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秘密花园》伯内特

【原创】求知若渴,虚心若愚。

【评分】⭐️⭐️⭐️⭐️

【微信公众号:漫游在云海的鲸鱼】支持复制粘贴读书笔记

目录

  • 心灵的滋养剂——《秘密花园》的一种解读
  • 正文

心灵的滋养剂——《秘密花园》的一种解读

透过儿童的成长,这部作品还在深层次中隐匿着成年人“再成长”的主题。当玛丽打开那扇镶嵌在围墙上、为常春藤所遮蔽的小门而进入秘密花园时,她还在不经意中拂开层层迷雾,展现了一段凄美的爱情故事。克雷文夫妇原本十分恩爱,这个花园曾经是克雷文太太最为钟爱的天地,夫妇两人在这里度过了无数甜蜜幸福的时日。可是有一天,克雷文太太在这里荡秋千时却不幸丧生,妻子的生前最爱便成了丈夫的伤心之地。于是,悲痛欲绝的克雷文先生不仅关闭了花园,将花园门的钥匙埋进泥土之下,还因无法面对长相酷似亡妻的儿子而常年旅居国外。当克雷文先生深陷于往事中一蹶不振时,他还彻底放弃了自己的责任和爱心,任幼小多病的儿子愈加自卑和自弃。最后,只是由于某种神秘声音的呼唤,他才重返花园,终于在三位身心健康的少年感染下,激活了自己熄灭多时的生命热情,并决心重新去爱,去生活。

在作品中,无论是少年人的成长,还是成年人的“再成长”,归根到底都是基于大自然的力量,因此,《秘密花园》在根本上是关于大自然的魔法的故事。迪肯是典型的自然之子,用他妈妈的话说,他是被旷野上的空气养得身强体壮;玛丽对花园有着本能的好奇和喜爱;科林对户外虽然恐惧却又神往。在以花园为形态的大自然中,清新的空气,明媚的阳光,缤纷的鲜花,葱郁的草木,不仅滋养了他们年幼的身体,更冲洗了他们心灵的阴霾。

当玛丽和科林惊叹于大自然的魔法时,他们自身也被魔法所感,绽放出前所未有的生命和欢乐。同样,克雷文先生虽然漂泊异乡,却对山川河流有着不舍的情结,正是在奥地利的一个风光旖旎的山谷里,他十年来无所寄托的身心得到抚慰,第一次感受到自己活了过来;正是在意大利的科摩湖畔,他觉得自己的身体和灵魂逐渐强壮起来,并听到了那个神秘声音对他发出的召唤。由此可见,大自然对克雷文先生也产生了神奇的疗救和滋养作用。


正文

她妈妈是个大美人,心里装的只有宴会以及与那些出入于社交场上的人一起纵情享乐。她根本就没想要个女儿,所以玛丽出生后,就被交给奶妈照看,而且还让奶妈明白,如果想让夫人高兴,就必须尽量不让孩子进入她的视线。所以,当她还是一个多病、烦躁、长相丑陋的小宝宝时,她被带得远远的;当她长成一个多病、烦躁、蹒跚学步的小丫头时,还是被带得远远的。在她的记忆中,她经常见到的只有奶妈和其他土著仆人的黑面孔。如果她的哭声打扰了夫人,夫人就会发脾气。

他们在黑暗中不断地向前行驶,虽然雨已经停了,风却一阵阵地怒吼,发出奇怪的声音。路面高低起伏,马车几次从小桥上驶过,桥下的水流很急,发出巨大的轰鸣。玛丽觉得这路程似乎没有尽头,这宽阔苍凉的旷野就像一片宽阔的黑色海洋,而她正浮在一片干地上在其中穿行。

进了庄园的大门之后,马车还得驶过两英里的林荫大道,大道两旁巨树林立,树枝彼此相接,他们仿佛穿行在一条黑色的拱形长廊之中。

可喜欢了。它一点儿也不秃,会长满各种东西,非常好闻。春天和夏天,当荆豆、金雀花和石楠开花的时候,可好看了,你可以闻到蜂蜜味,到处都是新鲜空气——天空显得那么高,蜜蜂嗡嗡叫,云雀也在唱歌,那声音可好听了。啊!我无论如何都不会离开旷野。

