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叶圣陶教育名篇》之后

空闲之余,拜读了《叶圣陶教育名篇》一书,我深深的被叶老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所感染,心灵也受到了极大的震撼。它就像黑暗中的一盏灯,指引了我前进的方向;她又像一位长者,在告诉我一些经验和方法。尤其是他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养成学生良好的习惯,让我从迷茫之中走出来。从事了这么久的教育工作,我一直都认为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好知识,教会学生如何做人,现在看来我原来的理念是完全错误的。

文中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的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养成良好习惯。一句简洁明了的话,却包含了深刻的含义。无论是多么有价值的知识,如果只挂在口头上说说,而不能彻底消化,举一反三,那便是语言游戏,只有转化成了习惯,才能使人一辈子收益。

细细品味,叶老在本书中,所写的每一篇文章,都会引起人们的深思。他在《假如我当老师》一文中,有这么一段话:我如果是一名小学老师,绝不将投到学校里的儿童,当做讨厌的小家伙,惹得人心烦的小魔王,无论是聪明的、愚蠢的、干净的、肮脏的,我都要称他们为“小朋友”那不是假意的殷勤,仅仅浮在嘴边上,油腔滑调的喊一声,而是出于忠诚,真心的让他们做朋友,是真心要他们做朋友的亲切表示。这一段话,道出了教育的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那就是对学生要有发自内心的爱,没有爱的教育是不完美的教育。

这种爱,并不是大多数人认为的平日里与学生打成一片,离开了严格的要求,这种爱很容易演变成演变成迁就与放纵,使一部分学生在迷茫之中走向堕落。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常常是严爱并济的,但我并没有完全融入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没有做到和学生一起忧伤,一起欢喜。在今后的教学生涯中,我一定努力改变自己,用真心去呵护每一位学生的心灵,用真心去鼓励每一位学生的进步,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成为我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叶老在《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一文中说,我想教任何功课的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认,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不需要交了吗?而学生之所以要学,要练,就是为了进入这样的境界。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就好比牵着孩子的手学走路,却随时准备放手。我想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功夫。叶老的话启示我们,在教的过程中,我们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现在想想我们平日的教学,特别是理科课堂,一节课40分钟,我们让学生独立思考、独立操作的时间又有几分钟?我们老师大都认为,现在的孩子不会独立思考、不会独立操作,换句话说,根本无自学能力。认真想一想,我们学生现在这样,还不是我们的教学模式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吗?说句掏心窝子的话,我们的教育方式,真的到了非改革不可的地步了,我们一定要从小学抓起,抓学生的自学能力。

讲到方法,首先要求我们老师要不断的提高自身的素质,通过不断的学习加强自身修养,并牢记:正人先正己,身教重于言教,懂得:身正则不令而行的道理,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如果要求学生按时返校,自己就决不能迟到,即使有时有特殊情况迟到了,也要及时向同学们说明情况;若要求学生不乱扔垃圾,爱护环境,自己更要以身作则,见到垃圾主动捡起,这样学生自然会向老师学习,环境卫生最终会得到保护;若要学生认真按时完成作业,老师也要及时批改学生上交的作业、试卷等;若我们要求学生爱阅读,爱写作,那么首先要从自己做起,才能带领学生去畅游知识的海洋。

为了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我们一定要尊重、爱护学生,努力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走进学生的心里,尊重他们的个人想法,引导学生去尊重人,包容人,怀揣一颗感恩之心去生活。

一个班级人数众多,几十个孩子在一起难免会发生矛盾、冲突等,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孩子们往往是先找别人的错误,很少看到自己的不足 ,这要求我们老师在处理问题方面,要有极大的耐心,并能积极地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不管心中有多气愤,与学生谈话时,都要心平气和、耐心地给孩子讲道理,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切记大声呵斥,采取高压政策,甚至拉旧账,挖苦讽刺学生,这样会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绪,影响我们的班级管理。

总之,教育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长期工程,只要我们用心思考,努力实践,用真心帮助每一位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就会取得很好的教育成果。我们要的过程中,边行边知,边知边行,坚持到底,矢志不渝,争取做一位合格的人民教师。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叶圣陶教育名篇》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