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每日一读154

《论语》述而篇第七6

【原文】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大意】孔子说:“立志行道,谨守诸德,不违背仁,游习大六艺”

【一点启示】人生会有太多不同的遭遇,但是,无论如何都要增进自己的道德修养,有余力加强文化科学技术的学习,亦可基于此增加道德修养的提高。从自身做起,重视人伦道德,并进而敦亲睦邻,促进社区的和谐安宁,进行而社会太平。

【浅谈】

(1)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孔子文化的精华,这也是其所教授的中心思想内容。更是其教育的目的,立己立人都是这四点。同《泰伯》篇“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2)志于道,立志高远,希望学生像老师夫子一样,如老子、如周公,尧舜禹汤,最终达至道的境界,同时又活在当下,在人间行正道,行大道。天道高远,距离常人理解认知程度远;人道尔,夫子教育贴近现实、贴近生活,因才施教,浅显易懂。首先解决人们自身的问题,从当下开始,直到最高深天地万物的学问。夫子不谈玄论道,而是平实可亲,循循善诱。当然不只讲人道,亦讲天道。其天道思想都在《易经·系传》里。

(3)读夫子在《系传》所言,他绝对懂天道,天道渺远,属于形而上的哲学思想。比如究竟有没有神的存在?生命的起源和意义是什么?宇宙是如何形成的?渺远,不是指空间距离,而是人的认知能力与层次。

(4)志于道,而不是仅志于买房、买车,赚钱等外在物质层面,这太单薄。这样的人生会非常痛苦。无论最终物质志向达到还是没有达到,都会觉得无聊。

(5)据于德,既道生德畜,天人合一。道虽高远,但要从为人处事的行为规范、平时修养做起。据,凭借。德者得也,有好的修养品德,便是德,得到了果报。思想志于道,行为依据德行,才能让自己的行为、思想更有秩序和指引,有底线、有追求。夫子一切的教化都是为了让弟子们,让今天的你我据于德行。

(6)依于仁,《易经》云,仁有体有用,仁的体是内心的修养,所谓性命之学、心性之学,这是内在的。其用于外在,是爱人爱物,其出发点是依傍于仁。仁即是道与德的发挥表现,是具体方法。仁者爱人,修身齐家治国安民平天下,从一己扩充至服务天下。

(7)由以上,才能游于艺。六艺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大六艺包括诗、书、礼、乐、易、春秋。包括政治、哲学、教育、科学、社会所有文化,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广泛涉猎。从以上看出,艺决不是狭隘的知识,包括精神思想,生活准绳。做一个有趣、有德,活生生的人。是真学问,是安身立命的大学问,以上四点切记要均衡发展。

(8)今人四求:志于钱财,据于法规,依于手段,游于手机。颓废的生活,颓废的人生,这种人生并没有因为放纵而快乐,幸福感真的很低。

(9)立大志,立于道;据底限,据于德;依于仁,仁者无敌;游于艺,亦专亦博。这是夫子对自己学生,也是对我们今天诵习经典每一位的要求。

(10)这四点其实和老子讲的“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一脉相承。道生,所以志于道;德畜,所以据于德;依于仁,所以仁物而形,物之外显于仁;游于艺,势成,洋洋洒洒,广泛涉猎,大势成已。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每日一读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