每天早晨,她在挂着壁毯的房间里醒来,看见玛莎跪在壁炉前生火;每天早晨,她在儿童室里吃早餐,这里没有任何好玩的东西;每天吃完早餐后,她就望着窗外,望着那仿佛向四面八方延伸、一直爬上天空的辽阔旷野;看了一会儿之后,她发现自己如果不出去,就只能待在屋里无所事事——于是她走出门去。她不知道这是她所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她也不知道,当她开始沿着小路和林阴道快步走过或大步奔跑时,由于顶着从旷野上刮来的风,她全身的血液加速了流动,身体也日渐强壮。她跑步只是想让自己暖和起来,她讨厌那风,它吹打着她的面颊,怒吼着,阻挡着她,就像一个看不见的巨人。然而,从石楠旷野上刮来的强大而猛烈的新鲜气息给她的肺增添了活力,对她单薄的身体很有好处,还把她的脸颊吹得红扑扑的,把她无神的眼睛变得明亮起来,而她自己对此一无所知。

玛丽不懂“呼啸”是什么意思,等她听了之后,才明白过来。肯定是指宅子周围那一阵阵响起的空洞、令人发抖的吼声,仿佛那个看不见的巨人在撞击着房子,在捶打着墙和窗户,想闯进来。但人们知道它进不来,坐在屋里,守着一炉红红的炭火,你就会有一种非常安全而温暖的感觉。

我跟你说过,用不了多久,你就会喜欢上旷野的。等着吧,到时候,你会看到金色的荆豆花和金雀花,还有石楠花也开了,全是紫色的小铃铛,成百上千的蝴蝶飞来飞去,蜜蜂嗡嗡叫着,百灵鸟唱着歌儿飞上半空。太阳一出来,你就会想出去,一整天待在旷野上。

【我的书评】
户外的新鲜空气代表了一种大自然带给社会中的人们的净化力量,能够让在社会中被扭曲了人格的娇柔人们回归到一种身心清爽,体魄强健的状态,这就是卢梭所倡导的返回大自然的主张。

【我的书评】
这一段小女孩在城堡中深夜点着蜡烛去探寻哭声的描写阅读起来有种看鬼片的紧张感觉,气氛渲染得很到位呀。

她一头扑到床上,把脸埋在枕头里。她没有哭,而是躺在那儿,恨那“哗啦啦”的大雨,恨那大风以及大风的“呼啸”。她再也无法入睡。这令人沮丧的声音使她睡意全无,因为她自己也觉得沮丧。如果她心情很好的话,这声音可能就像催眠曲一样,会将她送进梦乡。大风“呼啸”得多么响啊,豆大的雨点下得多么急啊,砸得窗玻璃哗啦作响!

她房间的门半开着,声音从走廊那边传来,那是一种烦躁的哭声,显得遥远而模糊。她听了几分钟,越听越觉得肯定。她感到自己必须弄清楚是怎么回事,这似乎比秘密花园和埋藏的钥匙更令人好奇。也许是心里正有一股反叛情绪而壮了她的胆。她下了床,站在地上。

声音是从那条走廊传来的。因此,她举着光线微弱的蜡烛,几乎是摸索着往前走去,心里怦怦直跳,她觉得自己都能听见。那遥远而模糊的哭声还在继续,引导着她。有时它也停顿片刻,然后又接着开始。

于是她走到门前,推开门,然后站在了房间里!这是个宽敞的房间,摆着古色古香的气派的家具。壁炉里有一团小火,透出微弱的红光,在一张挂着锦缎、有四根床柱的雕花床边,点着一盏小夜灯,床上躺着一个男孩,正在烦躁地哭着。玛丽不知道自己是在一个真实的地方,还是不知不觉又睡着了,正在做梦。这男孩象牙色的面孔尖瘦而娇弱,他的眼睛在小脸上似乎显得太大。他的头发也很浓密,一卷卷地耷在额头上,使他的小脸显得更小了。他看上去像是病了很久,但是,他的哭闹似乎与其说是因为病痛,还不如说是因为厌倦和心烦。

