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初唐诗人之杜审言”读后感

  重拾起这本许久未翻开的书,跟随叶嘉莹先生的脚步走进唐朝,领略唐诗之美。

  叶嘉莹先生用整个生命去传承和传播她所钟爱的古典诗词。她曾说,“我平生志意,就是要把美好的诗词传给下一代人”。

  这本书以介绍唐朝不同时期诗人的故事、政治抱负、文学著作等等使读者对他们甚至辐射到唐诗都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在正式讲唐诗之前,作者对唐代以前中国诗歌的发展演进过程做了简单的回顾。从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再到后来南方产生的一种新兴诗体《楚辞》,慢慢地乐府诗兴起,从而一扫汉初诗坛的消沉……在诗歌的不断革新与发展中,唐朝理所当然成为了中国诗歌的集古今体式与南北风格的集大成的时代。

  本次分享的主角是杜审言,或许大家对他的印象仍停留在他是杜甫的祖父,出身于名门望族,是个当官儿的。的确如此,那今天我们就来学点儿不一样的!

  杜审言,字必简,其祖先最有名的一位是晋朝的杜预,曾是一位名将,平吴有功,封为当阳侯。杜审言的父亲杜依艺在巩县做县令,后迁到河南的巩县,籍贯较为复杂。关于杜审言在诗歌方面上的成就,主要体现在五言律诗上。文学批评家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唐初五律,必推杜审言为作者。”因为杜审言的诗在对偶(相对的两句要平仄相反、词性相同)之间,其句法的结构安排得十分细腻,复杂,毫不夸张的说,杜审言是初唐近体诗完成的一个重要作者,他对后来杜甫的七律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叶嘉莹先生以一首《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忽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为例,带领我们深入剖析。首联“独有宦游人,偏惊物候新”中,“独有”与“偏惊”相呼应;这里的“宦游”是指因为做官的缘故而远行在外,不能够随便探亲,强调身体上的不自由;“候”是指季节和气候,“宦游人”之“偏惊物候新”,说的是春天节物惊新,宦游人在天涯的悲哀。颔联“云霞出海曙,梅柳渡江春”,这是一个复杂的对句。“曙”是晨光,因为江苏晋陵靠近海边,所以是“海曙”;满天的云彩在朝日的映照下,变幻着丰富的色彩,这一句写的是晨光之美。“梅柳渡江春”,表达了梅花开、柳树绿、春天来的意境,两句合在一起精美而开阔,蕴含着一种“气象”。颈联“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蘋”中,何为“淑气”?正是“春至则阳生”,有春天和暖的阳气之意;“黄鸟”是黄莺,“催”“转”二字作为诗眼,使这首诗活起来。“晴光”就是日光,“蘋”是水中的一种植物;译为水面上绿色的蘋叶,随着水波的流动而摇荡,阳光就在蘋叶上闪动,在水波中反射出美丽的光影。尾联“勿闻歌古调,归思欲沾巾”,“歌”指的是吟诵一首诗,“古调”在这里指晋陵陆丞的原作;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思”念四声,它是名词,说的是你有一种情思(当它为动词时,比如思考,我们就念一声)。“归思”——我什么时候才能回到我的家乡去?于是“欲沾巾”——吟诵了你的诗,我忍不住要流下泪来,沾湿了我的巾帕。以上就是这首诗所需要表达的情感。

  回顾这首短短的五律,“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它的每一个字、句都运用得十分精妙,中间的两组对句也非常工整,这也印证了前面胡应麟所说——“杜审言是五律的作者”。

  本次对诗人杜审言的分享就到这啦,相信大家一定收获满满,我也一样。

你可能感兴趣的:(《叶嘉莹说初盛唐诗》 “初唐诗人之杜审言”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