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读后感

“经验是生活的肥料,有什么经验便变成什么样的人,在沙漠里是养不出牡丹来的”。北平,在文人的笔下永远都是又爱又恨的故地,它令人着迷的不仅是那丰厚的古城底蕴,还有在这千年古韵下熏陶过的人们。民国时期的它,尤为特殊,晚清灭亡的背景,新民主初现的浪潮,西方文化的渗透,官僚势力的渐大,让这座城市,变得扭曲而压抑。对底层人民疯狂剥削的社会现象和矛盾,像一层灰黑的巨网,罩在北平人的头顶上,隔绝了所有的光。穷其一生为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奔活的祥子,数次实现了自己的梦想,可在生活的压力下,一辆一辆车来了又走,永远无法真正得到一辆属于自己的车。娶了虎妞,却难产死了,等待小福子,等到的是被卖到窑子后自杀的坟头。人情的冷暖反反复复冲击着他对生活微弱的希望。生活,为的是生和活,吃饱穿暖是生,有情有爱是活。当现实摧毁掉你所有珍惜的人和物,鞭打着你的信仰,蹂躏你的残躯时,你还能有什么去填满心中的空缺?祥子眼中的世界没有那么复杂,当心中已经绝望,灵魂就已经死亡。骗钱偷钱也好,卖人命换钱也好,在他眼中已无分别,如行尸般活着,也许于他是唯一注定的归宿。

你可能感兴趣的:(《骆驼祥子》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