天空再次变蓝的第一天早晨,玛丽醒得很早。太阳透过百叶窗斜射进来,看上去令人非常快乐,她不禁跳下床,跑到窗边。她拉起百叶窗,打开窗户,一阵清新、芳香的空气朝她迎面扑来。旷野一片湛蓝,整个世界仿佛发生了什么魔法事件。到处都响着柔和、娇嫩、清脆的声音,仿佛无数的鸟儿在举行一场音乐会。玛丽把手伸出窗户,感受着阳光。

她从走廊上跑去,离叫声越近,她心头的火气就越大,跑到门口时,她已经恶向胆边生了。她一巴掌推开房门,几步跑过房间,来到四柱床前。“你住口!”她几乎在吼着,“你住口!我讨厌你!所有的人都讨厌你!我但愿大家都跑到宅子外面去,让你自己喊叫到死!你马上就会把自己喊叫到死,我但愿你会!”如果是一个有同情心的好孩子,就既不会这么想,也不会这么说,但凑巧的是,对这个没有人敢管束、没有人敢说半个不字的歇斯底里的男孩来说,听到这番话时的震撼却可能是最好的事情。

他本来是扑着脸趴在床上,双手捶打着枕头,听到小姑娘怒不可遏的声音,他竟然差点儿跳了起来,只见他飞快地转过身来,他的脸看起来很吓人,红一块白一块,而且有些肿胀,他大口而艰难地喘息着,但野性十足的小玛丽丝毫也不在乎。“如果你再叫一声,”她说,“我也就跟着叫——我的叫声会比你的还大,我要吓死你,我要吓死你!”他居然真的不再大叫,因为他已经被她吓坏了,那一声没有出口的大叫几乎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满脸淌着泪水,全身都在发抖。

科林再次把脸埋在枕头上,静静地躺了一分钟,只是偶尔有几声长长的、断断续续的呼吸,表明他哭泣的风暴正在渐渐平息,不过,大滴的泪珠却淌了下来,打湿了枕头。实际上,这泪水意味着他感受到了一种莫名而巨大的解脱。

每次发生这种事情后,他总是被马上请了过来,每次到达时,看到的总是一个苍白、颤抖的男孩躺在床上,气哼哼的,仍然歇斯底里,一句话说不好,就可能重新放声大哭。

昨天晚上,她就像一只小猫似的冲着他大发脾气,跺着脚,命令他住口,不许大叫,而他似乎真的给唬住了,竟然真的不闹了,今天下午——好了,您自己来看看吧,先生,简直让人难以置信。

我的一本书里就有一幅这样的画——成群的大人孩子,一个个都非常漂亮,他们带着花环,举着花枝,簇拥在一起欢笑、雀跃和弹唱。所以我才说‘也许我们能听到金喇叭声!’,才要你打开窗户。”“真有趣!”玛丽说,“真的就是那样的感觉。如果所有的花儿、叶子、绿色的植物、还有鸟儿和野生动物都一起曼舞而过,那该是怎样的场面啊!我肯定它们会一边弹奏一边唱歌跳舞,那就是一阵阵的音乐了。”
他们都笑了起来,但不是因为这个念头好笑,而是因为他们都很喜欢它。

过了一小会儿,护士帮科林做好了准备。她发现,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他不再是像木头似的躺着,而是坐了起来,努力地配合,还一直和玛丽有说有笑。

起初,那些绿色的东西似乎在无休无止地往外冒,从泥土里,草丛中,花坛上,甚至墙缝里。接着,那些绿色的东西开始露出花苞,花苞开始张开并现出颜色,现出深浅不一的蓝色、紫色和红色。在那快乐的日子里,每一寸泥土上,每一处洞穴中,每一个角落里,都藏着花朵。

玫瑰!它们从草里冒出来,或者缠绕着日晷,或者给树干戴上花环,从树枝上垂下,或者爬上围墙,在上面盖满如瀑布般悬挂着的长长花冠——它们一天天、一小时一小时地苏醒过来。漂亮的新叶,还有花苞——还有花苞——起初很小,但渐渐鼓胀起来,施展着魔法,直到绽放,展开,就像盛满香气的杯子,那香气缓缓地溢出杯沿,散发到满花园的空气之中。

