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厥论

《气厥论》是春秋战国时期编写的一篇中医学论。本篇是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互相移传而发生的各种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以为患多端;另一方面也说明了脏腑之间有密切的联系,脏腑有病,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变。

作品名称

气厥论

作品别名

素问·气厥论

创作年代

春秋战国

作品出处

《黄帝内经·素问》

文学体裁

论文

出处与篇名解

文章出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素问》,即《素问·气厥论》第三十七篇。

【篇名解】

厥,逆也、气逆也。本篇论述脏腑气逆所致的寒热相移各种病症,如痈肿、狂、鬲消、水、惊、衄、柔痓、肠澼、尿血等,故名篇。正如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所云:“末有‘故得之气厥也’,则凡寒热相移,皆气逆使然,故名篇。”

吴昆《素问吴注》:“厥,逆也。气不顺其常道,转相移并,逆而为患也。”

张介宾《类经十五卷·疾病类四十六》:“厥者,气逆也。此总结一篇之义,皆由气逆所致。”

张志聪《素问集注》:“邪在脏腑气分,故外内相乘,则为寒热之往来;脏腑相移,则为寒热之气厥,此在气而不在经,故篇名《气厥论》。”

高士宗《素问直解》:“五脏六腑,主十二经脉,一气运行,环转不息。脏腑不和则气厥,气厥则寒热相移。寒热相移,此皆得之气厥,故帝问寒热相移,伯举而论之,终言得之气厥也。”

李经纬、邓铁涛《中医大辞典》:“厥者,逆也。本篇讨论寒热相移,皆由气逆所致,故名。内容讨论寒热之气在脏腑之间相移传化而发生的病变,它一方面说明寒热之气厥逆,可演变为种种疾病;另一方面又说明人是一个有机整体,一脏有病,可影响其他脏腑。”

本章要点

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①者何?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肝移寒于心,狂隔中。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鸣濯濯②,如囊里浆水之病也。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肝移热于心,则死。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③。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④。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⑤。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胆移热于脑,则辛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⑥瞑目。故得之气厥也。[1]

注释

①相移:互相转移、转变。

②濯濯:水流动的声音。

③鬲消:指热消膈间,久为消渴病变。

④柔痓:主要症状是牙关紧闭,角弓反张。

⑤食亦:症状为多食但无力消瘦。

⑥衄蔑:指鼻中出血。[1]

译文

黄帝问道:五脏六腑的寒热互相转移的情况是怎样的?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痓。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若再患肠游,便易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散,成为伏瘕,或为痔疮。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日久可致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

你可能感兴趣的:(气厥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