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 加速
启动引擎
极端不确定性是新创企业的头号大敌,因此企业需要有相应的组织架构来应对。
任何精益转变的首要问题是:哪些活动创造价值,哪些造成浪费?一旦你明白了这个区别,就可以开始运用精益技巧,去除浪费,提高价值创造活动的效率。要把这些技巧用于新创企业,它们必须适应创业活动的独特环境。新创企业的价值不在于开发产品,而是对创建可持续业务的认知。顾客真正需要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我们的业务会增长?谁是我们的顾客?我们应该倾听哪些顾客?哪些顾客意见可以忽略?要把新创企业的成功机会最大化,这些都是需要尽快回答的问题。也只有这样,才能为新创企业创造价值。
【第九章】 批量
概述
一次装一个信封的做法在精益生产中被称为“单件流”。它之所以行之有效是因为发挥了小批量的效力。当我们需要执行阶段性工作的时候,所谓“批量”是指一次有多少工作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比如,我们要封装100个信封,下意识的做法是一次性折叠100封信,那么批量就是100。单件流的叫法就是因为它的批量是1。
为什么一次封装一个信封看似较慢,却能更快地完成工作?因为我们的直觉没有把分拣、堆叠和在中途移动一大堆半成品信封的额外时间计算在内。重复同一个工作看似效率更高,是因为我们一相情愿地认为一项简单的工作重复得越多会做得越好。不幸的是,在这种以流程为主的工作上,个人表现没有整体系统表现那么重要。
和人们的直觉更为相悖的是,即使两者在流程阶段花费时间相同,小批量生产的方法仍然比较出色。比如,想象一下信件塞不进信封的状况。要是采用大批量的方式,我们一直要到接近流程终点才会发现问题。而用小批量的话,我们几乎能马上发现问题。如果信封有瑕疵无法封口怎么办?用大批量方式,我们必须把信件从信封中全部取出,换成新的信封,再重新装件。而用小批量方式,我们同样会立刻发现问题,也无须返工。
在这种大背景下,出现了大野耐一、新乡重夫这样的创新者,找到了一条运用小批量方式的成功之路。丰田没有购置一次性制造几千个部件的大型专业机器。他们使用了普通功能的小型机器,能小批量地制造多种部件。这就要求工厂有办法在需要的时刻迅速重新装配每台机器,生产出所需的部件。通过关注“换型时间”,丰田得以在整个流程中使用小批量方式制造出整车来。
这种快速的机器转配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任何精益转型中,为了支持小批量的工作方式,常常需要重新设计现有的系统和工具。新乡重夫创造了“快速换模”(SMED)的概念,用来在早期的丰田工厂中推行较小批量的工作。他反复推敲机器操作的方式,逐渐他把过去要花几个小时的换型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他能做到这些,不是要求工人工作得更快,而是重新思考并组织了所需做的工作。每次对更好的工具与流程的投入,都获得了相应回报,缩减了工作的批量。
以小批量工作的最大好处是能早早发现质量问题。这就是丰田著名的“安灯”拉绳的源起,任何工人一旦发现任何问题,都可以拉绳请求帮助,比如当部件的缺陷无法马上修正之时,就要停下整条生产线。这又是一个和人们的直觉相反的做法。装配流水线的最佳状态,是运行流畅地在生产线尽头完成一辆辆整车。“安灯”拉绳让生产线不断停运,打断这个细致的流程。但是,更快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好处超过了其付出的代价。这个不断剔除瑕疵的过程为丰田和顾客带来了双赢。
创业活动中的小批量
丰田发现小批量让他们的工厂效率更高。相比之下,精益创业的目的并非高效开发更多产品,而是尽可能迅速地学会如何创建一项可持续的业务。
