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 SLAM 十四讲 —— 第十二讲 回环检测

视觉 SLAM 十四讲 —— 第十二讲 回环检测

回环检测概述

回环检测的意义

前面我们已经介绍过了:前端提供特征点的提取和轨迹、地图的初值,而后端负责对这所有的数据进行优化。然而,如果像 VO 那样仅考虑相邻时间上的关联,那么,之前产生的误差将不可避免地累计到下一个时刻,使得整个 SLAM 会出现累积误差。长期估计的结果将不可靠,或者说,我们无法构建全局一致的轨迹和地图。
虽然后端能够估计最大后验误差,但所谓“好模型架不住烂数据”,只有相邻关键帧数据时,我们能做的事情并不很多,也无从消除累积误差。但是,回环检测模块,能够给出除了相邻帧之外的,一些时隔更加久远的约束:这是因为我们察觉到相机经过了同一个地方,采集到了相似的数据。而回环检测的关键,就是如何有效地检测出相机经过同一个地方这件事。如果我们能够成功地检测这件事,就可以为后端的 Pose Graph 提供更多的有效数据,使之得到更好的估计,特别是得到一个全局一致(Global Consistent)的估计。

回环检测对于 SLAM 系统意义重大。它关系到我们估计的轨迹和地图在长时间下的正确性。甚至在某些时候,我们把仅有前端和局部后端的系统称为VO,而把带有回环检测和全局后端的称为 SLAM。

方法

最简单的方式就是对任意两张图像都做一遍特征匹配,根据正确匹配的数量确定哪两个图像存在关联——这确实是一种朴素且有效的思想。缺点在于,我们盲目地假设了“任意两个图像都可能存在回环”,使得要检测的数量实在太大。

上面说的朴素思路都过于粗糙。尽管随机检测在有些实现中确实有用,但我们至少希望有一个“哪处可能出现回环”的预计,才好不那么盲目地去检测。这样的方式大体分为两种思路:基于里程计的几何关系(Odometry based),或基于外观(Appearance based)。

基于几何关系是说,当我们发现当前相机运动到了之前的某个位置附近时,检测它们有没有回环关系——这自然是一种直观的想法,但是由于累积误差的存在,我们往往没法正确地发现“运动到了之前的某个位置附近”这件事实,回环检测也无从谈起。因此,这
种做法在逻辑上存在一点问题,因为回环检测的目标在于发现“相机回到之前位置”的事实,从而消除累计误差。而基于几何关系的做法假设了“相机回到之前位置附近”,才能检测回环。这是有倒果为因的嫌疑的,因而也无法在累计误差较大时工作。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外观的。它和前端后端的估计都无关,仅根据两张图像的相似性确定回环检测关系。这种做法摆脱了累计误差,使回环检测模块成为 SLAM 系统中一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当然前端可以为它提供特征点)。自 21 世纪初被提出以来,基于外观的回环检测方式能够有效地在不同场景下工作,成为了视觉 SLAM 中主流的做法。在基于外观的回环检测算法中,核心问题是如何计算图像间的相似性。

同时由于以下两点的存在

  • 首先,前面也说过,像素灰度是一种不稳定的测量值,它严重受环境光照和相机曝光的影响。
  • 当相机视角发生少量变化时,即使每个物体的光度不变,它们的像素也会在图像中发生位移,造成一个很大的差异值。

由于这两种情况的存在,实际当中,即使对于非常相似的图像,    也会经常得到一个(不符合实际的)很大的值。由此引出感知偏差(Perceptual Aliasing)和感知变异(Perceptual Variability)两个概念。

准确率和召回率

在 SLAM 中,我们对准确率要求更高,而对召回率则相对宽容一些。由于假阳性的(检测结果是而实际不是的)回环将在后端的 Pose Graph 中添加根本错误的边,有些时候会导致优化算法给出完全错误的结果。而相比之下,召回率低一些,则顶多有部
分的回环没有被检测到,地图可能受一些累积误差的影响——然而仅需一两次回环就可以完全消除它们了。所以说在选择回环检测算法时,我们更倾向于把参数设置地更严格一些,或者在检测之后再加上回环验证的步骤。

