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战略》解读

关于作者

约翰·刘易斯·加迪斯,著名的冷战史学家和大战略研究家,曾被《纽约时报》称作“冷战史学泰斗”,现为耶鲁大学罗伯特·A.拉韦特讲座教授。

关于本书

《论大战略》一书从2500多年前的希波战争,写到20世纪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从雄霸古地中海的罗马领袖,写到改变美洲新大陆的美国总统。文献丰富,思想深刻,既有对寓言的深度解读,也有古今中外诸多军事家的战略思想精华分析。在作者加迪斯眼中,大战略就是目标与能力能够达成一致,并根据环境的变化适时做出调整。

核心内容

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需要掌握怎样的思维方式?

第二,制定战略时需要避开哪些陷阱?

第三,成功的战略都有哪些共同点?


你好,欢迎你每天听本书。今天给你讲的这本书叫《论大战略》。

你听这个书名“论大战略”,是不是特别高大上?作者到底是谁,能够驾驭这种级别的题目呢?作者名叫约翰·刘易斯·加迪斯,是耶鲁大学的教授。他是冷战史领域的权威,曾被著名的《纽约时报》誉为“冷战史学泰斗”。要知道,冷战时期,那可是大战略家辈出的时代。人类有史以来关于战略的一切智慧,都在美苏这两个大国的争霸过程中发挥得淋漓尽致。很多超一流的战略家,比如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种人,都是在冷战时期崭露头角的。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加迪斯,作为冷战史的名家,对于战略学拥有很深的心得体会。这本《论大战略》可以说是他毕生心血的结晶,所以刚一问世,就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

你可能觉得,战略那是大人物才应该关心的事,但无论你从事什么行业,都将从这本书中有所收获,因为这本书写得特别实在,特别接地气,特别具有可操作性。就拿“战略”这个词的定义来说吧,我们经常提起这个词,但如果忽然被问到“战略究竟是什么”,我们可能很难三言两语就讲明白。今天这本书一上来就给战略提出了一个特别简明扼要的定义:“所谓战略,就是目标和能力的平衡。”说白了,就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制定目标,不断完成一个个小目标,同时提升自己的能力,不断接近那个梦想中的大目标。你可不要小看这句话,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英雄豪杰,都死于没能把握好目标和能力的平衡。比如叱咤风云的拿破仑,差点统一整个欧洲,但就是因为不自量力,率领大军远征遥远而寒冷的俄国,最终满盘皆输。拿破仑的失误,归根结底就是战略判断的失误。能够不断平衡好目标和能力的人,才算得上是当之无愧的大战略家。

道理都懂,具体该怎么做呢?怎样才能避免重蹈前人的覆辙,让自己的人生旅途更为顺利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把作者毕生的智慧传达给你:第一,要制定正确的战略,需要掌握怎样的思维方式?第二,制定战略时需要避开哪些陷阱?第三,成功的战略都有哪些共同点?

第一部分

我们先来看第一个方面,正确的战略首先表现为一种“心法”,也就是思维方式。那么这种思维方式究竟是什么呢?作者指出,每个人的心里都可能有两种人格在打架,一种叫“狐狸”人格,另一种叫“刺猬”人格。这最早出自一句古希腊谚语:“狐狸多机巧,刺猬只一招。”意思是说,狐狸很狡猾,花招很多。刺猬对付谁都只有一招,就是缩成一团。当代英国有一位著名哲学家,名叫以赛亚·伯林,他在1953年出版了一本书,书名就叫《刺猬与狐狸》。书里对那句古希腊谚语做出了引申,用它来描述两种思维的差异。所谓狐狸式思维,就是随时灵活地调整目标和策略。所谓刺猬式思维,就是始终坚持一个单一的目标,死守一个固定的原则。今天这本书的作者则认为,刺猬和狐狸,分别代表两种最基本的战略思维。刺猬的可贵之处在于做事的方向感,狐狸的可贵之处在于对环境的敏感性。只有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战略。

