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老师陪你读《资治通鉴》027

公元前362年:

秦献公赢师隰(读xi,二声)去世了,他的儿子嬴渠梁继位,史称秦孝公,秦孝公今年二十一岁。

这位嬴渠梁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秦孝公,年纪轻轻坐上了秦国的头把交椅。人的一生发展和它在什么年纪处于什么地位有很大关系。如果年轻人很早就拥有了决策权,我们会发现这样的年轻人改革精神很强大;如果拥有决策权时一个人已经很大年纪了,那么这个人的管理风格以求稳为主。虽不能说一概而论,但在中国历史上,那些伟大的人物要么年少成功,要么历经极大的苦难。我们这位秦孝公,当了秦国老大后,看了眼世界地图,于是有了以下的感慨:

这时黄河、崤山以东有六个强国,分别是齐国、韩国、赵国、燕国、楚国和魏国。淮河、泗水流域还有乱七八糟的十几个小国。其中,楚国、魏国与秦国接壤。魏国为了防着秦国,从陕西省华县一直沿着洛水修建了一道长城到今天的陕西省延安;楚国还占领着陕西省汉中,重庆及湖南的部分地区。各国都把秦国当作未开化的夷族,若要开个联合国大会什么的,从来不邀请秦国参加,甚至让秦国以观察员身份参加都不允许。目睹此情此景,秦孝公决定吟诗一首,发愤图强,整顿国家,修明政治,Make Qin Empire Great Again!

道理谁都会说,到底应该怎么做?21世纪最重要的是什么?人才!公元前最重要的也是人才啊!得一人才,足以使一个国家强大,这事在战国时期已经相当明显了!所以啊,秦孝公办的第一件事就是招揽人才!毕竟自己只是大老板,要是管理好这么大一个家业,必须要职业经理人来帮忙。

公元前361年:

秦孝公颁布招贤令:“当年老祖宗秦穆公,励精图治,向东平定了晋国之乱,以黄河划定国界;向西称霸蛮夷,占地广达千里;被周天子赐予盟主这样的重任,各诸侯国都来祝贺,所开辟的基业是多么光大宏伟啊!不过后来子孙一顿胡搞,造成国内动乱不息,无力顾及外事。魏、赵、韩三国夺去了先王开创的河西领土,这是多么耻辱的事情!到我爹爹秦献公即位时,平定安抚边境,把都城迁到临潼,准备向东征讨,收复穆公时的旧地,重修穆公时的政策法令。可是家父还没有完成志向,就离开了我们,我想到这里,就非常难过。现在我们公开招聘人才,学历不限,户口不限,只要能让秦国强盛,我就封他为高官,给他封地。”卫国的公孙鞅听到这道命令,于是西行来到秦国。

秦孝公的招贤令是非常有诚意的,不仅给高级管理岗位,关键还能分股份。于是,战国时代第一牛人,公孙鞅,也就是我们熟悉的商鞅,正式走到了历史舞台的中央!怕大家对公孙鞅不熟悉,《资治通鉴》先给我们送上了一份简历:

公孙鞅,是卫国贵族的小孙子,在贵族内部不受待见的角色,研究法律,爱好秩序,喜好法家。

他之前在魏国的公叔痤手底下做事,这个公叔痤,做到魏国宰相的位置上,在识人用人方面还是有一定水平的。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才干,不过还没来得及推荐呢,就生病了。魏惠王魏罃前来看望公叔痤,问:“您如果不幸去世,国家大事可咋办啊?”

公叔痤说:“我手底下有个人叫做公孙鞅,年纪轻轻,却很有才华啊,希望您把国家交给他来治理!”

魏惠王听后只是嘿嘿一笑了之。

公叔痤看到魏惠王是这个反应,赶紧又说:“如果国君您不采纳我的建议而重用公孙鞅,那就干掉他,千万不要让他到别的国家去。”

魏惠王说“好的”然后就离开了。

公叔痤又急忙召见公孙鞅道歉说:“对不起,我是宰相,必须以国家利益为重。我必须先忠于君上,然后才能照顾属下;所以先建议领导杀你,现在又告诉你。你赶快逃走吧!”

公孙鞅看了看病重的公叔痤,摇头说:“老板不能听从你的意见来任用我,又怎么能听从你的意见来杀我呢?”最后,公孙鞅没有出逃。

魏惠王离开公叔痤,对身边人说:“这个公叔痤,已经病糊涂了啊,太可怜了。他先让我把国家交给公孙鞅去治理,一会儿又劝我杀了他,看来人不能不服老啊!”

公叔痤确实糊涂了,联想到他之前干掉吴起的故事,此时的公叔痤反而又当婊子又立牌坊,反而把自己搞得晚节不保。魏国出了不少牛人,这也是魏国强大的原因。奈何,公叔痤临终想为自己洗心革面一次,却落得这样的下场,东也不是,西也不是。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人类的理解更不相通,所以尽量把信息交流简单化、绝对化,这样虽然会极端,但容易让别人理解。要么杀了公孙鞅,要么放了公孙鞅,选好一条路,一直走,千万别双跨,不然别人不理解你,自己扯了蛋。

公孙鞅到了秦国后,托宠臣景监推荐见到秦孝公,陈述了自己富国强兵的计划,孝公大喜过望,从此与他共商国家大事。

这个公孙鞅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一般富有才华的人是看不上景监这种人的,但是公孙鞅知道通往理想的道路是曲折的,有时候需要景监这种人来帮助自己。

当然了,历史上有些儒家大师是批判“公孙鞅"这种走后门行为的,但是杨老师想说,这个武器啊,没有善恶之分,关键还是看什么样的人在使用武器。

《资治通鉴》对公孙鞅和秦孝公之间的会面介绍的很简单,仿佛两个人迅速又愉快地达成了默契,其实不是这样的。根据《史记》记载,公孙鞅托景监一共求见了四次秦孝公,第一用帝道之术劝说秦孝公,秦孝公明确表示没兴趣;第二次用王道之术劝说秦孝公,秦孝公告诉景监以后别带乱七八糟的人来找我;第三次用霸道之术劝说秦孝公,秦孝公表示肯定,但是没有采纳;第四次,公孙鞅把富国强兵的办法奥苏秦孝公,秦孝公十分入迷,和公孙鞅谈了好几天。

后来景监就不明白这其中的变化,公孙鞅告诉景监说,通过这几次的交流啊,我明白了秦孝公想要”短平快“的成功方案,对于耗时太久的方案根本不感兴趣。摸准了秦孝公的想法,从此公孙鞅走上了成功之路。

《史记》这段描写也很有现实意义,举个例子昂。一个人如果想获得一生的幸福,直觉来说,应该追求全面均衡发展,精神和物质双丰富。但是如果设立这样的一个目标,那么父母就不应该对自己的孩子过分要求给太大的压力,特别是现在的“鸡娃”,因为这样会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孩子长大以后大概率对这个世界失去了兴趣,选择“躺平”;但是父母是不管这些的,父母期待的就是孩子能够考上好大学,考上好大学的前提是考上好中学,所以不得不走上了“鸡娃”这条路。

换句话说,现在的父母对“帝道”没兴趣,对“霸道”最在意。那么这样的道路真的好么?让我们通过秦国的发展来见证,请记住,此时是公元前361年。

另外说一句,商鞅跑去秦国,只带了一本书,就是

今天的课程就到这里,下课!

你可能感兴趣的:(杨老师陪你读《资治通鉴》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