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点读书第七讲

悲悯自愈项目

慈悲心鲜见于大多数受害者的成长环境中,有意识的培养则更为稀少。儿时受虐者不习惯自我悲悯,他们更习惯自我评判和否定,忽略自身的需求。

自我悲悯需要一定的过程和练习。从自我悲悯的角度看待自己需要长年累月,持之以恒的练习。如果你还没有准备好,那就不要强迫自己。


29自我悲悯的障碍

认为自我悲悯既自我放纵,承认自己的痛苦和遭遇就是“自怨自艾”或是“博得他人的同情”。

我们一直被灌输要走出逆境,一路向前的观念。企图否认或弱化自己遭遇的人,最后都会发现伪装和所谓的朝前看,只会引发健康问题,让人承受压力,对别人的痛苦和遭遇也变得难以容忍,他们认为:“如果我能够克服,那么你也可以。”

自怜与自我悲悯的区别: 自怜,觉得自己很痛苦,很可悲,很无助,陷入恶性循环。自我悲悯, 验证自己的情感经历,承认自己的遭遇,并情有可原。

程刃,困难会给我们带来前行的动力。


30担心自己变得软弱,懒惰或自私

没有人能一直不犯错,那些试图事事都完美的人在很多时候只会觉得自己是一个失败者。承认处境或任务的困难,鼓励自己,认可自己的进度与表现远比责怪自己不够完美,更有效果。

自我悲悯,不是自私自利,不是简单的等同于偏爱自己。

在与那些经历更悲惨的人相比后,他们认为自己没有权利抱怨。事实上,肯定会有人比你的遭遇更悲惨,可这并不意味着你就不应该花时间认可自己的遭遇。


31归咎自己

怪罪自己,会让受害者误以为能够阻止虐待的发生。

羞耻感会让人一蹶不振,,我们应该竭尽全力避免羞耻感。人们总想掌控一切,因为可控才有安全感,而我们的社会又一项推崇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做命运的主人。当 出现问题时,我们会因素手无策,而觉得羞愧。成为受害者,让我们觉得很无助,进而感受到羞辱和羞耻,为了抵御这种羞耻感和无助感,我们宁可将受害归咎于自己。


32拒绝承认自己的遭遇

不承认痛苦的存在,我们就无法继续前行,否认是一种强大且有效的防御机制。 它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能让你在最艰难的时刻活下去。但另一方面否认这一行为本身又可能伤害到你。

童年时期遭受过虐待的人善于为施虐者找借口,从而弱化被伤害的程度,甚至否认虐待的存在。

练习: 从不同的角度看待自己的童年。用第三者的叙述法让你从完全不同的视角看待自己的童年。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点读书第七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