作者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下面来看看,如果不能平衡好狐狸和刺猬这两种思维,会有怎样的后果。一位领导者如果只有狐狸人格,缺乏刺猬人格,做事缺少方向感,那会怎么样呢?为了方便你理解,我来给你举一个中国的例子。单纯的狐狸人格,在中国历史上有一个对应的词,叫“流寇主义”。所谓流寇,就是四处流窜,打一枪换一个地方,没有清晰的目标,也没有长远的规划。中国历史上的很多农民起义军,都犯过流寇主义的错误,最典型的就是闯王李自成。李自成这个人的特点是,特别擅长对近在眼前的状况做出反应,但始终没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比如他曾经被明朝军队围困在一条狭窄的峡谷中,面临全军覆没的危险。结果他向明军诈降,走出峡谷以后,就重新反叛,逃出生天。这个时候的李自成,就和狐狸一样,诡计多端。后来李自成率军打到北京城下,眼看就可以灭掉明朝,却又做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他派人去跟崇祯皇帝谈判,说能不能把西北一带封给我,让我在那里当个诸侯王。要是你同意,我马上退兵。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李自成这种行为说明他根本没有取代明朝的计划,打到哪算哪。崇祯的反应也很有意思,他认为和反贼谈判太丢人,就没有答应。结果李自成攻破了北京城,崇祯也上吊自杀了。这个时候,李自成身上流寇主义的习性彻底暴露了。打了这么多年仗,究竟为了什么,仗打完了,又该做些什么,他完全没有规划。进了北京以后,他的军队以为大功告成,迅速腐化堕落,结果李自成在北京城只待了短短42天,就被迫离开,最后兵败被杀。李自成的悲剧说明了,一个领导者身上如果只有狐狸人格,缺少刺猬人格,没有对于方向感的把握,就很难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反过来又会如何呢?一个领导者要是只有刺猬人格,喜欢认准一条路走到黑,缺少狐狸那种对外部环境的敏感性,最后会是怎样的结果呢?作者在书里举了例子,主角是波斯帝国的皇帝薛西斯一世。

说起薛西斯一世,你可能觉得有点陌生,但他在西方可是赫赫有名,因为他曾经率领波斯大军,发动了对古希腊的战争。古希腊的各个城邦,比如雅典、斯巴达,为了自卫,组成了联军,共同对抗波斯大军。前几年有一部电影叫《斯巴达三百勇士》,讲的就是斯巴达王国的三百名士兵,为了守卫温泉关这个重要关隘,和波斯军队展开殊死搏斗,最后全部战死的故事。三百勇士当时面对的敌人,就是薛西斯一世。

从电影中可以看出,战争双方的力量对比很悬殊,波斯军队要强大得多,事实也确实如此。根据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的记载,薛西斯一世当时率领的军队高达150万人,这个数字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一些学者估计,波斯军队最多50万人,即使这样,这也是一支可怕的军事力量。那希腊联军有多少人呢?根据历史学家的考证,当时希腊联军总共有重装步兵4万人,轻装步兵7万人,加起来不过11万人。你看,兵力对比明显对波斯有利,但战争的结果却是希腊取得了胜利,薛西斯一世率领残军败将,回到波斯,不久以后,死于一场宫廷政变。为什么波斯军队明明占据优势,最后却失败了呢?薛西斯一世本人要负很大的责任。

根据现有的历史记载,薛西斯一世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他充满自信,认为自己站立在世界之巅,芸芸众生只能像蝼蚁一样,在自己面前顶礼膜拜。在这种心态下,他认为希腊联军不堪一击,希腊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战争一开始似乎的确很顺利,薛西斯一世指挥下的波斯军队节节胜利。这个时候,他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失去了敏感,也对目标和能力之间的距离失去了感知。他当时甚至说,征服了希腊以后,还要再征服整个欧洲。当时薛西斯一世身边有一位名叫阿尔达班的大臣,对战争表示了担忧。他说要率领大军穿过大片的陆地和水域,需要面临极大的风险,比如通信可能受阻,供给可能被切断,士气可能受损。但是薛西斯一世却拒绝接受劝告,最后在一场海战中被希腊联军彻底击败,这场战争以波斯帝国的失败而告终。

薛西斯一世的失败,后来又在无数历史人物的身上得到了重现。我在开头提到的拿破仑,就因为率领大军进攻沙俄,最后惨败。一度统一日本的丰臣秀吉,也曾经试图征服朝鲜和明朝,结果一败涂地。这些人物的根本问题,都在于他们身上的刺猬人格太过突出,过分执着于某个目标,而不顾自己的能力能否匹配。

总之,战略是目标和能力的平衡,领导者想要制定正确的战略,首先需要在内心平衡好“刺猬”和“狐狸”这两种思维方式。缺乏刺猬思维,就会失去方向感,找不到目标。缺乏狐狸思维,就会失去对外在环境的敏感性,做出不自量力的蠢事。这听上去很容易理解,但古往今来还是有无数英雄豪杰,平衡不好这两种人格,犯下类似的错误。这到底是为什么呢?作者指出,这是因为他们掉进了类似的陷阱。下面我们就来看看,这些陷阱究竟是什么。