词袋模型

既然直接用两张图像相减的方式不够好,那么我们需要一种更加可靠的方式。结合前面几章的内容,一种直观的思路是:为何不像 VO 那样特征点来做回环检测呢?和 VO 一样,我们对两个图像的特征点进行匹配,只要匹配数量大于一定值,就认为出现了回环。

词袋,也就是 Bag-of-Words(BoW),目的是用“图像上有哪几种特征”来描述一个图像。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确定“人、车、狗”等概念——对应于 BoW 中的“单词”(Word),许多单词放在一起,组成了“字典”(Dictionary)。
  2. 确定一张图像中,出现了哪些在字典中定义的概念——我们用单词出现的情况(或直方图)描述整张图像。这就把一个图像转换成了一个向量的描述。
  3. 比较上一步中的描述的相似程度。

通过字典和单词,只需一个向量就可以描述整张图像了。该向量描述的是“图像是否含有某类特征”的信息,比单纯的灰度值更加稳定。又因为描述向量说的是“是否出现”,而不管它们“在哪儿出现”,所以与物体的空间位置和排列顺序无关,因此在相机发生少量运动时,只要物体仍在视野中出现,我们就仍然保证描述向量不发生变化。基于这种特性,我们称它为Bag-of-Words 而不是什么 List-of-Words,强调的是 Words 的有无,而无关其顺序。因此,可以说字典类似于单词的一个集合。

接下来的问题就是构建字典和评价两张图片词袋的相似性。

字典

字典的结构

按照前面的介绍,字典由很多单词组成,而每一个单词代表了一个概念。一个单词与一个单独的特征点不同,它不是从单个图像上提取出来的,而是某一类特征的组合。所以,字典生成问题类似于一个聚类(Clustering)问题。

首先,假设我们对大量的图像提取了特征点,比如说有   个。现在,我们想找一个有   个单词的字典,每个单词可以看作局部相邻特征点的集合,应该怎么做呢?这可以用经典的 K-means(K 均值)算法解决。根据 K-means,我们可以把已经提取的大量特征点聚类成一个含有   个单词的字典了。现在的问题,变为如何根据图像中某个特征点,查找字典中相应的单词?

仍然有朴素的思想:只要和每个单词进行比对,取最相似的那个就可以了嘛——这当然是简单有效的做法。然而,考虑到字典的通用性,我们通常会使用一个较大规模的字典,以保证当前使用环境中的图像特征都曾在字典里出现过,或至少有相近的表达。

这里有很多数据结构能够用来急速查找过程(Fabmap,Chou-Liu tree)。这里使用一种 k 叉树来表达字典。它的思路很简单,类似于层次聚类,是 k-means 的直接扩展。假定我们有   个特征点,希望构建一个深度为  ,每次分叉为 k 的树。

视觉 SLAM 十四讲 —— 第十二讲 回环检测_第1张图片

实际上,最终我们仍在叶子层构建了单词,而树结构中的中间节点仅供快速查找时使用。这样一个 k 分支,深度为 d 的树,可以容纳 k^d 个单词。另一方面,在查找某个给定特征对应的单词时,只需将它与每个中间结点的聚类中心比较(一共 d 次),即可找到最
后的单词,保证了对数级别的查找效率。

相似度计算

理论部分

在实际使用中,由于某些特性可能出现在几乎所有的图片中,这些图片本质上并没有提供太大的贡献。在文本检索中,存在存在类似问题。因此在文本检索中,常用的一种做法称为 TF-IDF(Term Frequency–Inverse Document Frequency)或译频率-逆文档频率。TF 部分的思想是,某单词在一个图像中经常出现,它的区分度就高。另一方面,IDF 的思想是,某单词在字典中出现的频率越低,则分类图像时区分度越高。