免疫系统发现问题时:
1.有缺陷的改动立即被自动删除。
2.把问题通知到相关团队的每位成员。
3.阻止该团队进行任何进一步的产品改动,防止问题因进一步的错误更加复杂化……
4.……直至找到并修复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
软件业之外的“持续部署”
当我把这个故事告诉那些在运作较慢的行业工作的人时,他们觉得我描述的东西遥不可及。但现在,越来越多的行业看到,使软件行业快速更迭成为可能的根本力量,也能加速他们的设计流程。这里有以下三种方式。
1.硬件变为软件。
想一想发生在消费电子产品领域的情况。最新的手机或平板电脑其实就是一块接入互联网的屏幕。它们的价值几乎完全取决于其软件。即使在汽车这种传统工业产品中,更大部分的价值是由其装载的软件所带来的,这些软件控制了娱乐系统、引擎调整,甚至刹车控制。而软件开发的内容更新比硬件或机械装置的修改快得多。
2.快速的生产改变。
由于精益生产的成功,很多组装流水线的设置能在不牺牲质量或成本效益的前提下,让每个下线的新产品完全定制化。过去,这种能力为顾客提供了很多产品选择,将来,它可以让产品设计师更迅速地取得对新设计的反馈。当设计改变时,不会有多余的老产品库存阻碍进度。既然机器设备可以快速换机,那么一旦新设计就绪,就可以迅速制造新的产品。
3.三维印刷和迅速建模的工具。
举一个例子,大部分塑料制品和部件使用一种称为注射成型的技术进行大批量生产。设置这个过程非常昂贵耗时,但一经到位运作,则可以以极低的成本制造成百上千个一模一样的单件。这是一个典型的大批量生产流程。它让想要开发新的实体产品的创业者处于不利境地,因为通常只有大型企业才承担得起这种新产品的大规模生产。但是,新技术让创业者能制造小批量产品,而质量可与注射成型的产品媲美,且成本更低、生产速度更快。
大批量的失望螺旋
就个人效率而言,用大批量方式工作是讲得通的。它还有其他好处:促进个体技能发展,更容易让每个贡献者负起责任,而且最重要的是让专才不受干扰地工作。至少理论上是这样。但是现实往往不尽如人意。
大批量的数量很容易随着工作时间延长而增长。每次要把批量向前推进往往会导致额外的工作、返工、延误和干扰,所以每个人都想以更大批量来工作,试图把间接成本降到最低。这种情况之所以被称为“大批量的死亡螺旋”,是因为它和制造业情况不同,这里的最大批量没有实体产品中的限制。6批量可能会无限增长。最终,一个批量的工作会升级成一项最高优先级的项目,一个“赌上公司身家”的新版产品,因为公司离上次的产品发布时间已经太久了。但是到了这个时刻,经理人会执著于扩大批量,而不再是推出产品。既然已经花了那么长时间来开发产品,为什么不再多修复一个漏洞,或多添一项功能?因为没有解决一个潜在的关键缺陷而危及这次大型发布的罪人,谁肯来当?
学习型组织
丰田生产系统可能是全世界最先进的管理系统,但更惊人的事实是丰田打造了史上最先进的学习型组织。它彰显出激发员工创造力、实现不断增长、在近一个世纪中不懈制造创新产品的能力。
这种长期的成功正是创业者应该追求的方向。对长期采用正确的进度衡量方式、致力于实现最大绩效的高效运作的企业组织而言,尽管精益生产技巧有强大的作用,它只是企业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这个流程仅仅是培养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但如果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鼓励学习、创意和创新的努力都会化为泡影。这一点很多经历失败的人事总监都可以证明。
只有当我们建立起的企业组织能快速适应面前的挑战,精益创业的方式才有用。这就要求我们解决好新工作方式中固有的人员问题,这也是第三篇的剩余部分要探讨的主题。
【第十章】 成长
增长来自何方?
