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十六章,第五节)

            第十六章 排除异己崇熙宁

                        第五节 斗政敌

公元1102年十月底,赵佶命资政殿学士蔡卞为知枢密院事,蔡卞以哥哥蔡京为宰相,假装辞职,赵佶不允许。不知道曾布获知此事作何感想,当初,曾布打算提拔亲家陈祐甫为户部尚书,却被蔡京攻击任用亲属,都是宰相身份,怎么感觉做官的差距怎么这么大呢?

话说回来,后来,蔡京和蔡卞因政见不合,关系形同水火,蔡京屡次在赵佶面前攻击蔡卞,倒也出人意料。不过,结合蔡京一家几乎都被《宋史》列入奸臣传,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十二月,赵佶追赠哲宗唯一儿子赵茂为皇太子,谥号为“献愍”。

蔡京、蔡卞两兄弟占据大宋权力顶层,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打击报复,回想哲宗刚驾崩时,元祐党台谏官的轮番攻击,两人都是恨得牙根发痒,如今权力在握,元祐党的处境自然更加悲惨。特别是任伯雨,细数了蔡卞六大罪状。蔡卞焉会手软?

公元1103年正月,朝廷发配任伯雨、陈瓘、龚夬、邹浩到岭南,陈师锡、陈次升、陈祐、李深、江公望、常安民、张舜民、丰稷、马涓、张庭坚分别贬到各州,这些都是当时的发言积极分子,两兄弟深受其苦,断然不会相容!

同月,升蔡京为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位列首相,其实宰相唯蔡京一人。

三月,集英殿进士考试,礼部考官推李阶名列第一,因李阶是元祐党李深的儿子,陈瓘的外甥,考生安忱提出异议道:“假使元祐党的子弟李阶进士夺魁,朝廷如何告示天下?”

朝廷几位大佬一商议,觉得安忱言之有理,结果剥夺了李阶的荣誉,全部转赐给安忱,另外黄定等十八人,因进士策论时,议论神宗、哲宗时期方针政策,迎合元祐党人观点。赵佶亲临现场,教训他们道:“你们攻击朕的不是,倒情愿可原,神宗、哲宗有什么对不住你们的地方?”十八人全部被定为“邪等”,予以废黜!

四月,蔡京等又提出,毁除司马光、吕公著、吕大防、范纯仁、刘摯、范百禄、梁焘、郑雍、赵瞻、王岩叟等十人悬挂在景灵宫的绘像,赵佶下诏执行。

月底,又下诏毁损范祖禹编撰的《唐鉴》,以及苏洵、苏轼、苏辙、黄庭坚、秦观、冯子才、刘贡父、晁补之、张耒等人的文集。这是从精神层面打击元祐党了,真是无所不用其极。

如果说因为所处党派不同、所持观点各异而排挤对手,倒也情有可原,但蔡京的原则是,只要不顺从自己,哪怕是党派内部人员,也坚决予以打击。

比如说张商英,本是新党主要骨干,曾经积极投靠蔡京,因此提拔为副宰相,后来可能也觉得蔡京对上太谄媚,对下太跋扈了,私下几次说过:“蔡公身为辅相,为何一心想到迎合君主。”

蔡京手眼通天,获悉后,指使御史朱绂、余深等,搜出张商英祭奠司马光的悼词,说他对司马光有歌功颂德的言辞,贬为知亳州,而且张商英也被打入元祐党籍。

不久蔡京重新核定元祐党籍,总计达三百零九人,比以前增加了一百八十九人,蔡京将这些名字写在大石碑上,命全国各州郡县立碑镌刻。

各地轰轰烈烈刻碑石,西安有位叫安民的石匠,却很有思想觉悟,官府安排他镌刻,他却推辞不干,并且道:“我是个愚蠢的人,不知道立碑的意义何在?但像司马相公,海内都称赞他为人正直,如今说他奸邪,我不忍心将他的名字刻到石碑上!”

官府要惩罚他,安民哭着道:“你们强迫我做,我不敢推辞,但请不要在石碑末尾留下我这个镌刻者的名字,我害怕让后世耻笑!”

更为可笑的是,这三百零九人中,竟然有章惇、曾布等人等名字。

章惇、曾布都是新党头目,蒋之奇、黄履、杨畏、吴处厚也算等新党骨干,只是因为和蔡京政见不合,全部打入元祐党籍。

章惇、曾布、黄履等人,可以说推行继承神宗法度全力以赴,打击元祐党也不遗余力,现在自己大名和元祐党并列,不知他们心里作何感想?是觉得讽刺,还是无奈?可能兼而有之吧?


佐料:赵佶追赠赵茂为皇太子,起因是蔡京想打击邹浩。

当初,赵佶刚即位,向太后召邹浩回京任职,赵佶那时也意气风发,听说过邹浩接二连三上疏哲宗,阻止册立刘氏为皇后。很是尊敬他。

邹浩进京后,赵佶特意召见了他,并对他再三赞赏勉励,最后询问邹浩,那些奏章现在哪里?邹浩心无城府,回答道:“都烧毁了!”

邹浩退出后,将赵佶接见的经过告诉了陈瓘。陈瓘听完后,跌足道:“后患就在这里啊!到时奸人随便伪造一份,谁来辨别呀?”

蔡京打击邹浩,采取的就是陈瓘所说的手段,蔡京在伪造的奏疏里 ,捏造陈瓘说元符皇后刘氏“并未生儿子,而是杀嫔御卓氏,夺了卓氏之子即赵茂,这事可以欺瞒天下人,岂能欺天?”。

赵佶将奏疏公之于众,刘氏吓得上表谢罪,坚称邹浩血口喷人,于是邹浩被贬。

赵佶为了安慰刘氏,即追赠赵茂为献愍太子。并且在第二年(公元1103年)二月,赵佶还尊刘氏为皇太后。算是给足了刘氏面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十六章,第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