第二部分

作者指出,要制定正确的战略,需要避开的第一个陷阱,叫作“迷雾”。所谓迷雾,就是未知的领域,以及未知中蕴涵的无限可能性。如果你玩过《魔兽争霸》《星际争霸》之类游戏,应该会比较熟悉一样东西,叫作“战争迷雾”,就是地图上仿佛笼罩着一层雾,你没有到达的地方,你就看不到,你不知道那里隐藏着什么。即使你没玩过类似的游戏,你在生活中也应该会有类似的感受。事情到了眼前,总有些情况不了解,让人忐忑不安。作者指出,要想制定正确的战略,首先要搞清楚,哪些条件是可以把握的,哪些条件正笼罩在迷雾之下。为此就要对当前面临的各种条件进行评估,把这些条件归纳为三大类:一是已知,二是未知,三是可能性。已知和未知都很容易理解,最难把握也最重要的,就是所谓的“可能性”。可能性意味着概率,意味着随机,它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一个事先没有预料到的可能性,如果成为了现实,就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说到这里,我再给你举一个中国的例子,这个故事发生在中日甲午战争时期。

说起甲午战争,我们都很熟悉。甲午战争中最关键的一战,是黄海海战,北洋舰队就是在这一战中败给了日本联合舰队。那么北洋舰队为什么会战败呢?你可能听说过很多原因:比如北洋舰队的军费被慈禧拿去建颐和园了,舰队没钱更新装备;再比如,北洋舰队的军官们贪污军费,炮弹没买够,打着打着就没炮弹了。这些解释都有道理,但如果我们还原一下黄海海战的全过程,就会发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这场海战中,北洋舰队根本没有最高指挥官,所有军舰都是各自为战。我们都知道,这场海战中,民族英雄邓世昌指挥自己所在的军舰撞向日本军舰“吉野”号,想要同归于尽,因为中了鱼雷,才没有成功。但你有没有想过,邓世昌为什么可以自作主张,下令和敌人同归于尽呢?这是因为当时根本没有人管他。那问题就来了,指挥官去哪了呢?北洋舰队原本是有个最高指挥官的,名叫丁汝昌,可是双方舰队刚刚交上火,丁汝昌就被一发炮弹的碎片击中,身受重伤,没法指挥了。最高指挥官没了,那谁来接替他呢?没人接替他,因为丁汝昌就没想过自己受伤这种可能性,没有做好相应的预案。于是黄海海战从头到尾,北洋舰队都没人统一指挥,失败也就难以避免了。你看,这就是可能性造成灾难的经典案例。丁汝昌没有预估到自己不能指挥的可能性,北洋舰队才遭遇惨败。战略就是可能性的艺术,我们常说一个人“老谋深算”,说的其实就是这个人经验老到,能够预估到各种可能性。那要怎样才能做到老谋深算呢?这就需要在制定战略之前,先对各种条件进行预估,哪些是已知,哪些是未知,尤其要注意罗列出那些可能性,然后针对可能性准备预案。这个过程在现代战略学中叫作“净评估”。评估好理解,这个“净”是什么意思呢?“净”首先是指彻底,就是尽力获取一切可以获取的信息。“净”字还含有干净的意思,就是去除那些不真实的干扰信息,保留真实的,有用的信息。“净”字还可以指纯净,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看到信息背后的本质问题。最后,“净”字还有一层意思,稍微比较难理解,我说慢一点,它还可以指我方相对于敌方的优势所在,也就是数学上所谓的“净差”。为了做到这一点,就要把敌我双方的优势劣势全盘摊开,进行沙盘推演,找到我方优势最明显的地方,然后在双方交火的时候,尽全力把我方优势发挥到极致。如果你还是觉得“净评估”这个概念比较难记,那也不要紧,毛泽东在1936年写过一篇文章,名叫《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里面有这么一段话,对净评估的步骤有完整的概括,你可以拿来就用。这段话是这么说的:“指挥员应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将侦察得来的敌方情况的各种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索,然后将自己方面的情况加上去,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因而构成判断,定下决心,作出计划。”

