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情绪
情绪,是对一系列主观认知经验的通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以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一般认为,情绪是以个体愿望和需要为中介的一种心理活动。
一般来说,符合我们的需要和愿望,会引起积极的、肯定的情绪,相反就会引起消极的、否定的情绪。
情绪一直对我们生活影响深远,我们对情绪的认识,让我们积极改变情绪。现阶段应用功能性磁共振技术、事件相关电位技术、多导生理记录技术、生物反馈技术、眼动记录技术、认知行为实验乃至激素测量等技术手段,进行情绪评估、情绪障碍诊断及情绪调节等的研究。
二、情绪的分类
情绪分类:喜、怒、哀、忧、恐、恶、爱
基本情绪分类:快乐、悲哀、愤怒、恐惧、爱、厌恶、惊奇、期待
生活中更多的情绪不会是单一的情绪表现,更多以复合情绪表现。生活五味杂陈,情绪变化多样。各种因素的影响,影响情绪的各种变化。复杂的人生,情绪多而丰富,并且与众不同。体验不同情绪,控制各种生活,体会各种人生。
三、情绪的表现
(一)情绪的外部表现
外部表现:表情,表情包含有面部表情、姿态表情、语调表情。
1、面部表情
面部表情包含眼部表情、口部表情。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一种十分重要的语言交往方式。通过眼睛读懂一个人的内心。很多用语言无法表达的内容,通过眼睛能进行很好的传递。眼部表情的表现形式有:眉开眼笑、怒目而视、眉目传情、两眼无光、双目凝视等。
口部表情更多时候表现快乐和厌恶。口部表情:咬牙切齿、嘴角上扬、张口结舌等。
整个面部表情的结合,体现一个人的状态,心理活动内容。面部表情:瞠目结舌、目瞪口呆、笑逐颜开等
2.姿态表情
姿态表情可分成身体表情和手势表情两种。
人在不同的情绪状态下,身体姿态会发生变化。身体表情:捧腹大笑、紧缩双肩、坐立不安、笑弯了腰、战战兢兢。
手势表情用来表示情感、思想和做出指示。手势表情:振臂高呼、双手一摊、手舞足蹈等。手势表情通过学习和模仿得到。因此存在很多差异,包含民族和团体的差异,也表现了社会文化和传统习惯的不同。例如:各国军姿、军队礼仪、部队通过手势传达命令等。
3.语调表情
语调表情也是表达情绪的重要形式。语音的高低、强弱、抑扬顿挫等也是说话过程中情绪表达的手段。语调表情:声音低沉、郎朗读书声、无病呻吟等。动物对语调的表情更胜于人类。动物更多用声音的高低、强弱、长短等,向同伴或者对手表达自己。
面部表情、姿态表情和语调表情等,构成非语言交往形式,也是情绪的表达方式。语言沟通和通过情绪表现互相了解,情绪表现个人的思想、感情和态度。在许多场合下,无须使用语言,只要看看脸色、手势、动作,听听语调,就能知道对方的意图和情绪。
(二)情绪的生理唤醒
生理唤醒是情绪产生的生理反应。涉及广泛的神经结构,如中枢神经系统的脑干、中央灰质、丘脑、激素分泌系统等。
生理唤醒是一种生理的激活。不同情绪的唤醒的生理反应各不相同,表达方式也各不相同。
(三)情绪的主观体验
主观体验是对不同情绪状态的自我感受。每种情绪有不同的主观体验,它们代表不同感受。情绪的主观体验是一种主观感受,很难确定产生情绪体验的客观刺激是什么,而且不同人对同一刺激也可能产生不同的情绪。
四、情绪状态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情境的下,在特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情绪,其中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三种。
1.心境
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心境特点:平静(态度)、持久(时间)。
心境的影响因素:价值理念、处世态度、性格特征、理念、人际关系、健康状态、自然环境、生活的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等。
心境时间的影响因素:性格特征、价值理念、处世态度、理念。例如:性格开朗的人更积极乐观,性格内向的更容易耿耿于怀。
心境态度的变化的影响因素:人际关系、健康状态、自然环境、生活的顺境和逆境、成功和失败等。例如健康的恶化由积极乐观的心境转化为消极悲观的心境。
积极和消极的心境,对生活、工作、学习、健康有很大的不同影响。世界观、理想和信念决定着心境的基本倾向,对心境有着重要的调节作用。因心境持续时间有很大差别。我们应该及时发现心境的变化,注意调节心境。佛说:心中有佛,人人皆是佛;心怀慈悲,人人皆可度。这句话告诫修佛人的持久心境。长时间的读书、学习有益于培养积极的心境。
2.激情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例如:失败后的绝望、胜利后的狂喜、突发事故的恐惧等
激情特征:突发、短暂、强烈
激情常有生理变化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例如,性爱激情、兴奋激情(范进中举)、吓晕过去、大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咬牙切齿,紧握双拳等;
激情状态下人往往会产生认知降低,理智能力被抑制,自控能力减弱,人的行为失去控制,做出一些鲁莽的动作或行为。因此,个人要对在激情状态下的失控行为进行控制或者避免某些不好的激情状态。
要善于控制激情,做情绪的主人。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提高自我控制的能力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3.应激
