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氏先贤传·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东汉文学家蔡文姬

蔡文姬: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首

蔡文姬

        蔡文姬(约174—239),名琰,东汉陈留郡圉县(今河南开封尉氏县或杞县)人,东汉大文学家蔡邕的女儿。蔡文姬博学能文,善诗赋,工书法,兼长辩才与音律,与卓文君、上官婉儿、李清照等,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且蔡文姬为“四大才女”之首。她家中所藏的四千卷书,在战乱中全部遗失。她凭记忆默写出其中四百篇文章,无一遗误,足见其才情之高。 

     

中国古代四大才女图

        蔡文姬的父亲蔡邕,是大文学家,也是大书法家,还精于天文数理,妙解音律,在洛阳堪称文坛领袖。终成一代雄霸之主的曹操,经常出入蔡府,向蔡邕请教,因而与蔡邕结下了深厚友情。

        蔡文姬生在这样的家庭,自小耳濡目染,博学能文,多才多艺,就是十分自然的了。据说她6岁时听父亲在大厅中弹琴,隔着墙壁就听出了父亲把第一根弦弹断的声音。其父惊讶之余,又故意将第四根弦弄断,居然又被她指出。

        她的父亲熟知汉事,着手修一部汉史,蔡文姬便立志与父亲一起续修汉书,以留名青史。可惜她生不逢时,她童年的幸福生活,她修史留名的理想,随着战乱一起幻灭了。

        她所处的时代是东汉末曹魏初,社会动荡,战乱频仍,那是一个充满血与泪的时代,是一个充满悲愤和痛苦的时代。“国家不幸诗人幸。”在哪个血与泪的时代,产生了一大批优秀诗人。他们把这血和泪、悲愤和痛苦坚忍地收藏起来,酿造出一曲曲雄浑、高亢、悲凉的时代悲歌。在这个时代合唱队伍里,有曹操、曹丕、王粲……,还有一位格外引人注目的女诗人,她就是一生饱经战乱之苦的蔡文姬。

        蔡文姬共有三次婚姻。她16岁时第一次嫁人,虽然夫妻恩爱,但好景不长,不到一年,丈夫卫仲道便因咯血而亡。因无子嗣,她只好回到娘家。在她23岁那年,对于她来说,那是祸不单行。她的父亲蔡邕冤死狱中,她本人则被入侵的匈奴掳去,被迫嫁给了匈奴左贤王,饱尝了异族生活的痛苦。在南匈奴生活的12年里,她生了两个儿子,学会了吹奏“胡笳”和一些异族语言,这为她日后创作出动人心魄的传世之作奠定了基础。

        12年后,曹操统一了北方。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得知蔡文姬流落南匈奴,因感念好友蔡邕的交情,立即派出使者,携带黄金千两,白璧一双,把她赎了回来。这就是著名的“文姬归汉”,这年她三十五岁。

       

文姬归汉

        蔡文姬“归汉”后,在曹操的安排下,嫁给了田校尉董祀。因为蔡文姬饱经离乱忧伤,时常神思恍惚,而董祀正值鼎盛年华,生得一表人才,通书史,谙音律,自视甚高,所以,起初的夫妻生活并不十分和谐。婚后第二年,董祀犯了死罪。蔡文姬不顾嫌隙,大冷天蓬首赤足来到相府求情,跪在曹操前面,言词哀酸。曹操念及与她父亲的交情,又想到她悲惨的身世,就赦免了她丈夫的罪行。董祀因感念妻子的恩德,对蔡文姬真情相待。蔡文姬过上了难得的安定生活,给董祀生育了一双儿女。

        蔡文姬虽然有了和谐的家庭,安定的生活,但仍然感伤于自己悲苦的身世。在感伤之余,她创作了《悲愤诗》二首。

        《悲愤诗》二首,一首为五言体,一首为骚体。五言体《悲愤诗》是我国诗史上,文人创作的第一首自传体的五言长篇叙事诗。这首诗以情纬事,重于感伤乱离,真实而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在汉末大动乱中的悲惨遭遇,也写出了被掠人民的血和泪。它是汉末社会动乱和人民苦难生活的实录,具有史诗的规模和悲剧的色彩。诗人的悲愤,是受难者对悲剧制造者的血泪控诉。这首诗可谓字字是血,句句是泪。

        骚体《悲愤诗》旨在抒情,首尾两节简略地叙述被俘入胡和别子归汉的经历,中间则大篇幅地描写自然风景,用以渲染诗人离乡背井的悲痛心情。在这些对景物和人情的描述中,蔡文姬极言它们与她故乡中土的差异,以此形容自己在身处与中土迥异的环境下心情之沉痛悲愤。

        蔡文姬的作品在《隋书·经籍志》中录有《蔡文姬集》一卷,但今已失传。传世现存的作品除了《悲愤诗》二首外,还有一首《胡笳十八拍》。《胡笳十八拍》是蔡文姬在归汉途中,结合自己的身世和心境写的。 

        《胡茄十八拍》是古乐府琴曲歌辞。蔡文姬在《胡笳十八拍》中,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被掳西去,胡地生子,别儿归国,重入长安。胡笳是流行于塞北和西域的一种管乐器,其音悲凉。蔡文姬用胡地的胡笳音调而创作的这首“十八拍”琴歌,无不是以深情唱之叹之,音乐哀怨惆怅,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胡茄十八拍》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汉末战乱中,她流落到南匈奴达十二年之久,身为左贤王妻,却十分思念故乡。当曹操派人接她回内地时,能回到日夜思念的中原故土,蔡文姬自然是十分高兴;但要离开两个天真无邪的儿子,她又不禁悲从中来,泪如雨下。在汉朝使者的催促下,恍惚中登车离去,在车轮辚辚的转动中,她听到了儿子们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但她又不得不离开两个孩子。诗中表现出的这种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痛苦之情,令人心碎。

        《胡茄十八拍》是感人肺腑的千古绝唱。明朝人陆时雍在《诗镜总论》中说:“蔡文姬才气英英。读《胡笳吟》,可令惊蓬坐振,沙砾自飞,真是激烈人怀抱。”

        蔡文姬在文学方面,具有很高的地位。1979年,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借用世界历代著名文学艺术家的名字,命名310座水星环形山,蔡文姬是被借用名字命名水星环形山的中国15位杰出文学艺术家之一。她的作品对后世的创作影响也很大,清代诗论家张玉谷曾作诗称赞蔡文姬,认为曹植和杜甫的五言叙事诗受到了蔡文姬的影响。蔡文姬的故事,更是广为流传,描写蔡文姬的戏剧影视作品有很多。如昆剧《蔡文姬》、京剧《文姬归汉》、电影《胡笳声声》、电视剧《曹操与蔡文姬》,等等。加上关于蔡文姬各种图书的发行,蔡文姬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历史人物。

蓝田蔡文姬纪念馆

        蔡文姬的故里有争议,河南开封的尉氏县和杞县都建有蔡文姬父女的纪念馆和一些其他纪念设施。河南杞县还建有“文姬归汉园”。陕西省蓝田县也建有蔡文姬纪念馆和蔡文姬墓。纪念馆内有《蔡文姬生平展》,详细介绍了蔡文姬的生平事迹和东汉末年社会的风土人情;收藏了有关蔡文姬文物130多件,还有现代著名书法家书丹的《胡笳十八拍》石刻。蔡文姬纪念馆和蔡文姬墓,都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21、2、28)

你可能感兴趣的:(蔡氏先贤传·中国古代“四大才女”之一、东汉文学家蔡文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