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德尚能,知行合一

今天来为大家解读一下校训,理解有限,仅代表个人观点,望大家多多指正。

崇德尚能。这个不用解释,就是字面意思,如若强行解释一句,那就是德在能先,我们大学教育,首先要做好的是品德教育,其次才是知识的教育。“牛、马、猪、狗”四种人到比喻大家都熟悉,我们想要教育学生成什么样的人呢,心中自然有一个定位。

  下面主要来解读一下后面四个字,“知行合一”。大家都是老师,都很清楚教学的关键在于溯本求源,这里共同来看了解一下王阳明心学中知行合一该当如何理解。

  略说两句王阳明的心学的作用。心学理念极为重要,记得稻盛和夫在谈到西乡隆盛的觉醒时讲到,西乡隆盛当时被流放至孤岛,他没有放弃信念,沉下心来刻苦钻研中国的古代文学,终于成为了明治维新的重要领导人物之一。由于心学对现代日本产生了极大的推动,可想王阳明的心学也是西乡隆盛钻研的一个重点。我近来也阅读了些许日本作家的作品,夏目漱石、川端康成、村上春树、芥川龙之介、三浦紫苑等,他们的作品中多少都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对日本民众的影响,这给予我不小的内心冲击。虽然在国家层面,中日的关系还相当的紧张,但从下层来看,日本人的工作状态还是很值得肯定。日本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此推崇,我们中国人应当如何?

  回到我们的主题。简单来看,王阳明心学大体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下面一一进行理解。先来看心学的基础,心外无物。所有事物,都是经过了我们每个人内心的作用之后,发生了效力。个人感觉,“岩中花树”这个公案最为直观,大家共同来进行感受。

《传习录》原文:先生游南镇,一友指岩中花树问曰:“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于我心亦何相关?”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老师和朋友一起去游南镇,看到一颗树从岩石中长出,树上开满了花。他马上想到王阳明所说的心外无物,就说,“你不是说心外无物吗,这花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的心有关系吗?”王老师就说了传世的经典,“你没看这个花的时候,花和你的心都在沉寂当中。你来看花,你的心中感受到了它,就知道了这花在你的心中了。”之前经常听人说,心外无物,那不就是唯心主义吗?通过这个公案我们就可以知道,心外无物强调的是内心与花的相互作用。花还是那个花,只有你的心与花产生的相关的感应,那花才是你心中之花。有人感慨花的精神,有人赞叹花的美丽,当然也有人对花提不起兴致扫一眼即过。同样的花,不同的心,这便有了不同的感受,感受在每个人的心中,花也就成为了每个人心中不同的花,所以说心外无物。暂且理解至此,先往下进行,一会儿形成了闭环理解程度会瞬间提升。

  顺带一说,《传习录》咱们上次购买党建图书时也购买了几本,有兴趣的可以直接去翻看原文。下面说到心学核心,知行合一。这个东西和不少老师讨论过,有若干人的理解竟出奇的一致——理论联系实际。大体一看,这么说也不算错,但是层面似乎有必要再进一步深化。这里也列举很简单的例子来说明。还用花来举例,我看到一朵花很漂亮,根据我以往的经验,这朵花一定很香,我赞叹,“花好香啊!”我看到一朵花很漂亮,闻见了它的芳香,我赞叹,“花好香啊!”再举一个例子,学生看到老师,由于多年来的习惯说,“老师好!”学生看到老师,由衷的敬佩,远远就跑过来说,“老师好!”当然,学生说不说老师好都无所谓,其实他内心对每一位老师都有一个定位。

  怎么样是知行合一?通过这两个简单例子,我个人理解是,内心最为纯粹,最为真实的表达,由知而直接表达出行,不经过二次的转化。如果中间再掺有其他的步骤,那就不是真正含义上的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在先,是起始;在此时知的基础上的行,是结果。如若知提升了呢,行自然就跟着提升。用心感受一下,就可以感受到知与行的一致性,知与行在内心中的真正合一。我们的知行是否有如何的契合?其实外人无法一眼去分辨,还是在于我们的内心,这里讲解的就是一个“真”字。这个“真”字适用于任何环境,任何阶段。正所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道理非常简单,但谁也不生活在真空中,真与假的平衡是每一个人心中的一杆秤。

