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成长》:情商最重要?思维模式才重要!

都说情商比智商更重要,情商往往决定一个人到底能走多远,但卡罗尔·德韦克的专著《终身成长》告诉我们:思维模式才重要!你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还是成长型思维模式决定你能否取得真正且持久的成功。因为任何技能都是能够通过努力、通过学习获得,包括社交情感技能。你的能力恰如你的思维模式:只要想变,就能改变。

可能会有固定型思维模式者说,我就是不擅长人际交往,怎么努力也不受欢迎。不!那只是你没找到合适的方法,或者你努力还不够。你需要比“交际达人”付出不止双倍的努力。

就像钱伟长先生,当初进清华大学,物理只考了5分,但他凭借振兴中华的信念、超于常人的努力,最终成为有名的科学家。

你要相信,只要有一个人能做好,你就能做好。

这本书中,具有颠覆性的观念很多,给我启发最大的是“教育”和“婚姻”这两方面。

01教育

很多人会说,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及时夸奖,增强他的自信心和前进动力。那你是不是经常这样夸奖呢?“你学得真快!你真聪明!”“考得不错!这方面你很有天赋!”“你真棒!你只花了一点时间就拿到了A!”......作者告诉我们,如果你喜欢称赞孩子的智力,短期内确实能给他带来愉悦感,但长此以往,很可能会起反效果。孩子会越来越害怕困难和挑战,会担心自己变得不聪明了。

正确的做法是,我们要更多地夸奖他们为此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做出的选择。如此,他们才能享受努力的过程,不断进步,而不是沦为赞美的奴隶。

另外,当孩子失败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只需要不断打气呢?“我相信你有足够的能力,只是这次没发挥好,下次一定能赢!”“孩子,我认为你是最棒的!”“这次是裁判的不公平让你丢掉了本来属于你的荣誉。”……这种做法只能暂时防止孩子失望、沮丧,但对他长远的发展并不利。

更好的做法是,及时教导孩子,给他一点建设性的批评。重点在于,提供建设性意见,而不是单纯的批评。例如孩子此次考试成绩退步许多,很多看起来很简单的题都做错了,你可以说:“孩子,你这次考试不太理想啊,你愿意给妈妈说说失误在哪里、以后可以怎么做吗?”

而且,如果孩子很在意别人的评判,你还可以引导他不要给自己贴标签,争取做得更好就是了。作者讲了一个很生动的案例:14岁的菲利普和父亲一起做手工时,不小心把钉子撒得满地都是。他内疚地看着父亲:“天呐,我太笨手笨脚了。”父亲:“我们把钉子撒了的时候,不该说这样的话。”他:“那应该怎么说?”父亲:“你应该说,钉子撒了――我要把它们捡起来!”他:“就这样?”父亲:“就这样。”他:“谢谢,爸爸。”

越是固定型思维的孩子,越在意别人的评判。他们觉得自己的个人能力时时刻刻都在被人衡量,所以更看重结果和成绩。现实中,大多孩子倾向于固定型思维,这也是我们的教育环境所导致,因为很多老师和家长都还属于固定型思维者,又如何培养出成长型思维的孩子呢?

02婚姻

婚姻关系也是同样的道理。如果你还活在童话故事里,只相信“缘分天注定”,相信“需要为其努力的婚姻,说明注定不属于你”,或者总想把对方改造成自己理想的模样,那你的婚姻迟早会出现问题。

结婚一年后,我和老公就由甜蜜期进入磨合期,尤其是生完孩子后,矛盾越来越多。我希望他为这个家庭多做点事,多承担点责任。他则希望多点个人时间,希望有空继续他的游戏爱好。他对我越来越不耐烦,经常是我才说完上句,他就开始抬杠,一副完全不愿听你说的样子。我们小吵不断。我很是苦恼。

读完这本书,我试着让自己静下心来回想,为何我们没法好好沟通,是不是我忽略了他真正的感受?

一次,无意间打开了电脑桌面的记事本,发现上面存了一篇他写的日记,文字间流动着无法排遣的伤感。他认为我总是在对他“挑刺”,怀疑他在我心中的位置。

我有些震惊:“难道他怀疑我不爱他?!”说实话,有时候我的想法确实会陷入极端。他偶尔表现出的“咸鱼”心态让我失望透顶,感觉他不是孩子的好榜样。气急败坏的时候,甚至想过离开他。但冷静下来,我知道自己还是爱着他的,只是对他的一些缺点无法接受。他肯定也感觉到了!

再回溯他对我讲述过的童年经验,我似乎发现了问题的根源所在。强势、严厉又不会表达爱的父母会让他感觉自己的声音不被人重视,自己没有人爱。所以我越唠叨,他越不想听。

或许我该抱抱他、听听他的心声了!我知道要由“磨合期”升华到“和谐期”,需要一个持续、漫长的过程。因为我自己也是在类似的原生家庭长大的,我也有类似的“心魔”,我有时会表现出强势、追求完美。我不改变、不迈出第一步的话,又怎能指望他成长,指望我们的婚姻关系越来越牢固呢?

正如“拆书帮创始人”赵周所说:“如果你真看懂了这本书,你会说,我要成长为有成长型思维的人,然后,一点一点影响我身边人的成长型思维。那将是你给自己和在乎的人的最好礼物。”

你可能感兴趣的:(《终身成长》:情商最重要?思维模式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