通过 TF-IDF 求得每个点的权重之后,就可以通过指定的方式计算两张图片词袋向量的距离了,这里例举 L1 范数的形式。

实验分析与评述

增加字典规模

当字典规模增加时,无关图像的相似性明显变小了。而相似的图像虽然分值也略微下降,但相对于其他图像的评分,却变得更为显著了。这说明增加字典训练样本是有益的。

相似性评分的处理

对任意两个图像,我们都能给出一个相似性评分,但是只利用这个分值的绝对大小,并不一定有很好的帮助。譬如说,有些环境的外观本来就很相似,像办公室往往有很多同款式的桌椅;另一些环境则各个地方都有很大的不同。考虑到这种情况,我们会取一个先验相似度,它表示某时刻关键帧图像与上一时刻的关键帧的相似性。然后,其他的分值都参照这个值进行归一化:

站在这个角度上,我们说:如果当前帧与之前某关键帧的相似度,超过当前帧与上一个关键帧相似度的 3 倍,就认为可能存在回环。这个步骤避免了引入绝对的相似性阈值,使得算法能够适应更多的环境。

关键帧的处理

在检测回环时,我们必须考虑到关键帧的选取。如果关键帧选得太近,那么导致两个关键帧之间的相似性过高,相比之下不容易检测出历史数据中的回环。所以从实践上说,用于回环检测的帧最好是稀疏一些,彼此之间不太相同,又能涵盖整个环境。
另一方面,如果成功检测到了回环,比如说出现在第 1 帧和第 n 帧。那么很可能第 n+1 帧, n+2 帧都会和第 1 帧构成回环。但是,确认第 1 帧和第 n 帧之间存在回环,对轨迹优化是有帮助的,但再接下去的第 n+1 帧, n+2 帧都会和第 1 帧构成回环,产生
的帮助就没那么大了,因为我们已经用之前的信息消除了累计误差,更多的回环并不会带来更多的信息。所以,我们会把“相近”的回环聚成一类,使算法不要反复地检测同一类的回环。

检测之后的验证

词袋的回环检测算法完全依赖于外观而没有利用任何的几何信息,这导致外观相似的图像容易被当成回环。并且,由于词袋不在乎单词顺序,只在意单词有无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引发感知偏差。所以,在回环检测之后,我们通常还会有一个验证步骤。

验证的方法有很多。其一是设立回环的缓存机制,认为单次检测到的回环并不足以构成良好的约束,而在一段时间中一直检测到的回环,才认为是正确的回环。这可以看成时间上的一致性检测。另一方法是空间上的一致性检测,即是对回环检测到的两个帧进行特
征匹配,估计相机的运动。然后,再把运动放到之前的 Pose Graph 中,检查与之前的估计是否有很大的出入。总之,验证部分通常是必须的,但如何实现却是见仁见智的问题。

与机器学习的关系

从词袋模型来说,它本身是一个非监督的机器学习过程——构建词典相当于对特征描述子进行聚类,而树只是对所聚的类的一个快速查找的数据结构而已。既然是聚类,结合机器学习里的知识,我们至少可以问:

  • 是否能对机器学习的图像特征进行聚类,而不是 SURF、ORB 这样的人工设计特征进行聚类?
  • 是否有更好的方式进行聚类,而不是用树结构加上 K-means 这些较朴素的方式?

结合目前机器学习的发展,二进制描述子的学习和无监督的聚类,都是很有望在深度学习框架中得以解决的问题。我们也陆续看到利用机器学习进行回环检测的工作。尽管目前词袋方法仍是主流,但我个人是相信未来深度学习方法很有希望打败这些人工设计特征
的,“传统”的机器学习方法。毕竟词袋方法在物体识别问题上已经明显不如神经网络了,而回环检测又是非常相似的一个问题。

你可能感兴趣的:(三维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