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初级研修(37/90)

亲子关系是指父母与其亲生子女、养子女或继子女间的关系,是我们每个人来到世间的第一种人际关系。可以说我们一切的人际关系无不是亲子关系的烙印。对于一个人来说,他与父母亲的关系,对于将来走出家庭后,能否与其他重要关系人发展健康的关系有决定性的影响。如果一个人在与父母的交往中学会了沟通、理解,那么他在与同学、老师、朋友、同事、上下级等的关系,也很可能会得到良好的发展。一个人孩子的社会化在很大程度上,是在亲子相互作用之中产生的,亲子关系的质量决定着社会化过程是否顺利,是否发生障碍或缺陷,也决定着社会化所可能达到的水平,

简单来说就是良好亲子关系中感受到被爱、被需要、被欣赏、被接受,奠定了孩子与他人之间良好的适应基础,家庭冷淡、无爱的孩子长大后不易相信别人,不善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而亲子关系也是在心理咨询中一类很重要的临床问题。之所以这样重要首先是因为我们中国的文化背景导致的。在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里,讲究的就是百善孝为先,父母代表着至高无上的尊贵和权力,弟子规里:“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总之父母命不可违,在我们泱泱中华传承孝道的几千年里,我们的集体潜意识中就有着这样的文化根源。所以如果你胆敢违逆父母,首先是我们的道德文化所不允许的,这样也就决定了在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中,本身就是一个极为不对等的关系。

其次我们家族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中很重要的一个部分,家族文化很少能关注到个人。我们的书籍中有很多这样的记载,家族利益远远大于个人利益,必要时,牺牲个人以成全家族利益,甚至有时候高于国家的利益。我们的历史更迭了那么多的朝代,但是家族文化却一直传承下来。这也就造成了中国式的亲子关系从老祖宗那里就是边界不清的,“老子得说了算”“你都是我生的,你有什么还得背着我?”等等一些不合理信念是根植在父母的潜意识里的。

(写到这里,自己也倒吸一口凉气,这也曾是我这个做妈妈的真实写照。)亲子关系里很多的问题孩子,比如上网成瘾、厌学、辍学、叛逆、说谎、各种行为障碍等等,这时我们要看到背后是家长的问题。但这时你告诉家长,这是你们的问题,家长们自己也清楚,但是他们除了内疚、自责甚至羞耻之外,他们缺乏的正是“power”。所以我们不谈家长的问题,我们更多的谈是家庭的问题,甚至是成长中的问题,因为成长及意味着挫折,没有挫折才是问题,承认成长的问题可以让这些问题在父母眼里常态化。

而家庭的问题实际就是关系的问题。让我们看看亲子关系的三角理论吧。在一个家庭里,有爸爸、妈妈和孩子。三者构成里三角关系,最理想的亲子三角关系是父亲、母亲、孩子两两距离相同,构成等边三角形。这个三角形是从孩子出生慢慢变化发展而来的。起初,孩子出生和母亲是共生,一直到孩子三岁前在出现自我意识以前,孩子认为自己和妈妈是一体的,孩子认为妈妈就是我,我就是妈妈,心理上的共生关系也让妈妈和孩子融为一体。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发展,当孩子从说“宝宝要吃饭,宝宝要喝水”变为“我要吃饭,我要喝水”这时候他的自我意识产生了。母子共生关系被打破,母与子开始分离,这时候父亲的加入会加速母子的分离,更快的建立等边三角形关系,可是大多数的家庭,仍然是母与子的关系较近,父亲的位置较远,此时就是锐角三角形,父亲被边缘化,和他更近的是工作等,这样的都是不健康的亲子关系。

将不健康的亲子关系转变为健康的亲子关系,就是要变锐角三角形为等边活等腰三角形。比如:让母亲离的孩子远一点,或者让父亲靠的近一点,都是可行的。但哪种更为可行呢?显然让母亲离的远,好像一般的家庭都很难做到,那就让父亲加入,离的更近一点。

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为了相聚,只有母爱是为了更好地分离,谁又能真的理解和做到?前几天我家宝贝大学开学,因为疫情原因在家里待了大半年的她,终于要回到校园,可没想到的是在我去送她进高铁站的那一刻,我的情绪也突然崩溃,整个人哭的稀里哗啦的,我自己也很惊讶,以为学了这么久的心理学,我应该做到平和,但在分离的那一刻,焦虑的还是我这个当妈的。所以实践起来真的很难。不是孩子离不开我们,更多的时候是我们这些当家长的离不开孩子,我们的共生心理还很强,我们仍然以为我们和孩子是一体的。锻炼母亲的“舍下”是个极其困难的过程,但即便是困难还是多尝试多实践。

让父亲加入亲子互动中,给孩子制造更多的和父亲接触的机会,无疑对孩子是负责的。父亲不但不能置身事外,而要积极地加入到与孩子的互动中来。有时候有的母亲会把孩子看作为自己的私人财产,不让父亲亲近,而且还不停的抱怨和指责父亲,对孩子的伤害是不言而喻的。智慧的母亲要把很多问题推给父亲去解决,由父亲去决定。给父母们个锦囊:只要孩子能做到的,坚决别替他做,只要孩子做不到的,要坚决去帮他做。

系统论认为,在系统中,任何一方的改变都会影响到系统的所有部分。所以在亲子关系这一系统中,只要我们父母改变了,必然会影响到家庭亲子关系中的每个人。

再就是学会“建墙搭桥”。建墙意味着要学会和孩子建立边界,孩子和我们是两个个体,比如你去孩子的房间,要敲敲门,得到允许后才可以进入,这也意味着对对方这个“人”的尊重,搭桥就是学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

其实归根结底亲子关系的核心是爱。是陪陪+夸夸+亲亲+抱抱,爱,就成了我们最重要的东西。这个愛,是繁体的,带有心字的爱。爱就是一种奉献,甚至是一种不顾一切的献身,一种牺牲。爱是实实在在的付出和行动。这是我们给它重新赋义。我们看到,当孩子出现了问题,做父母的呢,该吃就吃,该睡就睡,两口子该打还是打,不用说奉献和献身了,恐怕连行动,做爸爸妈妈的,都做不到。所以说孩子的问题,大多都是爱不够造成的。只要这个家有爱在流动,孩子心理状态不健康都难。爱的流动最关键的是爸爸爱妈妈,妈妈爱孩子,孩子就会健康的成长。

所以唯有爱是融化一些问题的良药。

你可能感兴趣的:(亲子关系---初级研修(37/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