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瓷的自残

故宫博物馆国家一级文物宋代哥窑的代表作品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发生了受损,碎成了几块。本人孤陋寡闻,还是第一次听说这种文物,且通过媒体对事件的密集关注,开始稍有了解。不知大家是否也是一样? 宋瓷久处深宫,公众并不了解,伊不堪寂寞,遂自残,摔成六瓣,以期公众关注。不在沉默中灭亡,就在沉默中摔碎。

一些博物馆在大众教育上是缺位的,作为实在太少。在促进公众对瓷器的认识上,不要说马未都,恐怕周杰伦都比故宫贡献大。但博物馆不应该只是珍藏宝贝的保险柜,更应是展现文化传承的橱窗,是另类的学堂。当我们走进展厅时,这些文物应该能够给我们提供直观而有效的教育。博物馆、美术馆都应该是教育基地。电影《本地色彩》(Local Color)中,年轻画家小约翰·特里亚受一位俄国画家的影响,认识了艺术的真谛,此后他没有去上正规学校,而是在博物馆里完成了他的教育。

或许这是一部电影,说明不了什么问题,但是我们再看一个例子:我的一个好友、青少年作家理查德·查瑞特写了一部关于中国的小说。我问他是不是去过中国,他说从来没有去过,而是去大英博物馆的中国馆泡了整整三天,在此基础上“认识”了中国。这种认识兴许不及读千卷书行万里路,但理查德的例子也从一个侧面告诉我们:博物馆能有效而快捷地让观众了解展品,了解展品背后的故事或时代。

 在美国,我们去一个地方,总喜欢去逛一下当地比较有特色的博物馆。华盛顿是逛博物馆的天堂,那边博物馆甚至都是免费,但愿美国这次债务危机之后的削减开支中,不要把这种公众福利给削减掉。上个月我们去了一趟纽约,和几位同学聚会。我们都有自己的孩子,我们各自家庭都把参观博物馆当成了纽约游的重点。纽约城有一种 “城市联票”(citypass),鼓励游客在有限的时间内多去参观几家博物馆。我们带着孩子,去了自然历史博物馆和现代艺术博物馆。在现代艺术博物馆里,我们见识了梵高那幅著名的《星空》,这对于在学校里参加过“见识大师”课外活动的孩子们来说,能见到这种真家伙,大家印象都很深刻。在这些博物馆里,我们看到老师带着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在这里参观学习。

对观众来说,逛博物馆是一种很好的教育,但守着一屋子宝贝的博物馆也不完全是“酒香不怕巷子深”,靠着自己对于某些文物的垄断地位而脱离民众。我注意到,大部分博物馆为了做好教育工作,会花费很多心思对展览精心设计。很多博物馆会考虑各年龄段的特点,设计针对性的展览。俄克拉荷马的历史博物馆里,为了介绍牛仔给牲口身上打烙印(branding)这种民俗,博物馆内有专门的游戏,让小孩子将牲口身上烙印的符号和它们代表的含义配对,配对了,你就会听到用本地俗语讲述的反馈,十分有趣。

一些小型的博物馆、纪念馆,存在的大部分意义几乎就是教育。几年前我住在西弗吉尼亚,去参观过作家赛珍珠的故居纪念馆。该纪念馆是在西弗吉尼亚一个很小但是也很优美的地方,叫希斯波罗,是一个小镇。我是开了四五个小时的车,在山里七绕八绕才找到。我后来和该博物馆几位管理人员成了好友,与其交往颇多。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该纪念馆的主要服务对象是附近学区的中小学生。学区的老师常参加故居管理委员会的各项经营管理活动。博物馆申办的各种活动和基金项目,几乎无一例外地和当地中小学结合在一起。如果不去拓展教育活动,博物馆几乎会失去存在的意义。而通过教育活动,纪念馆会让一个逝去的人物,留下活的文化传承来。

博物馆等文化部门让人了解文化传承,需通过教育来实现。希望国内的博物馆,不要等出了展品失窃、题词题错、文物损坏这种坏事的时侯,才能让观众被动受一下教育。能否把自己从一个文物的聚宝盆,慢慢变作文化的播种机之一呢?
 
原载于《河北青年报》2011年8月4日
 
]

上图为F4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的Starry Night原作前
下图为大屠杀纪念馆主动发给公众的邮件,邮件上能看到博物馆利用多种渠道,如Youtube, Facebook, Twitter等,让公众了解博物馆要宣扬的一切

你可能感兴趣的:(自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