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佛教通史

佛教,为追求人生解脱而创立的宗教,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成佛,在于成就人的最高价值理想,关键在于认识,重塑,完善主体世界,也即认识,改造,提升人心,及其本质。

                    第一,人生论:对于人生主体的论述

                  第二,宇宙论:对于人生所处环境的论述

                  第三,实践论:根据以上两个问题的理论成果进行实践,修行成佛的问题,

第一编  总论

形成

        界说:中国佛教不同于印度佛教

        途径:翻译经典(胡僧传法,西行取经),讲习经义

                      编撰佛经(《坛经》,章疏,论著,灯录),判教创宗。

        类别 :隋唐佛教宗派两类,一类是,根据印度佛教经典立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密宗。一类是印度经典和中国固有的思想文化结合起来,天台宗,华严宗,禅宗,净土宗。

        根源:地理环境:丝绸之路,都市,山林

                    自然经济:佛教寺院经济(物质丰富),禅宗丛林经济(自垦自耕)

                  政治结构: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通过郡县制,官僚制和宗法制等来贯彻

                  文化环境:(1)语言文字的差异,汉语和印度梵语的差异

                                      (2)儒学的正统地位,宗师孔子,人本位思想

                                    (3)道家思想的深刻影响,老庄之学,魏晋玄学

                                      (4)传统宗教思想的影响,以自然崇拜,祖先崇拜,天神崇拜为主的多神教。

历史演变

        格义式哲学,东汉三国两晋,翻译佛经,

                                主要方面:佛是帝王神仙,佛教为黄老道术,禅法                                                    与清净无为,灵魂不灭,宣扬仁道的政治                                                  伦理观,诸法本无的本体论观念,调和儒                                                    释道的宗旨

        玄学化哲学,东晋十六国,佛玄争论,般若性空思想,

                              主要方面:对于空的玄学化理解,具有中国色彩的因                                              果报应说,神不灭的新论证,神格化的法身                                                理念,佛教与伦理纲常,佛儒融合,

        学派哲学,南北朝,心性论学说,

                        主要方面:南朝,佛性论,人有没有成佛的内在依据和                            可能,是否人人都有佛性,人性善恶成就佛果等问题。                                          北朝,阿赖耶识说(内在潜意识)。从人的内                          在本质去阐述成佛的可能性。

        宗派哲学,隋唐时代,心性问题,体系化,中国化

                    主要方面:天台宗的止观哲学阐述宇宙万物实际相  相论,强调主体作用,一念三千,三谛圆融  (空,假,中)。

                                      华严宗的圆融哲学,主张从主体活动,主观心性    入手,以求成就主体的理想人格,阐述佛所在的 境界,强调佛境原为众生所有,并指出观照佛境  方法,灵知之心为万物本源

                                      禅宗的顿悟哲学,《坛经》主旨,性净自悟,以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的悟道途径,

    心性哲学,五代至近代,侧重修持,

              主要方面,(1)文字禅和看话禅  (2)两种观心法门的对立  (3)三教同心说      (4)  新唯识宗

思想体系

  一 : 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思想元素

  (一)人生哲学论

        (1)因果报应论:宣传人生的命运是自身思想行为的作用结果,自作善恶,自受苦乐,个人承担自身思想行为的后果。

        (2)神不灭论:形神关系,即肉体和灵魂的关系,佛教认为形尽神不灭,存在永恒的精神灵魂的理论。

        (3)心性学说:心指与物相对而言的人的精神,意识。心有三中,真心,妄心,真妄和合心。性指人的本质,本性,本性为善。

        (4)人格理想:通过修持成就佛果。即心即佛。

          (5)最高理想:成就佛果的最高境界

  (二)宇宙哲学论

                (1)宇宙结构论:

                (2)宇宙现象论:1〉不真空论,万物皆有因缘和合而生。2〉诸法即实相说,现象即本质。3〉三自性说和三类镜说。4〉事事无碍论。

                (3)宇宙本体论:1〉气本原说  2〉道体说  3〉发性实在论  4〉理本体论    5〉理本体论  6〉心本原说。

(三)实践哲学论:(1)伦理观,戒学

(2)禅修论,定学  (3)真理观,慧学

二: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多重联系

    (一)层次与核心

                人生论——宇宙论——实践论

                  人生论讲人的价值观,在于追求人生最高的境界,最根本的途径在于认识,改造,提升人的本性,

  (二)内部联系:相容与相斥,相即与相离,

(三)外部联系:儒道释融合互补

        三:中国佛教哲学体系的内外部作用

                  (一)内部作用

                  (二)外部作用

第二编  人生论

佛教哲学讨论人生论的问题,因果报应论,神不灭论,人生理想论,人生理想论包括心性论和修持实践,佛教的因果报应论将众生生命自我生命的自然律和行善去恶的道德律结合起来,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

    因果报应论——佛教的实理和根要

          世间的一切都是由因果关系支配,强调每一个人的善恶行为必定会给自身的命运带来影响,产生相应的回报,善因必生善果,恶因必生恶果,实际上阐述道德和命运的关系,是一种强调行为来改变自我命运和未来命运的理论。