增长引擎是新创企业用来实现可持续增长的机制。使用“可持续”这个词,剔除了所有能够造成顾客量剧增,但无长期影响的行动,比如为迅速启动增长而开展一次广告宣传或公关噱头,由此实现的增长却无法长期维持。
可持续增长的特征体现在一条简明规则中:新顾客是由以往顾客的行动带来的。
以往顾客推动可持续增长的方式主要有四种:
1.口碑相传。大多数产品都有一个自然的增长水平,由满意顾客对产品的热衷程度而形成。比如,当我买了第一台数字录像机TiVo
2.产品使用带来的衍生效应。不管出于赶时髦还是彰显身份地位的考虑,每次使用像奢侈品这类的产品时,都会引发旁人对该产品的认知。当你看到有人穿了一件最新款的服装,或驾驶某品牌的汽车,你可能会受到影响跟风购买。这种情况对所谓的“病毒式产品”也适用,比如Facebook或国际支付工具PayPal。当一位顾客用贝宝给朋友汇款时,他的朋友就自动接触到了PayPal的产品。
3.有资金来源的广告。大多数业务用广告吸引新顾客使用其产品。要让这种方式成为可持续增长的来源,广告费用必须由收入支付,而不是依靠投资资本这种一次性的资金来源。只要获取一位新顾客的成本(边际成本)比他带来的收入(边际收益)低,超出的部分(边际利润)就可以用来获取更多顾客。边际利润越多,增长越快。
4.重复购买或使用。有些产品通过付费计划(有线电视公司)或自愿的多次购买(去同一家食品杂货店或购买灯泡),实现重复购买的模式。与之相反,很多产品和服务是有意设计成只能使用一次的,比如婚礼筹备服务。
这些可持续增长的来源为我所说的“增长引擎”的反馈循环提供了动力。增长引擎就像内燃机一样不停转动,反馈循环发生得越快,公司成长得越快。每架引擎都有一套内在的衡量指标,决定了当使用这架引擎时,公司能增长得多快。
三种增长引擎
新创企业使用正确的指标——可执行指标——来衡量进度的重要性。但是到底要衡量哪些数据,却有多种可能性。新创企业最大的潜在浪费之一,是在产品上市后花时间争论如何确定下一步工作的优先顺序。在我自己的经历中,这种确定优先顺序的争论会消耗公司相当多的时间。
增长引擎为新创企业提供了一套相对小范围的衡量指标,使企业可以集中精力。总有无数让产品变得更好的想法飘荡在半空,但现实是残酷的,大多数想法带来的改变微乎其微,只能算是产品优化而已。新创企业必须关注能产生经证实的认知的重大实验。增长引擎的框架结构帮助他们把注意力集中在紧要的衡量指标上。
黏着式增长引擎
使用黏着式增长引擎的公司要非常仔细地追踪顾客损耗率,亦称流失率。所谓流失率就是指在任意一段时间内,没有继续使用公司产品的那部分顾客占顾客总数的比率。
控制黏着式增长引擎的规则很简单:如果取得新顾客的比率超过流失率,产品将会增长。增长的速度取决于“复合率”,其实就是自然增长率减去流失率。就像银行户头赚取复利一样,高复合率将带来极快的增长,不需要依靠广告、病毒式增长或公关噱头。
病毒式增长引擎
病毒式引擎和其他增长引擎一样,由量化的反馈循环提供动力。这种循环称做“病毒循环”,其速度取决于“病毒系数”。这是一个数学术语,这个系数越高,产品的传播越快。病毒系数测算每个注册顾客将带来多少使用产品的新顾客。或者说,每个顾客会带来多少位他的朋友?既然每个朋友又是一位新顾客,他们就可能会再介绍更多朋友。
如果一个产品的病毒系数为0.1,即每10位顾客中有1位会介绍1名朋友,这就不是一个可持续的循环。试想有100位顾客注册,他们将带来10个朋友加入。这10个朋友再介绍1个人参加,循环就到此为止了。
反之,系数大于1.0的话,病毒循环将呈几何级数增长,因为每个注册成员会平均带来超过1位顾客。
依靠病毒式增长引擎的公司必须关心如何提高病毒系数,这比其他任何事情都重要。这个数字哪怕只发生微小的变化,都会让公司未来的前景产生戏剧性改变。
由此产生的结果是,很多病毒式产品并不直接向顾客收费,而是依靠广告这样的间接收入来源。因为病毒式产品在获取新顾客和招募他们的朋友的过程中,不能有丝毫窒碍。否则会使病毒式产品的价值假设测试变得非常困难。对价值假设的真正测试往往是衡量顾客和提供服务的新创企业之间自愿交换的价值。 #价值假设
付费式增长引擎
