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笔记|刘慈欣《纤维》

这篇很轻快,让我在被窝里咯咯笑出了声。

几个地球人碰面,却连许多最基本的问题也达不成共识。地球是黄色的?地球有三个卫星?两个人手拉手在海边上,沙滩上会投下6个影子?木星已经不存在?角斗场是在美国?罗马人全无男子气概?四加一等于十?周武灵王发明了计算机?计算机的原理是在竹片上打眼来进行运算?

这些听起来匪夷所思的事情发生在一个黄色的地球上。平行宇宙在小说中被称为“纤维”。在不同的纤维里,地球可以是灰色的,深紫色,深灰色的,粉色的。它们重力不同,历史不同,数学不同,甚至科学的表现形式也不同。这些萍水相逢的地球人来自临近的纤维,所以世界比较相似,虽然可以互相交流,但仍然有巨大的差异。

这篇短篇的背景是纤维的科学已经发展到了超光速航行时代。偶尔误入别的纤维的航行者们需要来到纤维中转站进行登记,再回到自己的来处。几位地球人碰面的过程,在这篇小说中的表现形式是一段段充满黑人问号的有趣谈话。他们都觉得自己住的那个星球叫做地球,而别人的地球很荒谬。他们认为自己纤维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理所当然,所以每个人都觉得别人纤维中的事物都古怪极了。他们甚至觉得“我”是没有上过学,才会说出“地球是蓝色的”这种胡话。这才有了最基本的问题也达不成共识的情况出现。

更有意思的是,这几位迷航的远行者从纤维中转站获得了一个球形纪念品,叫做纤维镜。把球上的导线一接,各自回家后就可以看到其他纤维的景象。原理是人们做出决定时会相应地在对应的纤维里产生另一个我。“我”在纤维中转站遇到的那位可爱的姑娘爱上了“我”,于是她带了一个“我”回到了她的粉红色的地球,而且与那个我恩恩爱爱了几十年。而真正的“我”则回到属于自己的蓝色地球,从纤维镜中看到粉色地球上他和那姑娘的恋爱。

故事很短,只是那个纤维时代的一个小插曲。但平行宇宙是一个有趣的设定。这群人鸡同鸭讲的场景和现在不同国家的人见面时的有些谈话非常地相似。我想起我的德国室友看到我用米煮粥非常奇怪,因为欧洲人只用燕麦煮粥,而我觉得米粥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又或者我在炒干锅包菜的底料时,黑胡椒、蒜片、干辣椒一下锅爆香,巴基斯坦室友惊恐地从卧室出来,问我是不是在炒大麻。在澳洲遇到过很多这样鸡同鸭讲的场合,所以读这篇小说的时候相当有代入感,读起来觉得他们叽叽喳喳各自辩护的样子非常有趣。

静静
2019.7.8

你可能感兴趣的:(阅读笔记|刘慈欣《纤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