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三章,第二节)

                  第三章 大夏皇帝李元昊

                          第二节 称皇帝

公元1034年七月,庆州柔远砦蕃部巡检嵬通率兵攻李元昊的后桥堡,这下捅了马蜂窝,李元昊声称报仇雪恨,率兵攻打庆州,沿边都巡检杨遵、柔远砦监押卢训统兵七百应敌,战于龙马岭,官军败绩。

环庆路都监齐宗矩、走马承受(皇帝亲派,特务身份,路级监察官员,位卑权重)赵德宣、宁州都监王文率军救援,在节义峰遭到李元昊埋伏,一战下来,官军又败,老齐被俘,很久才被放回来。赵祯只得下诏约束边境官军,不得擅自动武!

再说华州(陕西渭南)有张、吴两书生,考场失意,郁郁不得志,眼看年龄渐长,华发渐生,听闻李元昊有窥视中原的野心,两人一合计,觉得前途远大。于是背弃祖先,相约投靠李元昊。

两人投奔李元昊后,舌灿莲花,贡献了几条妙策,李元昊大喜,留在身边顾问,日渐宠信,以后李元昊立国称帝,入侵大宋,大多出于这两人的鬼点子。

公元1033年,李元昊向西发展,攻占回鹘政权,前后两百多天,占领了瓜州(甘肃安西)、沙州(甘肃敦煌)、肃州(甘肃酒泉),河西走廊完全收入李元昊囊中。

公元1036年,李元昊改元大庆,用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杨廓、徐敏宗、张文显等文臣人谋划;用钟鼎臣主管文书;用成逋、克成赏、都卧、多多马窦、惟吉等武将主持军事;用野利仁荣主持蕃学(党项族学校)。

另外在国内设置十二监军司,分别委任当地豪族统领。黄河以北屯兵七万,防御契丹;黄河南盐州路(陕西定边)屯兵五万,防御大宋环庆、镇戎、原州;左厢宥州路屯兵五万,防御大宋鄜延、麟州;右厢甘州路屯兵三万,防御吐蕃、回鹘;贺兰山屯兵五万;灵州留守五万兵;兴州王府镇守兵七万,总共兵力达五十余万。

李元昊还挑选豪族中善于弓马骑射的五千人作为近卫军,名为“六班直”,每月发米两石。铁骑三千,分为十部。出兵时用银牌召部长面授机宜。

内政方面,李元昊在兴州设置十六司,总领全国政务。

为了完善党项族的各项制度,李元昊还着手创制一种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即西夏文字。他在戎马倥偬之余,亲自筹划和主持创制文字的工作,命大臣野利仁荣等整理演绎,编纂成12卷。有的史书记载称之为“蕃书”。李元昊下令尊为“国字”颁行,凡纪事尽用蕃书。又设立“蕃字院”,将《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翻译成蕃文,以传授学习,推广使用。

经过六年的经营,李元昊地盘拥有夏、银、绥、宥、静、灵、会、胜、甘、凉、瓜、沙、肃等州,王府仍设在兴州(宁夏银川),凭借黄河、贺兰山为天险,东接黄河,西界玉门,南临萧关,北控大漠,地方万余里,各项制度也基本完善了,李元昊的党项政权已初具规模。

万事俱备之后,李元昊祭出了东风。

公元1038年十月十一日,李元昊在野利仁荣、杨守素等亲信大臣的拥戴下,在兴庆府南郊筑坛,李元昊一改中原崇尚黄色的传统,身穿白袍,戴红冠,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国号称大夏(史称西夏),改元天授礼法延祚(六个字的年号也是开创性的啊)。并大封群臣,追谥祖父和父母谥号、庙号、墓号。又封野利氏为宪成皇后,立子宁明为皇太子。

次年正月,李元昊以臣子的身份,遣使到宋朝给赵祯上表,深情追述和表彰他的祖先,阐述同中原皇朝的关系及其功劳,说明其建国称帝的合法性,最后提出要求,请宋朝正式承认他的皇帝称号。

得到的回应是可想而知的,宋朝不愿意自己的“臣子”转变为“兄弟”,虽然一直赏赐多于进贡,似乎吃力不讨好,但是法理很重要!赵祯发“雷霆之怒”,下诏“削夺赐姓官爵”,停止互市。在宋夏边境张贴榜文,悬赏捉拿李元昊或献其首级者,即为定难军节度使。

李元昊在有五十万军队为靠山,底气十足,频繁派出哨骑到边境刺探军情,引诱宋朝境内的党项人和汉人归附夏国。公开断绝了西夏同宋朝的使节往来,派贺永年向宋朝送“嫚书”(言辞轻慢的书信),在“嫚书”中,李元昊对大宋横加指责,并挖苦宋军腐败无能。

元昊向宋朝递“嫚书”目的,意在激怒宋朝,把图谋对宋朝发动的战争的责任归于宋朝。夏宋之间的关系终于到了战争的边沿。

性格决定命运,一个人如此,一个民族也如此!党项族在李元昊带领下,疯狂的膨胀,整个民族高峰也就三百万人左右,却保持五十万的军队,立国之后,先和大宋撕逼,再和契丹斗狠,后来又和金国较量,最后被蒙古消灭。立国近两百年时间,一直战争、战争、战争!基本没有消停过,最终整个民族灭种在蒙古铁蹄之下,令人扼腕!



佐料:据唐荣尧的《西夏帝国传奇》载,两位投奔李元昊的书生,一位叫张元、一位叫吴昊,两人的名刚好就是“元”“昊”两字。显然这两个名字是他们到兴州后故意取的,就是想引起李元昊的注意。

两人于公元1037年五月来到兴州,由于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无处安顿,只好整日流连酒楼茶肆,有天,两人豪饮后,乘着酒兴在墙壁上题书“张元、吴昊到此一游!”

巡逻士卒见他们不避“元昊”名讳,将他逮捕,交李元昊处置。李元昊问他们为什么不避讳?张元道:“你的'姓'都不在乎,还在意'名'吗?”李元昊,又叫赵元昊,“李”、“赵”都是宋朝皇帝赐姓!

李元昊慧眼识才,收留他们,张元建议李元昊改姓、暂缓称帝,李元昊一一采纳,宋夏之间三大战役:三川口、好水川、定川寨,都有张元的影子,张元后来做了西夏宰相,吴昊也做了西夏高官。

你可能感兴趣的:(精彩纷呈宋王朝(第二部,第三章,第二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