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27

OLED工作原理

    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学名“有机发光二极管”,意思是当有电流通过它时,它就会发光,且发光亮度取决于电流大小,电流越大,亮度越高,反之越暗。

    OLED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一层薄而透明且具有半导体特性的锢锡氧化物(ITO)与阳极相连,再加上另一个金属阴极,犹如三明治的结构。当输入电压时,正极空穴与阴极电荷就会在发光层中结合而发光。依其不同的配方,可产生红、绿、蓝(R、G、B)三基色,构成基本色彩。与LED液晶屏不同,OLED属于电流型的有机自发光器件。

    如图1所示,在OLED的玻璃基板上通过喷墨打印、有机气相沉积或真空热蒸发等工艺,形成纳米级的正(阳)电极、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和负(阴)电极附着物。当给阳极加上+2V~+10V的直流电压时,金属阴极产生电子,ITO阳极产生空穴,在电场力的作用下,电子穿过电子传输层,空穴穿过空穴传输层,在有机发光层相遇。电子和空穴分别带负电和正电,它们相互吸引,激发有机材料发光。由于ITO阳极段是透明的,人们就可以看到它发出的光。通过控制电流的大小,可调整发光亮度。每个OLED显示单元(像素点)都能受控制地产生三种不同颜色的光,而OLED显示单元(像素点)后都有一个薄膜晶体管TFT,显示单元(像素点)在TFT驱动下点亮。薄膜晶体管TFT的开启与否由逻辑板形成的栅极驱动信号和源极数据信号控制。: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