过最后一页时,四月已近尾声。不想放弃这个想法,于是还是有了以下总结。三个月被称为一个季度,四个月应该叫什么呢?一年度过了三分之一,权且称为我的三分之一读书笔记吧。

三分之一读书笔记_第1张图片
读.jpg

今年为自己设立了一个小的阅读规则:要将文学社科类书籍与思维训练和科普类书籍穿插阅读,意在全面发展,不偏废,不只停留在文艺的世界。

四个月共读了以下八本书:

  1. 《月亮和六便士》
  2. 《如何阅读一本书》
  3. 《无人生还》
  4. 《学习之道》
  5. 《刀锋上的救赎》
  6.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7. 《文学回忆录》
  8. 《清醒思考的艺术》

平均一个月两本书的速度不太值得炫耀。虽说读书不能只看数量,毕竟有的篇幅长,有的篇幅短,有些需要细阅,有些浏览即可。但总数的规模亦是考察阅读情况的维度之一。看着豆瓣上标记了519本“想读”,就知道自己只是迈出了多么细微的一步。

怎样才算是“读完”了一本书呢?或引发感触,或激扬灵感,或增长知识,或锻炼心智,或丰富人生……为了让记忆和思索与书本有所联系和重叠,让书籍在生命中的印刻更清晰和深入一些,简记八本书的读书笔记如下:

《月亮和六便士》

经典名著。毛姆的文字在平淡中挥洒恣意,夹叙夹议,风格独特。

就这本书所传达的主题,我已写过一篇名叫《月亮还是那个月亮》的简短的读后感。其中未提到的而自己觉得有趣的部分,在这里谈谈。

主人公斯特里克兰对于画画这件事的偏执,除了天赋的驱使,还有沟通的需要。斯特里克兰不擅言谈,断断续续的干瘪词句难以传达他波澜起伏的内心感受,画画,是他在寻找一个出口,是孤独且无人理解的情况下发出的怒吼。写作的人应该也有类似的体会。毛姆将这种微妙的感觉用以下一段话表达得淋漓尽致:

“我们每个人都孤独地生活在世界上,谁都被囚禁在一座铁塔里,只能凭一些符号与人交流。但这些符号并没有共同的价值,所以它们的意义模糊不定。我们可怜地想把心灵的珍宝传递给别人,但他们却无力接受。因此我们只能踽踽独行,虽然紧挨着,却并不真正在一起,既无法了解别人,也不被别人所了解。我们就像身在异国他乡的陌生人,对他们的语言知之甚少,想表达那些美妙而深刻的事物,只能局限于会话指南上一点平庸的词句。我们的大脑充满了奇想,却只会说‘花匠的姑姑有把雨伞在屋里’。”

就像我们刚开始学习一门外语时的感受一样,虽然大脑可以达致深度的思考,词句的捉襟见肘却限制了我们的表达。人类天性里无法压抑向宇宙和生命提问,向世界和生活表达,表达的愿望格外强烈时,有了原始人的壁画,纤夫的号子,和各民族多姿多彩的舞蹈。

总归要寻得一个出口的,哪怕是斯特里克兰这样对家庭、爱情、他人看法、生活舒适度等等凡俗种种满不在乎的人。

《如何阅读一本书》

一本得到了许多意见领袖推荐的阅读指导书,是真的以一种严谨的剖析方式,正襟危坐地看待阅读这件事。在读此书时可以训练我们抛却成见和思维定式,学着不去像小孩子一样吵嚷着“我知道”,把自己谦逊地置于安静的一角,这才体会到本书的奥妙。虽说翻译腔或多或少地让这本书显得有些啰嗦,但其核心理念还是十分实用。拥有系统、工具和方法论,就如同行者有了地图、指南针和登山杖,让我们不再盲目碰壁,而是能够找到清晰的方向,更有效率地达成目标。成长的过程仿佛就是由依赖直觉多一点变为依赖理性多一点,而理性又驯化着直觉,让直觉也变得更为可靠。

这本书使我领会到,在急着翻开书页就想要从头读到尾之前,先带着问题,激活思考,而不仅仅停留在对讯息和阅读量的机械追求之上。要有选择地阅读,阅读超越自身头脑的书,这样才能使心智成长。

“一本好书能教你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读得更好,还更懂得生命。你变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识。”

《无人生还》

第二次阅读“阿婆”的书,第一次是经典的《东方快车谋杀案》。《无人生还》更多地侧重于心理描写和恐怖氛围的营造,配上小士兵的童谣,比起一般凶杀案多了几分阴森可怖。十个心事各异的被邀请者性格特征鲜明,简洁的语句只三两下描摹,就能立起一种形象。每个人物的死亡都激起一个小的高潮,整个故事最后又能自圆其说,足见阿婆的深厚功力。