应激是指对某些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遇到某些意外危险或突然事变时,依靠智慧和经验,迅速选择,采取行动,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就是应激状态。例如,汽车意外遇到故障,司机紧急刹车;看到发生碰撞时,紧急抱头动作等。
在应激状态下,会引起机体的一系列生物性反应,如肌肉紧张、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明显变化。适当的生物反应特征有助于适应急剧变化的刺激,提高人为应激反应能力。
五、情绪的影响因素
影响情绪的因素有:外界刺激、大脑皮层变化、下丘脑调节作用、内分泌系统的紊乱、肠胃菌群的失调等
外界刺激——颜色:不同颜色给不同的人不同的心理暗示,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
大脑皮层变化——大脑控制神经系统神经元系统,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大脑有损伤的人,更容易产生情绪反应。
下丘脑调节作用——下丘脑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和激素,控制身体改变对情绪造成影响。
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肾上腺素和皮质醇)影响心境的起伏变化,内分泌系统也协调相关症状,如抑郁症等。
肠胃菌群——肠胃细菌影响人体的营养代谢,如果消化不良,会引起情绪异常;假如人体的代谢紊乱,这些细菌会制造出硫化氢、氨等气体来毒害我们的神经,从而导致我们情绪异常,甚至做出极端行为。
六、情绪的功能性
适应性:社会法则就是优胜劣汰,适者生存。情绪是适应生存和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如遇险时产生的呼教,就是求生的一种手段。
动机性:为达到积极乐观的情绪(兴奋),导致努力尝试新活动或新事物的动机之一。
组织性:趋利避害是本能特征。人总是组织相关心理活动对积极的情绪进行协调,对消极的情绪进行破坏消除。
沟通性:人际交往之间的传递信息和沟通思想。通过情绪表达自己,也让别人通过情绪认识现在的自己。
七、情绪的控制调节
情绪不可能被完全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即实现对情绪的有效调节,情绪的调节包含事前避免、事中调节、事后移除。
事前避免提前对某种情景进行模拟,将影响情绪的事物进行有效性调节,达到对情绪的调节行为,例如对影响情绪的颜色进行调整。事中调节在事物进展中间,靠自身心理因素调整身体语言或者表情(如调整呼吸,转移注意力),达到调整内部系统(内分泌影响等)达到调整的目的。事后移除指在情绪已经发生并引起某种情绪,我们通过沟通、休息、酒精或者压抑情绪达到对情绪的调整。
情绪使我们的生活多姿多彩,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及行为。当出现不好的情绪时,加以调节,使情绪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及身体带来坏的影响。恐惧、焦虑、抑郁、嫉妒、敌意、冲动等负性情绪,是一种破坏性的情感,长期被这些情绪困扰就会导致身心疾病的发生。情绪调节的方法如下:
1.表情调节,通过面部、姿势、语调表情慢慢改变你的情绪。
2.人际调节,通过和别人的沟通、交流、求助、娱乐转移或者消除某些情绪。
3.环境调节,通过换个好的环境,调整出好心境。
4.认知调节,通过共情、换个角度看待事物,提高或改变认知来控制情绪。
5.回避引起情绪的问题,无法改变自己,又无法解决的情绪,可以先回避问题,情绪稳定后再去处理。
6.学会调节控制他人好情绪,把自己地位坐下或者放低对方的重心,进行反馈式倾听,转换场地,达到控制他人情绪的目的。
八、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是通过对情绪的认识、协调、引导、互动和控制,挖掘情绪智商,培养驾驭情绪能力,时刻有良好的情绪状态。
情绪管理的最基本形态有四种:拒绝、压抑、替代和升华。情绪不可能被消灭,但可以进行有效疏导、有效管理、适度控制。情绪的管理方式包括认知调适、合理宣泄、积极防御、理智控制、及时求助等方式。
情绪管理就是对自己的、他人的、群体的情绪的策略、组织、协调、控制。
自我情绪管理就是学会体察情绪,感受到情绪的波动。体察到情绪进行自我调控,即摆脱消极情绪和抑制情绪冲动。学会适当表达自己的情绪,适当表达必须既能表达自己,又不会引起表达对象的反感。在没有找到合适的表达对象时或者表达不能控制住情绪,以适宜的方式纾解情绪或发泄情绪。如纾解情绪或发泄情绪的方法:散步、听音乐、看电影、逛街、旅游、拳击等。纾解情绪在于给自己一个冷静期,不会对事物因为情绪造成不好的影响。发泄情绪最终的目的就是控制情绪,而不是情绪控制自己。
自我情绪管理方法:心理暗示法、注意力转移法、适度宣泄法、自我安慰法、交往调节法、情绪升华法等。
自我情绪管理能让我们掌握自我,调节心情,有效排解和缓解的心理。情绪管理能让我们心境平稳,进行有效沟通,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降低说话办事出错率,同时利于我们身心健康。
他人和群体情绪管理就是首先对他人情绪的识别,然后通过一定的策略和机制,改变环境条件、表情特征、沟通氛围、培训宣传相关思想等,使他人和群体情绪在心理活动、主观体验、表情行为等方面发生一定的变化。自我改变和引导,使他人和群体情绪的表达方式变得不同。他人和群体情绪管理的目的就是采用适当的方式在适当的情境引导他人和群体表达适当的情绪。通过他人和群体情绪的管理,让他人和群体更容易接受自己的想法,更易影响他人实现自己。做好他人情绪管理体现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