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5-22 线上课堂笔记整理

长颈鹿有三个特点,高反应慢,心脏大。这三个特点可以巧妙的运用到我们的沟通当中。心大,遇事不计较;反应慢,不觉得什么事都会对自己有伤害,再加上它站得高、看得远,不会对眼前的小事斤斤计较。那我们在沟通的过程中就要学习长颈鹿的沟通方式,观察、感受、需要、请求。长颈鹿式沟通的第一个方法就是观察。

观察就是只讲事实,不加入评判。那把我们看到和听到的东西准确的描述出来,也就是说,当我们听到或者是看到什么的时候,我们应该先讲出事实,而不是先表达观点。很多人在沟通时一开始就陷入了困境。是因为表达不是描述事实,而是带有评判的色彩。比如说,孩子犯了一个小错误,妈妈指责他说:“你总是这么不小心!” “你总是这么笨!”再比如说,丈夫下班回来晚了,妻子一上来就抱怨说,“你怎么从来都不能准时回家?” “你怎么从来都不关心我!”等等。在我们的沟通还没开始之前,直接加入了评判的色彩,对方心里会不会舒服的。没有人喜欢被别人贴标签,因为贴标签是不尊重别人的一种表现。所以当我们给孩子贴上“”你总是这么笨!” “你总是这么不小心!”的标签时,就很容易把孩子催眠成一个真正的“笨孩子”,同时也容易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同样,当我们给爱人贴上“你真不可理喻”的标签时,往往就是把对方放在了自己的对立面,一些本不该发生的矛盾就会因此而发生了。所以在沟通前呢,我们不要评判,不要贴标签,而是要把我们看到的和听到的事实讲出来。

接下来是长颈鹿法则第二步,叫感受。

比如说,“我觉得很难过。”,“我感到很失落。”,“我很担心。”等等,这些都是我们的切身感受和体会。相比批评和指责,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容易让人接受。但遗憾的是,我们常常在表达感受时夹杂了太多的个人情绪。当我们在担心、焦虑、无助、委屈和失望的真实感受下,本能地加进一些不良的情绪(如怨恨,暴怒等等),这时候体现出来的就不是我们的真实感受了,而沟通就有可能因为我们的这些不实的表达而陷入困境。比如,你发现孩子最近经常玩手机或者是看电视,此时家长的真实感受是担心他的学业。但是我们在表达这种担心的时候,却把愤怒的情绪加了进来。也就是说,有的时候我们忘记了描述事实,而是加入了评判。“你怎么又这样,都说过你多少次了!”这时候孩子听到这句话以后会怎样?或许他原本也想改正,却找不到正确的方法,或者是因为想要休息而没有及时的学习。听到我们这样说,他的委屈很可能会转化成愤怒。

那运用长颈鹿法则,家长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先平静的告诉孩子我们看到的事实。比方说,“这个星期你连续五天晚上看手机超过一个小时了。”然后再委婉的表达出我们对他的担心,就是希望他能改变。此时,孩子多半会尝试着去理解我们对他的担心。彼此敞开了心扉,沟通就会顺畅很多。在沟通的过程中表达出真实的感受非常的重要。那么哪一些是真实的感受,哪些又不是真实的感受呢?这需要我们进行仔细的分辨。生活中常有很多人觉得自己是表达了感受。但事实上,有一些情况表达的并不是感受。比如我们经常会说,“我觉得你让我很生气。”这句话中,我们所表达出来的不是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很生气,而是对方这个人让我们很生气,这就不是真实的感受。真实的感受是,当时发生的事情让我们心里不舒服。再比如说表达辛苦的时候,我们经常会说,“我觉得我最近很辛苦。”这样的表述也不是我们的真实感受,是我们的个人想法。再比如说失恋时,我们会说“我感觉自己被抛弃了。”失恋后真实的感受应该是伤心或者难过。所以“被抛弃”不是一种感受,是自己想象的一个状态。为什么在沟通中表达出我们自己的真实感受非常重要呢?因为我们的感受背后潜藏着我们的需求。不把感受表达出来,我们的需求就不会被挖掘出来。

这也是长颈鹿法则的第三步,叫做找到需求。

所以我们第三步就是要讲出自己的需求。这里千万不要觉得别人就应该懂自己,应该明白自己现在的情绪。我们自己都不能完全明白自己,怎么能要求别人懂自己呢,对吧?所以我们要告诉别人,你有这样的感受,背后是什么需求没有被满足。

如果运用长颈鹿沟通法可以怎样表达我们的需求呢?妻子:最近这一周你有五天都10点之后回家了(不加入评判,只描述事实),我感到很无聊(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希望你早点回家多陪陪我(表达需求)这样的情况下,对方更容易体谅我们内心的需求,更容易接受我们的建议。

那最后一步就是请求了

什么是可执行的请求?因为请求是由可执行的,也有不可执行的。比如说妻子对丈夫说:“你要一辈子都听我的话,我说什么都是对的。”那面对妻子的这个请求,丈夫一定很苦恼,因为从本质上来说,这是一个难以做到的请求。那再比如说家长对孩子说:“你以后机灵点儿行吗?”,“你以后勤快点儿好吗?”,“你能从现在开始记住饭前要洗手吗?”当这些话说出来以后,已经不再是请求了,而变成了一种有压迫感的要求,这种要求往往让对方觉得背上了沉重的包袱。那什么是可执行的请求呢?比方说,我们想让孩子养成饭前洗手的习惯,可以这样说:“你愿不愿意跟我一起想想办法,怎样才能记住饭前要洗手呢?”这远比“你能从现在开始记住饭前要洗手吗?”这种说法好的多,因为这是一个当下就可以达成的目标,而且达成之后孩子是没有负担的,因为这是他跟你一起想办法去解决的问题。当我们能够把事情变成一个可执行的,有操作性的,而且不具有特别大的攻击性,没有特别多贬低意味的请求的时候,整个沟通过程就会顺畅很多。所以长颈鹿法则就是陈述事实-表达感受-说出需求-提出请求。提请求的时候,我们说的越具体越好,能量越大,对方会明白他需要做什么,答应我们请求的可能性会越大。

当我们被情绪绑架的时候,是杏仁核在掌控大脑,这时候只顾着发泄情绪。杏仁核一旦发作,那我们说什么都没用了…那怎么办呢?刻意练习沟通力跟骑车一样是一个可以习得的技能。我们要在理性占主导的时候,通过大量的练习,练习长颈鹿法则,练习非暴力沟通。练习够多,直到这套语言体系已经进入了我们的潜意识,再也不用理性去调动它的时候,我们也就真正做到了不管何时何地何事,都能做到沟通顺畅。为什么我会这么说呢?因为我自己就走过了这样的道路。从一开始的暴力沟通,到现在大部分时候都能做到非暴力沟通,其中的关键就在于我们在30天的沟通力训练营,以小组为单位,和其他书友不停的练习,学习,讨论,然后才有今天非暴力沟通的平和。我能做到,你也可以!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5-22 线上课堂笔记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