如果有一家公司企图提高其增长率,它有两种方式可选:要么提高来自每位顾客的收入,要么降低获取新顾客的成本。这就是付费式增长引擎的工作方式。
付费式增长引擎和其他引擎一样,由反馈循环提供动力。每位顾客在其“生命周期”内为产品支付一定的费用,扣除可变成本之后,剩下的部分通常被称为顾客的“生命周期价值”(LTV)。这项收入可用于购买广告,作为成长的投资。
很多获取顾客的来源取决于竞争。对任何特定顾客关注度进行竞争的企业,其总体赚取的平均价值决定了这些广告的价格。富裕消费者通常会成为利润更高的顾客,因而,吸引他们的成本费用也更高。
一段时间之后,任何一种顾客获取来源的“每取得成本”会因为竞争被推高。如果行业中每家公司在每次销售中赚的钱一样,他们最终都会把大部分边际利润花费在获取顾客的来源上。因此,使用付费式引擎实现长期增长,需要具备与众不同的能力,把部分顾客货币化。
技术上的告诫
从技术上来说,一项业务一次可以运行几种增长引擎。比如,有的产品既拥有极其快速的病毒式增长引擎,顾客流失率又非常低。同样,一个产品也可以兼具高利润和高客户保留率。但是,在我的经历中,成功的新创企业往往只关注一种增长引擎,做好所有令此引擎运作的工作。有的企业试图建立一个包括所有三种引擎的中控系统,这往往会造成很多混乱,因为需要同时达成这些效果的专业运营技能相当复杂。因此,我强烈建议新创企业每次关注一种增长引擎。大多数创业者对哪种增长引擎最有效已经有了很强的信念飞跃假设。如果他们还没想好,那么走出办公楼,花时间理解顾客就能让他们很快知道哪种引擎可能最合用。只有当新创企业彻底运用了这种引擎之后,才来考虑是否需要转型到另一种引擎上。
增长引擎决定产品/市场契合
在一个有很多真正潜在顾客的好的市场中,这个市场会拉动新创企业开发出产品。像搜索关键字广告、互联网拍卖,以及TCP/IP②路由器都属于这类故事。反之,在一个糟糕的市场中,你可以拥有世上最好的产品和最出色的精英团队,但这些都无济于事。失败是必然的。3
新创企业有时要我帮他们评估一下是否已经达到了产品/市场契合。这很好回答:如果你这么问,就说明你还没有达成。不幸的是,这对公司想要了解如何向产品/市场契合更近一步,却无甚帮助。如何分辨你是离成功仅一步之遥,还是毫无希望地拉在了后面?
对很多创业者而言,因为“我们的新创企业没能达到产品/市场契合”,便意味着转型是一场失败的活动。我认为,这并不是安德森在他的定义中想要包含的意思。而反过来说,一旦我们的产品达成了产品/市场契合,我们就不需要再转型了,这样的假设也是错的。
一家新创企业在调整引擎的过程中,使用创新核算评估每次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可以衡量自己是否向着产品/市场契合靠拢。真正有用的不是原始数据或虚荣指标,而是企业进展的方向和程度。
引擎停滞之时
要建起并发动新创企业的增长引擎已经非常艰难,但真相是每架增长引擎最终都会用尽燃料。每架引擎都依靠特定的一群顾客及他们的相关习惯、偏好、广告渠道和相互间的关系。到了某一点,这些顾客群会被充分利用。根据企业所处的行业和时机,这个过程可长可短。
一些不走运的公司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他们采用了虚荣指标和传统核算,当看到数字上升的时候,就认为自己在进步中。他们自认为已把产品做得更好,但事实上并未改变顾客行为。所有增长全部来自一个已经开动的增长引擎,它正有效运作,带来新的顾客,但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却并未给公司带来增长。因此一旦增长突然减缓,就会引发危机。
任何规模的公司都会受到这个长期问题的困扰。他们需要管理好一系列活动的组合,在调整增长引擎的同时,挖掘新的增长来源,以备应对增长引擎在将来的某天放缓停滞。如何去做是第十二章的主题。但是,在我们管理这个活动组合之前,需要有一系列的组织架构、文化和纪律来处理这些快速的、常常始料未及的变化。我将之称为“自适应组织”(adaptive)
【第十一章】 适应
