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跳水法

今天我来分享一下我观察到的,年轻的辩手们常见的一些不太美观的入水姿势。

**抓住细枝末节

       很多新人喜欢在细枝末节上做文章,比如给对方正正字音,或是纠正一下对方的文字错误,比如当对方把潜(二声,阳平)力,读成了潜(三声,上声)力的时候,有的选手就迫不及待飞起来咬人了:我希望对方辩友能够明白,这个字读潜力,而不是浅力,因为潜是说……

这还是初级阶段,高级阶段就是纠正一些更有文化味的东西了。

       比如我在年轻的时候打过一场,情比金坚还是金比情坚,对方辩友认为金比情坚,举了“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诗作为佐证。我是一个贵男嘛,我一听,咦,元稹,咦,《遣悲怀》!赶紧的:“诶不对了您呐,这句诗是这么背的‘诚知此恨人人有,贫贱夫妻百事哀’,这句翻译过来叫‘我诚知死别之恨世间人人都有,但咱们共苦夫妻死别更觉哀痛’,这说的可不是元稹觉得人穷了啥都不顺,您在这里用的不对……”啰啰嗦嗦,但只给了评委一个信息:反方辩友用错了一个诗句。

       但这个信息能论证什么呢?能拆解对方论点么?不能,因为缺乏了物质基础的婚姻确实不好过这也是常识,这句诗被误用是有被误用的道理的,对方的确可以通过这么一句诗引起观众评委的共鸣。这个时候揪着用错了本义不放,只能是耽误时间,还给人拎不清的感觉。

       对方的文字或者常识错误不该抓吗?该!不能抓吗?能!但一切的前提必须是你能够从他的错误引申到你自己的论点。

        比如这时候我能加深一句——所以我同样想给对方辩友念念这句诗,告诉您,纵然环境再艰苦,元稹在怀念起他的妻子的时候依然真情流露悲从中来不能自已,这就告诉我们,超越金钱的爱情,确实是存在的,感谢对方辩友为我们提供的论据——这就把焦点放在了论证之上而非是否用对了词句之上,语言效率就提升了很多,也就不再是无效发言了。

        所以新辩手一定要明白,指出对方的语言错误从来不是目的,从对方的语言错误转到对论点论据的攻击拆解,才是,毕竟这是辩论赛,不是诗词大会,考察重点不一样,玩法就不一样。但是研究词句绝对没有意义吗?倒也不是,有的时候对词句含义的理解可以决定一整场辩论的走向与胜负,但那都是后话,我们谈到的时候再说。

**巧了,我也有一个例子

       如果我们再回头看这句诗,“贫贱夫妻百事哀”,就按元稹的原意去理解,讲的是对亡妻的缅怀,那么这就能够论证情比金坚了吗?也不能的。

        这句诗只能告诉我们这样一个事实,就是生活在唐代诗人元稹,对与自己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的结发妻子,有着超乎物质的深厚情感。唐代的女性被要求对丈夫三从四德,现代女性可以吗?面对一个对自己贫贱不移的女人,我有坚超金石的感情,那对于一个嫌贫爱富的女人呢?元稹是个文青、是个才子、是个痴情种子,那人人都是元稹吗?元稹这种人占总人口比例的多少?他的故事具有多大的代表性?

        事实上,这句诗说的再好,用的再巧妙,也终归是一个例子。

例子在辩论中的意义是调味品,可以让饭更好吃,但不负责提供营养物质。

所以面对对方的举例子,比较踏实的拆解方法是将对方的例子的局限性放大出来,然后用本方所查到的数据来反驳:对不起,根据我方查到的数据,低收入家庭的离婚率是xx%,而高收入家庭的离婚率达到xx%,请问,这是不是说明了从整体角度来看,我们人类的感情实际上接受不了金钱的考验?

        这样的拆解的好处,一方面让评委完全的拒绝接受对方的例子,很好的点醒评委:调味品终究只是调味品。另一方面,也一劳永逸的绝了对方一个一个例子的举,毕竟古今中外出名的贫贱夫妻太多了,准备一下光靠举例子就能撑下来一场辩论。

        相较之下,比较错误的回应方式就是给对面讲一个杜十娘的例子对冲回去。如果双方在场上你讲一个梁祝,我讲一个陈世美,你讲一个李清照赵明诚,我讲一个司马相如卓文君,那整场辩论就会给人两个感觉:

1.      我可能走错厅了,这是坑王驾到评书专场吗?