对于小说的喜爱有时是非常主观的,相较而言个人倒是更喜欢《东方快车谋杀案》的层层推进。当然,两本书都值得一读,亦都属经典之作。

《学习之道》

教你如何提升学习效率的一本书,特别之处在于方法并非空穴来风或只基于个人经验,而是有一定的理论和科学基础。全文深入浅出,给出了许多实例和比喻,便于理解。如果大学时读到可能会更加受益,不过,现在也不算晚。作者的背景颇为特别,先是学习俄语,当兵服役,后读了几个学位,成为了教授。相比之下,我们一味求稳求安全的发展路径显得有点乏味。

书中重点提到培养学习习惯、构建知识体系、提升记忆力、对抗拖延症等内容,还有一些考试和解题的小技巧。

在多个学习方法和技巧当中,作者最看重“回想”。回想使我们与学习的材料产生更深刻的联系,植入记忆,加深理解。用心回想是学习过程中最好的刻意练习方式,胜过纯粹的重复阅读和机械的抄写。这也是学生时代优等生的秘密武器,口到,眼到,更要心到。

给我启示很大的方法是考试和工作时的由难入简法。理解了大脑的专注模式与发散模式,再读到这个方法,才理解了为什么高中时的班主任叮嘱大家发下语文卷子先看作文题,再开始答卷——激发大脑的后台悄悄运转;也有点后悔没能在上次求职参加笔试时分配好时间和精力,先做难题,再做有把握的题。工作和生活上也一样,每天都先做最困难的那一件事,效率会高很多,心情也会变得愉悦。

《刀锋上的救赎》

去年在室友的推荐下看了《白夜追凶》,被潘粤明演技折服的同时也对于原作者指纹产生了兴趣,于是找来这本以赵馨诚和韩彬为主角的小说。读至一多半,感觉有点小失望,就没有继续了。

不知是自己习惯了欧美和日本的推理小说,还是本土的推理小说依然火候欠奉,从《设局》、《坏小孩》到《清明上河图密码》,再到此番《刀锋上的救赎》,障眼法不够高明,角色性格待丰富,不足以让人完全投入和享受。

《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

一本急救扫盲书。读完最核心的感受是健康之宝贵和生命之脆弱。部分案例单看作者的文字描述已觉得心口无力,不忍卒读,因而也更加敬重和佩服面对血淋淋现实的急救医生们。从小孩子经历的案例中,亦深深体会到为人父母、将孩子养育成人的不易。中国的急救设施和国人的急救意识都严重不足,读一读这样的书,有备无患。

应对猝死和昏迷,学会心肺复苏法,把握黄金时间,正确对患者进行急救。

减少猝死和疾病的可能,平时要改善饮食结构,少油、少盐、少糖,忌久坐,多运动,贵在坚持。

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

《文学回忆录》

今年到目前为止最钟爱的一本书,是陈丹青在纽约参加木心的文学课程时留下的笔记。以好奇心捧起,一进入,就正襟危坐起来,再看,便对木心先生五体投地。庆幸这本笔记的存在,能让人掩卷深思,心里重复着:“真好啊,真好啊”。

忘记是怎么知道木心先生的了,可能是他的《从前慢》忽然火起来的时候吧。大学时曾在图书馆试着翻过他的《西班牙三棵树》和《云雀叫了一整天》,没太读得进去。此番读《文学回忆录》,被他的阅读量、文史哲功底和思考深度所折服。读这本书,像是在听这位睿智的老者将散落在文学史间的故事娓娓道来,将颗颗珍珠串联在一起。他毫无顾忌地分享着最个人的阅读体验,称孔子为“一个庸俗的高级知识分子”,热爱尼采,也批评尼采。从古至今,从希腊文学到阿拉伯文学,他似乎无所不知,无所不晓。跟木心先生一比,感觉自己所知所思,还太浅太少。

陈丹青先生的后记也写得很好。感谢他能将笔记出版,让广大读者也能一窥昔日文学课的风采。他的作用,恰如帮助卡夫卡留下手稿并出版的那位朋友。

“这本书,不是世界文学史,而是,那么多那么多文学家,渐次围拢,照亮了那个照亮他们的人。”

《清醒思考的艺术》

一本列出了各种思维谬误的小册子,例如沉没成本、马后炮、光环效应、锚定效应等等,有助于对照并时时提醒自己,不要轻易陷入大脑的思维陷阱当中。许多内容在大学的经济和市场营销课上有接触过,听辩论赛和阅读时亦有所积累,本书算是一个比较集中而简洁的总结,值得读过后在生活中保持警醒。

三分之一读书笔记_第2张图片
read.jpg

想不到比读书更幸福而惬意的事了,继续去读,去思考,然后,记录下智慧的成长和内心的满足。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分之一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