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肉

人造肉不是肉,诞生于局部地区正应用于更广人群。如果一定用特产来判定它,人造肉算是一种河南或安徽特产。

人造肉这种说法是否官方很难定论,那种影响力较大并有较长生命周期的东西多半会赢得书面语表达,但人造肉似乎还没混到这个级别。它不是肉,只是一种豆制品,形状筒状长条,这跟出身有关,用现代机器将豆子搅碎,豆浆连同部分豆渣豆油一同生成的一种豆制品就是人造肉。网上是可以搜索到河南特产人造肉,大豆制品素肉,素牛排,蛋白肉油豆腐皮之类的说法。当然也有说法说是安徽特产。

现代说法往往添加了放大镜的作用,夸大其词。人造肉是不是有很高蛋白质或营养目前还没什么专家站出来指明一下。熟悉豆腐或豆制品类制作的人其实是知道的,豆子的精华在豆油和浆汁。液态豆油就是家家户户厨房里常用的豆油,固态豆油是豆浆表面成形的豆腐皮,用竹竿撩起后晾干就是豆腐皮或腐竹。新鲜的热气腾腾的豆汁可做豆腐花豆腐脑或豆浆。以前老北京人喜欢早上喝的酸酸的豆汁,是制造绿豆粉丝的下脚料。人造肉里也有抛却豆子精华后的下脚料豆渣,我推想它的主要成分就是豆渣。

豆渣是什么呢?现在还有一些用传统方法手工做豆腐的人家,豆子磨成豆浆之后剩下的渣子就是豆渣,很是粗糙也没有什么油水。附近养猪户会将豆渣收去喂猪。我叔叔家从前做豆腐,在喝过浓香的豆浆之后我们也突发奇想去尝试一下豆渣。婶子放了许多油给我们炒了一碗,吃第一口还能下咽,第二口就变得很艰难,这玩意太干,感觉能把喉咙卡着。

在安徽或河南的逢会上,也即是在乡镇集市上,总能遇到人造肉的身影。成麻袋成大捆地堆着,买的人在别的地方斤两必争,到了人造肉的摊位上往往变得很阔气,来,半袋子,来,这一捆。 这东西能放也实在,轮到家里改换伙食便拿出一截子,炒青椒炒肉都行。炒青椒时,化身为肉;炒肉时化身为高档素菜。

人造肉像是一个皮糙肉厚的家伙,皮实。放到什么地方都能适应。它自身有股浓浓的豆子味,我在乡下时,经常会有人串门时大家一起鉴赏一下集市上买的人造肉。“哎呀,你这人造肉买的真不赖。”说着拍打一下粗粗的人造肉。有人说好的就是厚的,也有人说好的就是颜色漂亮的。不一而论,讲起来仿佛个个都是行家。人造肉在大人手中穿来穿去,只是哗啦啦地晃着。

我一直以为人造肉是一种全国范围内都有的食物,它不是肉,无数次的实验和骗局证明人造肉只是一种豆制品,散发着浓浓豆汁味的素菜。它像是和那些风尘仆仆的日子融为一体的贫穷伴随品。摆脱人造肉摆脱无肉的日子,经历过困苦的人会努力拼搏,在经历种种摸打滚爬之后像是走进另一番天地。

一次在福建一座庙宇里品尝到人生第一口斋饭。斋饭就是用豆制品加上油盐酱醋制成的味道像各式肉食一样的味道的饭菜。无论颜色还是外形以及像极了的味道,别人说那里的斋饭如何如何好,我只吃一口,就立马意识到这是豆制品,不是肉!这里面就有和人造肉一样的味道,这味道缝制在那几代人从小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我在国内其他地方很少再和人造肉相遇,由此可以证明它是带着明显地域性的一种食物。有人给我上海的婆婆送了一扎豆腐皮,婆婆说这是什么东西,味道怪怪的。她实在吃不惯打算扔掉, 正好被我看到。这款和江南豆腐皮不一样的东西我一看就知道,是人造肉。

正好不久后有位老家亲戚到家中做客,我炒了一盘人造肉炒青菜。亲戚也是旅居外地多年,一看有这家伙,两眼发直。身边三岁多的小儿子正闹腾,于是他就忙着照顾孩子去了。等他再一回头看那盘菜,哪里还有踪影!

上海延长路上有家饭馆上宛轩,老板娘会烧地道的河南菜,尤其是息县菜。每次跑到那里,总会要上几盘地道的老家菜,人造肉必定是少不了的。 老家朋友相聚,一盘普通的人造肉,吃的就是那个豆腥味吃的就是那个家乡味。

随着信息网络的发达,网上可以直接买到人造肉,人造肉制造的工艺也越来越好,厚薄会相差很大,薄的能做到像A4纸一般薄,厚的自然不必说了。不仅厚薄可控,味道相比从前也淡了许多。全国各地,豆制品早已遍地开花,从豆腐,豆腐干,千张,素鸡再到腐竹等已经数不胜数。令人惊讶的是深受国内外欢迎的辣条很多就是用人造肉制作的。

汪曾祺曾感慨说,蔬菜的命运,也是世间一切食物一样,有其兴盛和衰微。我深有同感。

或许,在不久之后,人造肉会大放其光,但也许会被淹没在工业革命的浪潮中,被新的豆制品取代。

还有一些小道消息,比如说豆制品将要占领世界的说法并不是危言耸听,我也相信它们已经朝着这个方向奔去。小麦制品,米类制品,以及豆类制品已经在许多食品中占据要地。人造肉是现代食品加工的产物,不是传统豆类加工的结果。这样说起来它就不算做一种特产,顶多算作一种出产。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造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