举个例子,一支团队提议要极长周期的产品发布,比如每年一次的新产品介绍,而你想要较短的周期。那么,既然领导会将两种观点平均处理,你就可以要求一个极短的发布周期(大概每周甚至每天)。等折中方案出来,你得到的结果可能会和你一开始真正想要的周期长短比较接近。不过这样的角力会逐步升级。过了一段时间,人人都会采取尽量极端的定位,这使作出折中决定变得更困难、成功机会更渺茫。这种局面往往是经理人造成的。虽然他们并不想鼓励走极端,但他们确实是有意或无意地那么做了。要从这个陷阱中脱身,就必须在思考方式上作出重大改变。
建立自适应组织
新创企业应该为新员工制订培训计划吗?要是你在几年前问我这个问题,我会嘲笑说,“绝对不需要。培训计划是那些能负担得起的大公司用的。”但我们在IMVU最终还是制订了一套相当棒的培训计划,让新员工在入职第一天就能开始有效工作。仅仅几周后,他们就能深度参与工作。把我们的工作流程标准化,并准备新员工必须学习的概念课程要费很多力气。每个新晋工程师都会被指定一位导师,帮他全面了解IMVU的系统、概念和技术,完成一整套课程,早日上手工作。导师和学徒的绩效表现是相连的,因此导师会认真地指导教育。
回过头来看这个例子,有意思的是我们从来没有停下手头的工作,来决定是否需要制订一套好的培训计划。实际上,培训计划是在我们自身流程的演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按序发生的。整个培训流程会经过不断的试用和调整,使之变得更有效,长期而言也不会带来过重的负担。
把这称为建立一个“自适应组织”,它会根据目前的形势,自动调整流程和表现。
会不会走得太快?
目前为止这本书一直强调速度的重要性。新创企业学习如何在弹尽粮绝之前建立起一项可持续的业务,是生死攸关的头等大事。但是,只盯着速度也是有害的。为了能做到恰如其分,新创企业需要有内置的速度调控器,协助团队找到最佳工作节奏。
“安灯”拉绳的要义是一旦发现无法纠正的质量问题冒头,马上停止工作,强制展开问题调查。这是精益生产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不能为了时间牺牲质量。如果你现在引起(或忽视)了质量问题,导致的缺陷将会在之后减慢你的速度。缺陷造成大量返工、士气低迷和顾客投诉,这些都会减缓工作流程,蚕食宝贵资源。
“五个为什么” 的智慧
为了加速增长,精益创业需要一种流程,提供一个自然的反馈循环。一旦你推进过快就会造成很多问题。自适应流程迫使你放慢速度,设法防止那些眼下正在浪费时间的问题。当这些防御性努力收效之时,你自然会再次加速。
取而代之的是使用“五个为什么”的方式,逐步增加投入并渐渐形成新创企业的流程。“五个为什么”的核心精髓是把各种投入和预防大多数问题症状的方法直接联系起来。这套系统的得名来自提出五个“为什么”的调查方式,以了解究竟发生了什么,即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果你曾经被一个聪明的小家伙缠住问“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在你回答之后还有一大堆接踵而至的其他“为什么”,那么你应该非常熟悉这种方式了。这个技巧是由丰田生产方式之父大野耐一创立的一种系统化的问题解决工具。根据新创企业的实际情况,我把它加以变化,用于精益创业的模式中。每一个看似技术问题的根本原因是人的问题。“五个为什么”提供了探讨究竟是什么人为问题的机会。
按比例投入的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因小故障停摆,那么,基本原则就是只投入少量精力修复即可。让我们先来做八周计划中第一个小时的工作。这听上去不多,却是一个起步。如果问题再次出现,提出“五个为什么”自然将要求我们继续深入调查。如果问题没有再发生,一个小时的投入也不算浪费。
自动速度调节器