如果你观察得久一些,就能看到花苞绽放。你还能熟悉一些忙忙碌碌的奇怪的虫子,它们在为各种我们不得而知但显然非常要紧的差事而四处奔忙,有时扛着一小片干草、羽毛或食物,有时爬上一枚草叶,仿佛草叶是大树,站在顶上可以将整个国度尽收眼底。一只鼹鼠把土刨出来堆在洞尾,最后用小精灵般的长着长指甲的爪子爬出来,把他吸引了整整一个上午。蚂蚁的生活,甲壳虫的生活,蜜蜂的生活,青蛙的生活,鸟儿的生活,植物的生活,给了他一个有待探索的全新的世界。

科林皮肤上的那层蜡色已经消失,透出了一层温暖的红色;他漂亮的眼睛很清澈,眼睛下面、脸颊上以及太阳穴上凹陷的地方已经饱满起来,以前那又黑又浓的鬈发似乎从额头上健康地弹开了,显得柔软、温暖而有生气。他的嘴唇比以前丰满,颜色也很正常。

迪肯总是对这只知更鸟讲知更鸟的语言,所以,他跟人说话时那奇怪的叽里咕噜就完全无关紧要了。知更鸟想,他之所以对他们这样叽里咕噜,是因为他们不够聪明,听不懂鸟类的话。他的动作也是知更鸟式的,从来不是那种看起来很危险或带威胁性的突然动作,会使别人受到惊吓。所有的知更鸟都能了解迪肯,因此,他的存在不会引起丝毫的不安。

但是开始时,似乎有必要对另外两个人提高警惕。首先,那个男孩不是用自己的腿走进花园来的。他是坐在一个有轮子的东西上被推了进来,身上还搭着野生动物的毛皮,凭这一点就很可疑。其次,当他开始站起来走动时,他走路的方式奇怪,很异常,其他的人似乎还得帮助他。知更鸟总是藏在灌木丛里,紧张地注视着这一切,它的头一会儿侧向这边,一会儿又侧向那边。它想,缓慢的动作可能意味着它在准备向前猛扑,就像猫一样。当猫准备猛扑的时候,就总是非常缓慢地在地上悄悄挪动。知更鸟拿这件事跟它的伴儿讨论了好几天,可是后来,它决定不谈这个话题了,因为雌知更鸟简直吓坏了,它担心这样会对没出世的孩子造成伤害。

等那个男孩开始自己走路,并且动作更快时,它才长长地吁了一口气。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或者说对知更鸟而言显得很长——他一直是令它担心的原因。他的行为跟其他人类不同。他似乎很喜欢走路,可是他有一种习惯,常常要坐下或躺下一阵子,然后又令人不解地站起来重新开始。

一天,知更鸟突然记起以前父母要它自己学飞行的时候,它也做过类似的事情,飞出短短的几码远后,就得休息一阵。于是,它才想到这个男孩是在学飞行——准确地说,是在学走路。它向雌鸟提起了这件事,还说它们的孩子羽毛丰满后,很可能也会这样;雌鸟听了,终于安下心来,甚至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兴致勃勃地从窝边探出头去观看那个男孩——尽管它心里一直在想,它们的孩子出世后一定会机灵得多,学起来要快得多。不过它接着又宠爱地说,人类总是比小鸟要笨一些,慢一些,大多数人似乎从来就没有真正学会飞行,你从来没有在空中或树梢上遇见过他们。

过了不久,那男孩开始像其他人一样走动,可有时候,那三个孩子都会干一些稀奇的事情。他们会站在树下,活动着胳膊、腿和头,那样子既不是走,也不是跑,更不是坐。他们每天都会把这些动作做几遍,而知更鸟一直未能向它的伴儿解释,他们这是在干什么,或者是想干什么。它只能说,它肯定它们的孩子绝对不会像这样瞎扑腾,不过,既然那个能讲一口流利的知更鸟语的男孩也在跟他们一起这么做,鸟儿们就可以确信,这些动作不具有危险性。当然,知更鸟和它的伴儿都从没听说过摔跤冠军鲍勃·哈沃斯,还有他那套能让肌肉一块块地鼓起来的训练操。知更鸟跟人类不同,它们的肌肉总是从一开始就得到锻炼,所以自然而然地变得很发达。如果你得飞来飞去地寻觅你吃的每一顿饭,你的肌肉就不会萎缩了(萎缩的意思就是由于长期不用而日渐衰弱)。

