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传》读后感

一开始读,觉得有一种调侃流露于行间;再往后读,感觉作者平实的叙述中好像在揭示国民的劣性,再往后就更复杂了,于是就去了解了作者萧红,了解此书的创作背景。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的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苦难与坎坷中。然而她却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世俗,经历了反叛、觉醒、抗争和一次次与命运搏击。作者在写完《呼兰河传》两年后去世,葬于香港的潜水湾。

        作者写了她记忆中的家长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美丽、人们的善良与愚昧。开始读时有轻松感,然而越读下去一点一点沉重起来。可是,仍然有美,即使这美有点病态。

      前四章,作者以画家笔墨描绘出呼兰河的风俗人情画面,可谓多姿多彩,生动自然,纯朴清新,一种别样的美。“天空是灰色的……而且整天飞着清雪。人们走起路来是快的,嘴里边的呼吸,一遇着严寒好像冒着烟似的,七匹马拉着辆大车,在旷野上成串的一辆挨着一辆地跑,打着灯笼,甩着大辫鞭子,……这批人马在冰天雪地里边竟热气滕滕的了。”多么典型得东北小镇,多么有意境!

      大泥坑子、卖麻花的、买豆腐的、跳大神、放河灯、野台子戏、逛庙会、祖父的后园,玫瑰花、狗尾草、火烧云……读吧,小镇的童年生活历历在目。“拉大锯,拉大锯,姥爷门口唱大戏,接姑娘,唤女婿,小外孙也要去。”听,有趣的童年歌谣,自然洒脱。

      特别欣赏作者的语言风格。感受语言中的机智幽默。绝不会因为一个个情景有趣而欢笑,即使有笑也是沉重的,凄凉的,含着眼泪的。既同情老百姓的不幸,又原谅他们的麻木。

        最喜欢“祖父的后园子”,有诗一般的意境、情调。

        和上书,《呼兰河传》…….如诗、如画、如歌!

你可能感兴趣的:(《呼兰河传》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