2.      台上的这些辩手很不专业。

        这个世界上的例子是举不尽的,而单纯的一个例子又是不可能论证某个辩题的,否则那就是一个纯然的垃圾辩题,比如人一定要吃饭吗?正方认为一定,反方认为不一定。反方说,我邻居7天没吃饭,饿死了,他死前和死的时候,没有机构权威认证他不是个人,所以人不一定要吃饭。正方,卒。

        我不能说用例子对冲例子是一种全然无用的技巧和行为,因为这怎么说也是一种常规的防守方式,但我可以说单纯的对冲一定不是最有效率的拆解,而且你在场上临时想到的例子往往对冲不掉对方在场下就精心准备的例子,当你想到更好的例子的时候这个话头可能已经过去很久了,分已经失掉了。


**战术性被罚站

        很多辩手容易混淆正面回答与是否回答,在质询的时候反复劝解对方:请用是或不是来回答。

        这有意义吗?我想还是有一点的,就是如果你遇到另一个菜鸡,真的按照你的要求只回答是或者不是,那你会在这个环节取得压倒性的优势,你的质询全都是有效质询,对手非得在后面的时间再挨个给自己的队友翻案不可。

比如有一场“挫折教育与赏识教育何者更有利于中学生成长”的比赛,赏识方是这样问的:

“您觉得高中生学习需不需要学习积极性?”

“好,需要,那请问是挫折还是赞扬更能激发一个人的学习积极性?”

“好对方辩友,是不是我方赏识教育更有利于提高中学生学习积极性,更能促进中学生成长?”

        三个问题认下来,挫折方就不太好回了。当然这是被质询者真的菜才能成功的事,事实上要想反破这种套路有很多办法,初级一点的就全当对面在放屁,顾之左右而言它,也不说是也不说不是,或者就是一句不一定,拖得质询方发现时间不够了,他自然就得放弃这个问题了。

“您觉得高中生学习需不需要学习积极性?”

“我觉得不好说。”

“您告诉我需不需要就行了。”

“我真觉得说不准,有时候需要,有时候不需要。”

“那什么时候不需要?”

“抱歉,我没法用是或者不是来回答这个问题。”

        高级一点的就盯着对面怼,怎么让对面不舒服怎么来,一副一本道(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的样子。

“您觉得高中生学习需不需要学习积极性?”

“我觉得不需要。”

“呃?为什么不需要?”

“首先,根据统计,74%的高中知识通过单纯的重复就可以掌握,在剩下的26%中。又有18%的知识可以通过单纯的做题掌握,所以积极性不是高中学习的必需品;第二,衡水、毛坦厂等超级中学的例子也告诉我们,当下高考模式,学习积极性不如严格的训练重要。”

        当然这是纯粹的扯淡模式,如果要专业一点可以这么说:

“成长的关键在于学习成果的实践,空有理论积极性而全无个人的实践,学习等于空中楼阁镜花水月,这样的积极性只会让高中生事倍功半,这就是为什么有的同学一下课就缠着老师问问题,最后考试成绩还是比不过一些不怎么问问题的同学,问的勤不如问的巧,巧劲儿来自挫折、总结、提升的往复循环。”

       这样就很好的把挫折方的前提与定义讲给了评委听,让评委认识到,实践是挫折方要主打的点。而至于用所谓的“这是个常识”强行总结,就更简单了:如果都凭常识来质询,那我们不必打辩论赛了,大家凭借常识投个票出结果就完了,我们哥儿八个在这儿受什么罪呢。

        其实我不赞同这种是否质询法的原因,是这种询问法的本质是你想要提前预设对方的答案,然后给自己预设道路。但在辩论场上,你永远不知道你的对手是怎样的奇葩,你也永远不道对手会从什么角度发挥这个辩题。那么一旦你的预设体系有一环没有实现,后面的体系就统统施展不出来。

       另一方面,让我们考虑一下,被质询者死磕“不一定”固然令人厌烦,但非得得要个“是否”的质询者不同样令评委感到乏味?最后评委给这个环节打个“无效”,那是质询的输了还是被质询的输了?显然嘛,这跟质询者被对方罚了两分钟的站有什么区别,双方一句话不说,评委不也就顶多给个“无效”的评价么?

       【强行结辩:指质询方辩手完全无视被质询辩手的言语意思以及主观意志而强行以自己的理解,解释或曲解被质询方回答的行为】

你可能感兴趣的:(菲律宾跳水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