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教育》读书分享会——最美的你我

每次出门久了,回到家里,会嫌弃很多,地没有拖干净,书放的不是地方,衣服没有规整好,马桶上有污渍,餐桌上有剩饭……。每一次,我家领导总会说,唉,每次回来你得好几天不适应家里的生活,战火纷飞,活脱脱的一个怨妇,我们都不想理你,一家人你吵个遍,你都意识不到自己出问题了。

是的,我出问题了,现在我意识到了,之前我还认为他们是井底之蛙,其实我才是生活里的井底之蛙。从什么时候开始意识到自己的问题呢?从亚珂送我的《微教育》开始,我慢慢的读,让家里人起读,原来“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啊!慢慢的,我很感恩,我出差,妈和爱人在家既要看孩子还要做饭,每次归来,孩子抱着大腿搂着脖子,亲不够,叫不停,爱人温和的在旁边看着,老妈看似无意理我,其实也悄悄的坐在客厅,看我们耍。厨房里有温热的饭,茶壶里有刚刚可以喝的水,生活如此美好。

图片发自App

今天分享的有三个人,何亚珂,曾黎明,宗玲玲。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四个字的标题,原来读书读出境界了,其实可以读书相同的感觉。

图片发自App

亚珂说:见微知著

见微知著,微:隐约;著:明显。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它的实质和发展趋势。 比喻小中见大、以小见大。是的,教育在细微之处。

看她在读这本书的时候,在树上密密麻麻的标注,我们就能想到,她有多么的用功啊。我们倾慕她不俗的见解,优雅的气质,口吐莲花的智慧,在这里找到了答案。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她可以把书读厚,亦可以把书读薄,因为书已经在她的心里,随时都可以拿出来的。

亚珂从什么是微教育?教育是输入和输出;人事处”的教育;生活的智慧在于“度”;父母身教无处不在;教育是一种选择;教育在点滴积累中;微资本无处不在谈起。

每一个点都给我们深刻的启示,什么是微教育?如同人体的微循环一样,看似渺小,却无处不在,细微之处都是教育。是大中有小,小中有大的教育。

图片发自App

教育是输入和输出的。这个假期我就在不停的输入和输出,半个月的输入,每天都是头脑风暴,无论是学习的知识,还是在学习知识的路上和人的相处。输入的是白开水,我输出的就是白开水,输入的是咖啡,输出的就是咖啡。输入的是毒药,输出的就是毒药。同样,做为教师的我们,作为家长的我们,输入给孩子的是什么呢?在生活中,人人都是老师,事事都是案例,处处都是学校,需要我们有空杯心,觉察心和启发心。这样,真正达到了教育的无处不在。

图片发自App

在生活的智慧在于“度”分享中,亚珂谈起胡大平老师的一句话:“这个世界和我们没有一毛钱的关系,这个世界和我们有千丝万缕的关系”。我曾经很纠结这句话,不知道怎么理解,今天顿悟。很多事情我们都很执拗,一定要搞清楚所以然,分清楚谁对谁错。家不是讲理的地方,对和错又能怎样呢?为了爱,不存在对和错的。

教育不是一口吃个胖子的事情,需要水磨工夫。教育不是一块大石头,是一粒粒砂砾,最终聚沙成塔。第二天看不到第一天的变化,但是一年下来,变化就是不一样的。

在亚珂分享的最后,她谈到了对朱晓平老师的感恩,我们都想感恩他,他给了我们不一样的认识。之前觉得夫妻之道,母女之间还需要学习吗?回想自己的教学,就是在不停的学习,理论指导,专家指点,然后慢慢成为优秀的老师,同样生活也需要这样的指导啊。《微教育》就是指导我们修心的一本书。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曾黎明老师的分享的名字是教《爱与智慧》、他更多的是一种对微教育的实践。他把书里的内容已经融入了生活,尤其是道中心,阶段中心,梦想中心的解读和实践,我想朱晓平老师看到他的书指导处这样的家庭和孩子,也应该是欣慰的。让人感动的是为了给大家分享这本书,他把亲戚扔在饭店里,结完账,赶紧回家来给我们分享。感谢他和他的一家。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宗玲玲老师用《本盛末荣》作为分享的题目,给我很多好奇,她讲得是关于和孩子的故事。正在好奇中,她的先生坐在了视频前,我被感动到了。我想那一刻,她的孩子一定在看着她的父母在屏幕前端坐的模样,诚恳的对孩子道歉,把爱用一种温和的方式出来,孩子一定是温暖的。这是一个有爱的,向上的家。祝福他们。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谈起因为这次网络活动幕后的人。组织者冬梅在外学习,和学琴,秋梅一起串思路,然后再微信里和主持人刘芬聊流程,刘芬今天用无比温婉的主持词让我们在潺潺流水一般的主持中感受微教育的魅力。宣传的凤梅老师冬冬老师洒遍所有的网络角落,让更多的人参与,因为她们知道这是一道美味有营养的大餐。这是一种大爱。感谢我的小伙伴,因为你们,我在深夜写下这篇文章,心里满满的温暖。

你可能感兴趣的:(《微教育》读书分享会——最美的你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