【我的书评】
令人惊叹不已的是作者居然转换了写作视角,从一个在孵化孩子的小鸟的视角来描写本来是小说主人公的孩子们的所作所为,读来简直太可爱了,居然还带着一种鸟类的优越感来分析我们人类的所作所为哈哈,哈哈挺有趣的。

当那个男孩像其他人一样走动、奔跑、挖地或除草的时候,角落的鸟窝里洋溢着一种巨大的安宁和满足感。为没出世的孩子提心吊胆已经成了过去的事情。知道自己没出世的孩子就像锁在银行的保险库里一样安全,还可以看到那么多发生在眼前的有趣事件,于是,孵育也成了一件令人十分惬意的工作。下雨天里,由于孩子们没有到花园来,这位准鸟妈妈有时还觉得有些无聊。

当他四处游历时,黑暗沉沉地笼罩着他,看到他对别人几乎成了一种迫害,因为他仿佛用自己的阴郁毒化了周围的空气。在大多数陌生人看来,他要不是个疯疯癫癫的人,就一定是灵魂里藏着什么见不得人的罪恶。

他曾站在高耸入云的山巅,俯瞰着脚下的群山,那时太阳正在升起,为群山染上了美丽的霞光,看上去仿佛世界正在诞生。

这是一条清澈的小溪,在狭窄的河道里穿过清新湿润的绿色快乐地流淌。有时它从石头上淌过,荡起的“哗啦”水声犹如人的轻笑。他看到鸟儿飞了过来,把头扎进小溪中喝水,然后又拍拍翅膀飞走了。小溪就像是有生命的东西,不过,它细小的声音使周围的宁静显得更加幽深。山谷非常非常地安静。

他不知道自己在那儿坐了多久,也不知道自己有了什么变化,可是他终于动了动,像醒了一般,然后慢慢起身站在地毯般的苔藓上,深深地、长长地、轻轻地吸了一口气,同时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感觉,仿佛心里有一个结无声无息地解开了,放松了。

他来到水边的一个小亭台上,在一个座位上坐了下来,大口呼吸着夜间沁人心脾的香气。他觉得那奇特的宁静之感正朝他悄悄袭来,并且越来越幽深,直到他睡着了。

他坐在那里,闻着晚开的玫瑰的芬芳,听着脚下湖水的拍岸声,这时,他觉得听到有个声音在呼唤。那声音甜美,清晰,快乐而遥远。

随着火车载着他蜿蜒穿过一道又一道山口和一片片金色的平原,这个正在“活过来”的人开始用一种新的方式思考,他久久地、平静地、深深地思考着。“也许这十年来我全错了,”他自言自语道,“十年的时间可很长啊,再做什么也许已经太晚了——实在太晚了。这些年我都在想什么呢!”

如果不是被那已经占据他内心的神秘的宁静之感所迷住,他也许会痛苦不堪;但是,那宁静之中还带来了一种勇气和希望。他没有屈从于那些最可怕的念头,而是发现自己居然在尽力相信更好的东西。

脚步越跑越快——正朝花园门口跑来——可以听见那急速、有力、年轻的呼吸声,然后是一阵显然再也抑制不住的放声大笑——墙上的门被一下子推开了,那层低垂的常春藤荡向一旁,一个男孩猛地从门里冲了出来,由于没有看见外面的人,几乎与他撞了个满怀。

这是一个颀长清秀的男孩,看上去朝气蓬勃,由于这一番奔跑而显得神采飞扬。只见他把额头上浓密的头发往后一扬,抬起那双独特的灰眼睛——里面洋溢着孩子气的笑意,黑色的睫毛环在眼睛周围。

你可能感兴趣的:(读书笔记:《秘密花园》伯内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