  知行合一暂且说到这,下面来执行合一的进阶,致良知。或者可以说是思想的不断完善,层面的不断提升,进而达到更高层面的知与行的合而为一。

  致良知。在现阶段,个人的理解为知行合一的不断觉醒,觉醒,再觉醒的一个往复攀升过程。人的思维水平是不断提升的一个不间断过程,当我们用心感悟,用心做事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思想便会有一个瞬间的觉醒,用个我们熟悉的说法,就是量变达到质变。一次觉醒后,我们当然不会止步,继续努力前行,不断集聚能量,迎接下一次的觉醒,这样往复循环,不断提升内心境界的过程,便是致良知的过程。

  下面用一个理论模型来解释致良知,暂且称其为螺旋平台理论。整体来看,王阳明心学由“心外无物”为始,达到“知行合一”,不断学习感悟提升后进入到“致良知”的高级阶段。致良知不是一个状态,而是一个在螺旋攀升的循环往复的过程,正所谓“静为一时,动为永恒”,这里可以很明显的得以融合。致良知是一个整体性的概念,人的思维是一个多元的组合,是对不同事物不断认知的一个集合体。在任意一个领域,思维的提升,都就是在攀爬一个螺旋向上的不规则的阶梯,然后在某一个瞬间到达新高度的平台。阶梯的长短是由知识积累与个人领悟共同组成。在未上升到一个新层面时,我们无法看到上面的风景,但在某一个瞬间,我们就会突然到达一个新高度的平台,也就是一次新的觉醒。之后,随着我们的不断努力,便会再继续攀爬下一段上升的螺旋,在某一个瞬间再觉醒至一个更高层面的平台。如此往复。学海无涯,谁会一步登天,而天又在哪里?人的思想水平就是这样不断认识不断理解,继而突破上升到一个新高度的循环过程。每当我们上升至一个新的高度,我们的视野便打开一个新的空间。在一个领域中,我们是如此的螺旋平台,再螺旋再平台的向上攀爬,在另一个领域中也同样如此。不论哪个领域,我们专长或不专长,我们都需要经过这样螺旋攀升觉醒再攀升。由于每个人对不同领域的关注、积累、感悟等完全不同,所有每个人在不同领域平台的高低更是无法比较。歌唱家擅长唱歌,作家擅长写作,科研人员搞研究,他们都有一个远远高出其他领域的平台,但也有无数个很低层面的平台。有人的特点不那么突出,但也无法让自己的各个平台那么均衡。如此,每一个人,把他思维中不同领域的平台相互连接,就形成了一个独有的螺旋扭曲的奇妙世界。有些人在相关领域或有相同,但从整个思维的螺旋平台来看,没有两个人会有所相同,一定是千差万别的。现在看回心学的理论基础“心外无物”。从螺旋平台理论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不同的人都有着完全不同的内心,那一个个完全不相同的内心与外界事物结合,自然就会感受到完全不同的世界。同样的一朵花,一棵树,在不同人的眼中,或者是同一个不同时刻的眼中看去,都会产生完全不同的感受。这看似摆放在那里的客观世界,从任何一个人(或者动物)的眼中看去,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是否是心外无物?如此,致良知与心外无物对接,心外无物、知行合一、致良知便形成了一个闭合的回路。心学的理念就融入到了个人的知识体系当中。当然,想再进一步具体细致的感受,还是推荐阅读王阳明的《传习录》。

  整体再来回顾一下。心外无物是基础,知行合一是行为核心,致良知是不断提升再循环的往复过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如此言行,如此不断学习和提升,我们的人生还有什么其他所求呢?王阳明先生把这八个字留给了世人,想来这也是郑铁对我们每一位在校师生的希望和指引。  2021.6.9

你可能感兴趣的:(崇德尚能,知行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