“五个为什么”的方法可以用做天然的速度调节器。你的问题越多,对解决方案的投入也越多。当基础体系或流程投资收到效果的时候,危险的严重程度和数量就会降低,团队又能重新加速。对新创企业而言,团队运行得太快是一种危险,为了争取时间而牺牲产品质量,会造成疏失错漏。“五个为什么”可以防止这种情况,让团队找准他们的最佳步速。“五个为什么”不仅和具体执行相关,也和学习认知的速度紧密相连。新创企业无论遭遇什么失败,技术故障也好,无法完成业绩也罢,亦或始料未及的顾客行为改变,他们都应该使用“五个为什么”的方法进行详查。
五大罪状之魔咒
当“五个为什么”的使用方式背离正轨时,把它称做“五大罪状”。沮丧的团队成员没有不断去问为什么,了解问题出在哪里,而是开始相互指责,把错误归咎他人。如果不能用“五个为什么”来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话,经理人和员工会掉进“五大罪状”的陷阱中,用以排解愤懑沮丧,指责同事造成了系统性的失败。尽管面对错误时,人会本能地认为问题出在他人的部门、认知或个性中,“五个为什么”的目标就是要帮我们看到事情的客观真相,认识到一些固有问题不是因人们无能,而是由糟糕的流程引起的,从而做出相应的补救措施。
推荐几种避免落入“五大罪状”的方法。第一种方法是在分析根本原因的时候,让每个受问题影响的人齐聚一堂。这个会议应该包括所有发现或诊断出问题的人员,如果可能的话,要让接到电话的客服代表也出席。还要召集所有尝试修复问题的人员,以及与子系统或产品功能相关的人员。如果问题已经上升到公司的高级管理层,那么涉及此事件的决策者也应该到场。
要有效运作“五个为什么”,必须遵守一些规则。比如,“五个为什么”需要一个双方彼此信任和权力下放的环境。在这种环境缺失的情况下,复杂的“五个为什么”方法就难以施展。
团队采用这样两条简单的原则:
1.对第一次错误要容忍。
2.不允许同样的错误发生两次。
第一条原则鼓励人们要对错误怀有同情心,特别是他人的错误。要记得,大多数错误是由系统缺陷造成的,而不是人们没有能力。第二条原则要让团队成员开始在防范措施上按比例投入。
面对令人不快的真相
你得准备好“五个为什么”会揭开企业组织中一些令人不快的真相,特别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它会要求你投入防范措施,花费你本来打算用在新产品、新功能开发上的时间和金钱。压力之下,团队成员可能觉得他们不能把时间浪费在分析问题的根本原因上,尽管长期来说,这将给他们换来更多时间。
如果没有他们的经理或团队领导的支持,要慎用此法。如果你处于这种情况,就要小心从事。你可能得不到全体团队成员的支持,一起使用真正“五个为什么”的探究方式,但你总是可以在自己的工作范围内,使用简化的双原则方法。每当错误出现,问一下自己:我该如何防止再次陷入如此境地?
(1)从小处做起,尽量具体
(2)委派一位“五个为什么”负责人
五个为什么的实例,不要把“历史包袱”放到“五个为什么”的流程中
IGN曾经试图解决所有浪费多年时间的“历史包袱”问题。但由于这类问题过于复杂,要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太难了。IGN踌躇满志地展开“五个为什么”讨论,但忽视了三件重要事情:
1.要把“五个为什么”方法引入企业组织,必须在出现新问题时召开“五个为什么”会议。因为“历史包袱”是企业内的弊病,它们会自然而然地出现在“五个为什么”的分析中,你就能利用这个机会逐步改正这些弊病。如果它们没有自然出现,那么也许它们并没有看起来的那样严重。
2.每个和问题相关的人员都必须出席“五个为什么”会议。很多企业组织不要求工作繁忙的员工参加根本原因的讨论,是觉得这样可以节省时间。这种节约要不得,IGN在认清这一点前吃了不少苦头。
3.每次“五个为什么”的讨论开始时,花几分钟时间解释一下这个流程的目的是什么,以及会怎样进行,这对第一次参加会议的人很有好处。如果可能的话,引用以往“五个为什么”的一个成功案例,如果你完全是个新手,可以引用我那个经理人不支持培训计划的例子。IGN发现,只要有可能,尽量使用让团队成员有切身感受的案例,会起到很好的效果。
【第十二章】 创新