        十二因缘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处(眼,鼻,耳,舌,身,意),六处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

        根源:无明(愚痴无知),贪爱,认识上的是非正邪,十善十恶

        方式:一世因果论(受命,随命),三世因果论(现报,生报,后板)。

        主体:灵魂(心识,即心理活动或者精神活动)

        性质:气数,天命

        六道轮回: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六凡)。四圣,声闻,缘觉,菩萨,佛。以人为中心的升沉学说

        因果报应论的哲学内涵:(1)人生本原论 ,人生是生死无常,不自由和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的无明和贪爱,在于自身思想行为,即认为人的思想和行为是决定人自身命运的根源。(2)因果论,中心内容是,论述主体的思想行为和生命再塑造的关系问题,强调道德在生命中的作用,道德在自我塑造未来生命中的决定因素。(3)生死观,六道轮回,寄托来世

  神不灭论

          神的多重意思,精神,灵魂,佛性,法身(成就佛法的身体)。

        神不灭的论证:(1)形神异本,肉体和精神是不同的本原实体,(2)形神偶合,人活着形神相合,人死亡形神分离,形体死亡而精神不灭,(3)形粗神妙,形是断灭的,神是不灭的。(4)形静神驰(5)神本不断,作为根本的神识是不灭的,(6)薪火之喻,

      佛道的形神理论,佛教追求涅槃境界,即超越生死,常恒清凉的寂灭境界,重在阐述人死后的安顿,追求形灭神不灭,道教以羽化为理想目标,阐明人如何不死,即养生成仙的问题,追求形神具不灭

人生理想论

    涅槃 :    四种境界,常(永恒),乐(安乐,幸福),我(自我,自由),净(清净)

佛 :具足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三者的佛教圣者。

            中国佛教对于佛的认识:(1)体道者是佛,(2)周孔即佛,佛即周孔,(3)佛是人格神,(4)法即佛,理者是佛,(5)天台宗的六即佛(佛身论),理即佛(众生皆有佛性,空假中三缔之理,),名字即佛(在闻知中获得佛法),观行即佛(随喜,读诵,讲说,兼行六度,正行五度),相似即佛(制伏无明),分证即佛(断灭无明,证得三德〈法身,般若,解脱〉),究竟即佛(至高无上佛位)。(6)禅宗的如何是佛说,(什么是佛,如何成佛)(1)此心即佛(念佛心,自心,清净心)众生皆有佛性(2)无心是佛,不执着于佛身形象,(3)理事不二,即如如佛,在自心觉悟的基础上,实现理事相即无碍

            中国佛教对于佛身的阐述,(1)隋唐前的法身观,般若性空,(2)《大乘起信论》的三身理论,心的本体,形状,功用。法身是净心,是真理智慧的化身。应身是适应特定众生而显现的佛身,依靠分别事识而起,凡夫,二乘把自己真如心的变现看成心在的现象。报身是菩萨从发心求佛到修习菩萨十地完满中所见到的佛身,是菩萨修持善行的结果。

(3)天台,华严,净土,禅诸宗的佛身说,〈1〉天台宗的佛三身相即说,法报应三身相即,〈2〉华严宗解镜十佛说和行镜十佛说,

行境十佛,修行的境界,无著佛,愿佛,业报佛,持佛,涅槃佛,法界佛,心佛,三昧佛,性佛,如意佛,解境十佛,以真实智慧解悟照了法界时所见的万事万物,众生身,国土身,业报身,声闻身,缘觉身,菩萨身,如来身,智身,法身,虚空身,〈3〉净土宗的阿弥陀佛是报非化身论,〈4〉禅宗的一体三身自性佛说,众生自身即是三身佛,众生本来清净,能生出一切诸法,即法身佛,众生自性变化多端,善心向上化,恶心向下化,此是化身佛,众生念念都善,就能荡尽欲望,灭除愚痴,即报身佛,

净土

第三编    心性论

印度心性论

  小乘佛教的心性论

        心识论,心(1)众生个体身心生命的构成要素,五蕴,心(肉体,物质)受(感受)想(知觉)行(意志)识(认识)(2)构成认识关系的条件,主观认识能力,眼耳鼻舌身意,客观认识对象,色声香味触法,(3)十二缘起的环节,无明,行,识,触,受,爱,取,有,生,老死,

      心性染净说,心性染净是内在本质的规定,不染心本质是清净的,染心本质是污染的。心性本净,客尘所染,或性本不净,排除染心,

        大乘佛教的心性论

中国佛教哲学心性论的范畴

南北朝三大心性论思潮

天台宗的性具善恶说

华严宗的自性清净园明说

三论唯识和密诸宗的心性论

禅宗的心性论

慧能的性净自悟说

菏泽宗的灵知心体说

石头宗的灵源皎洁说

洪州宗的平常心是道说

临济宗的一念心清净说和无事是贵人说

第四编    宇宙论

第五编    实践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佛教通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