你看,在这段话里面,“使用一切可能的和必要的侦察手段”,就是要尽力获取一切可以获取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彻底”。“去粗取精,去伪存真”,说的就是要去除那些干扰信息,保留真实有用的信息,也就是所谓的“干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说的就是要对信息进行思维加工,看到信息背后的本质问题,也就是所谓的“纯净”。最后还要“研究双方的对比和相互的关系”,就是要兼顾敌我双方的情况,做好沙盘推演,找到我方优势最明显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净差”。 如果能够兼顾这四点,事先做好净评估,就可以最大限度地事先发现那些隐藏的可能性,并作出预案。刚才我给你讲了黄海海战的例子,如果丁汝昌能够做到最后一点,做好沙盘推演,就很可能发现指挥官负伤以后舰队由谁指挥的问题,北洋舰队也不会陷入群龙无首的境地。好的,以上就是制定战略需要避开的第一个陷阱:迷雾之下的各种可能性,为此需要做好净评估。除此以外,制定战略还需要避开另一个陷阱,这个陷阱叫作“摩擦力”。

摩擦力这个词你肯定听过,在物理学上,它指的是阻碍物体相对运动的力。其实,摩擦力不仅存在于物理学中,还存在于其他很多领域。战略学也借用了摩擦力这个概念。大战略家克劳塞维茨就指出,战略学中的摩擦力,是指贯彻战略意图的过程中受到的阻力。这样听起来有点抽象,举个例子你就明白了。军队在行军过程中,行进的距离越长,就越是要面对供给不足、体力透支、士气下降这些问题,这些统统属于战略学中所谓的“摩擦力”。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强弩之末,不穿鲁缟。”意思是说,强有力的弩射出的箭,飞着飞着飞到最后,就连鲁国产的缟也射不穿了。所谓缟,是一种绢布,鲁国产的缟是有名的薄,但箭居然射不穿它。这个成语比喻的,就是摩擦力对于战略执行的影响。

在战争史上,我们经常看到强弩之末的案例。比如在中国的三国时期,曹操率领大军南下,占领了荆州,打算消灭江东的孙权集团。孙权这边的谋士们都很惊慌,只有周瑜站出来说,曹操虽然人多,但并不可怕,因为他有这么几个弱点:首先是曹军长途跋涉,早已疲惫不堪;其次是眼下天气寒冷,曹军的战马没有草料,根本打不了仗;再有北方人来到南方,水土不服,容易生病。总之,只要我们指挥得当,完全可以打败曹军。你看,周瑜列举的这几个问题,全是曹军面临的摩擦力。可以说,周瑜最后能够打败曹操的关键,就在于曹军因为受到摩擦力的影响,早已实力大减,失败是必然的结局。领导者要想避开摩擦力的陷阱,就要做到两点:自知和自制。自知,就是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自制,就是在即将到达极限的时候,及时撤退。这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很难。领导者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就要学会动态地分析问题,把队伍因为摩擦力遭到的损耗预先计算进去。领导者在执行战略的时候,要随时注意队伍因为摩擦力而发生的微妙变化,一旦发现极限即将到来,就要赶紧抽身。请注意,摩擦力陷阱最可怕的地方在于,越是军队势如破竹高唱凯歌的时候,越可能接近摩擦力的极限。

说到这里,我再给你举一个中国的例子。1962年,我国在中印边境进行了一次对印度的自卫反击战,这一战可以被视为避开摩擦力陷阱的样本。当时我军在对印度军队的战争中取得全胜,但就在这时,领导层却下令主动撤军。这个举动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其实也很容易理解,中印边境所在的青藏高原地区道路崎岖,运输不便,加上冬季即将到来,到时会出现大雪封山的局面。我军越是深入印度一方,面临的摩擦力就越大,一旦战线拉得太长,就有全军覆没的危险。所以,领导层决定及时撤军,见好就收,这就是自知加自制的体现。

好的,制定战略需要避开的两个最主要的陷阱:迷雾和摩擦力,就为你讲到这里。虽然战略家需要面对这些凶险的陷阱,但还是有不少人制定了成功的战略,笑到了最后。这些成功的战略虽然看上去千差万别,但在本质上还是有一些共同点。知道了这些共同点,你在为自己制定战略的时候,思路就可能更清晰。下面我就带你看看,这些共同点到底是什么。

第三部分

所有成功战略的第一个共同点,在于看重速度。中国有一句老话,叫“兵贵神速”。前面提到的克劳塞维茨也曾经提出大型战役中的四条原则,其中之一就是“不可浪费时间,行动一定要快。”你看,东西方的战略家们可以说是英雄所见略同。过去我们都听过兵贵神速的道理,但不一定清楚这背后的原理。听了前面的解读,你对这四个字可能会有更深刻的认识。之所以兵贵神速,是因为“神速”可以带来两个好处:第一,速度越快,需要面临和处理的各种可能性就越少,风险相应也会减少。第二,速度越快,需要面对的摩擦力也越小,因为摩擦力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也越低。你看,速度可以帮助我们规避前面提到的两大陷阱,所以“兵贵神速”一向是各种成功战略的最大共同点。成功战略的第二个共同点,在于审时度势,随时调整策略。作者指出,战略虽然具有指导全局的功能,但在战争过程中,需要面临各种可能性和摩擦力,所以绝对不能拘泥于既定的战略,要根据形势变化随时调整策略。拿破仑就是因为过分执着于征服俄国的目标,才导致满盘皆输。相比之下,美国总统林肯是一个正面的案例。说起林肯,我们都知道他是黑人奴隶的解放者,领导美国北方取得了内战的胜利。但在美国内战刚刚爆发的时候,林肯其实并没有废除奴隶制的实际举动。这是因为当时美国有几个州还在南北双方之间左右摇摆,这几个州也实行奴隶制,要是果断消灭了奴隶制,可能会把这几个州推向敌人的怀抱。但随着战争的进行,形势对北方越来越不利。林肯这时果断调整策略,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废除奴隶制,动员了大批获得自由的黑人加入北方军队。美国内战的性质到这里发生了根本改变,从一场维护国家的统一的战争,演变为解放黑奴的革命战争。广大黑奴翻身以后热情地加入战斗,终于扭转了局势,使北方获得了胜利。你看,林肯可以说是审时度势,调整策略的典型。当然,审时度势的前提,是能够感知到形势的微妙变化。作者指出,这需要对局势的洞察力,这种洞察力是一种类似艺术家的能力,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中去获得。一些身经百战的指挥官常常会拥有第六感,随时把握瞬息万变的战场局势,这就是洞察力的体现。

成功战略的第三个共同点,在于分解任务,逐渐接近目标。一个长远的战略,通常都具有宏大的目标,但领导者千万不能有“毕其功于一役”的思想,就是不能心浮气躁,想着一下就把事给办了。这样想的人,通常会失败。因为这样做会导致领导者面临的风险和摩擦力全部最大化,一旦驾驭不住,就会遭遇惨败。这样的反面典型数不胜数,这里不再多说了,我来给你讲一个正面的案例。今天这本书的作者特别推崇罗马帝国的第一位元首屋大维,将他视为战略学的典范。屋大维是恺撒的养子,恺撒试图大权独揽,得罪了一批罗马贵族,结果被杀。恺撒曾经在遗嘱中指定屋大维做他的继承人,所以屋大维本来最有资格继承恺撒的权力。但在当时,屋大维的势力还很弱小,所以他只好忍气吞声,和恺撒的两名老部下结成同盟。这两名老部下一个叫安东尼,另一个叫雷必达。屋大维和他俩结成同盟,稳住了自己的基本面。随后,他又把自己的亲妹妹嫁给安东尼,以此拉拢他,孤立了雷必达。接着,屋大维就恐吓雷必达,说他对国家不忠诚,让他交回军权。雷必达无力同时对抗屋大维和安东尼两个人,只好乖乖交权,归隐田园。这时,屋大维只剩下安东尼一个敌人了。偏偏安东尼当时头脑发热,犯了一个大错,他和著名的埃及艳后谈起了恋爱,还许诺要把罗马的一片土地送给埃及艳后的儿子们。屋大维抓住这件事不放,说安东尼是卖国贼,煽动罗马人一起反对他。于是,安东尼变成了罗马的全民公敌。屋大维见时机已到,正式向安东尼宣战。安东尼节节败退,最后和埃及艳后双双自杀。屋大维终于大权独揽,成为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你看,屋大维在制定战略的时候,并不急于一时,而是分解任务,先完成一个个小目标,最后大目标也就成为囊中之物了。古往今来那些成功的战略,一般都是这样做的。说到这里,和大家分享日本风云人物德川家康的一句名言:人生就像背着重物出远门,千万不能急躁啊!这句看似朴实的话,其实点出了成功战略的精髓所在。总结

好的,今天这本书就为你讲到这里。下面总结一下今天的知识点:

第一,领导者要想制定正确的战略,首先需要平衡好“刺猬”和“狐狸”这两种思维方式。既要拥有明确的方向感,又要保持对环境的敏感性。只有把两种思维方式结合起来,才能孕育出成功的大战略。

第二,正确的战略还需要避开两个陷阱。首先是避开迷雾下的各种可能性,为此需要对各种条件进行净评估。其次是避开摩擦力陷阱,为此需要保持自知和自制。

第三,历史上那些成功的战略都具有这么几个共同点:首先是看重速度,其次是能够审时度势,随时调整策略,最后是分解任务,逐渐接近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大战略》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