新创企业成长之际,创业者可以建立一个组织,学习如何在满足现有顾客要求与寻找新顾客之间求得平衡,管理现有产品线,开发新的业务模式——并且同时执行所有这些任务。
如何培养颠覆式创新
成功的创新团队必须有正确的架构以取得佳绩。由创业资本支持或靠自己创业的公司作为独立的小型公司,天生具备这些组织结构上的特性。而企业内部团队则需要高级管理层的支持来创建这些架构。在我的经验中,不管是新创企业还是企业内部的新创团队,都要具备三种架构特征:稀少但稳定的资源,开发业务的独立权,以及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这些组织架构的要求和成熟企业部门中的架构要求不同。要记住,组织架构只是先决条件,它不能保证成功。但是,错误的架构却几乎一定会导致失败。
稀少但稳定的资源
大型成熟企业中的部门领导惯于使用政治手腕增加预算,但他们也明白这些预算并不牢靠。他们常常会要求尽可能多的预算,并防备其他部门打自己预算的主意。政治手腕意味着他们有赢有输:如果企业某处发生危机,他们的预算就可能突然被砍掉10%。但这算不上是个悲惨的结局,只不过团队必须越发努力地工作,少花钱多办事。通常情况下,预算总是留有富余空间,应付这种可能发生的情况。
新创企业则不同:预算太多和预算太少一样有害,无数互联网公司的失败都能证明这一点。而且新创企业对中途的预算改变非常敏感。对独立的创企业来说,突然之间手头没了10%现金的情况非常罕见。要知道独立的新创企业几乎没有犯错的权利,这种变化在大多数情况下会成为一个致命打击。这样看来,运作新创企业比运作传统部门更容易,但也更困难:他们需要的资本总量小得多,但这些资本必须绝对安全,要避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独立的开发权
新创企业需要完全的自主权,在他们有限的工作范围内开发并推销新产品。他们计划和执行相关实验不需要过多的批准流程。
强烈建议新创企业的团队实行彻底的跨部门运作,也就是说,公司中每个职能部门全职参与早期产品的开发和发布。他们必须能开发并推出真正实用的产品和服务,而不仅仅只是产品原型。传统开发过程中部门间的层层传递和审批延长了开发—测量—认知的反馈循环,妨碍了团队学习和个人责任制的落实。而新创企业则需要随时保持绝对“最小化”的状态。当然,这样大的开发自主权容易引起上级组织机构的焦虑。为了减轻这种焦虑,我在后文会向大家推荐一些方法。
与绩效挂钩的个人利益
创业者应该把企业的绩效成果与个人的利益挂钩。在独立的新创企业中,一般会采用优先认股或其他形式的股本所有权作为奖励。而在必须使用奖金体系的情况下,那么最高奖金就应该和长期表现最好的创新项目相连。
但是,个人利益不一定要表现在财务上。这对有些组织机构尤其重要,特别是非营利机构和政府部门,它们的创新与财务目的并不相连。在这种情况下,团队获得个人利益还是有可能的。上级组织必须明确谁是创新者,并确保创新者成功完成新产品后就能得到认可。
这种准则在商业企业中一样有效。在丰田公司,全程负责新车开发的人被称为“主查”,即首席工程师。“主查”在美国语言文化中叫做“重大项目经理”,但是这个名字没有充分表达出他们作为设计领导者的真正角色。丰田的员工把这个术语翻译成“首席工程师”,他们把开发中的车辆叫做“主查的车”。他们让我们了解到“主查”对车辆开发的各方面拥有最终的、绝对的权力。
创造实验平台
接下来的重要一步是设立新创企业运作的基本原则:如何保护上级组织机构,如何让创业经理人负起职责,如何在创新成功后,把它重新整合到上级机构中。这就是一个实验平台能实现的成效。
保护上级组织机构
一般来说,大多数关于企业内部创新者的建议,都集中在如何保护新创部门不受上级组织干扰。但实际上有必要把这个模式倒过来看。
把创新藏在黑匣子里的危险
创新的关键在于坚持不懈。公司如果没有能力用更敏捷的方式展开实验,最后难免陷于《创新者的窘境》一书中所描述的命运:尽管利润一年年增长,但某天业务却突然垮台。
我们常把企业内部的创新挑战框定在这个问题之上:即如何在组织机构中保护内部创新团队不受干扰?而我想要重新框定并反过来提出问题:如何在新创团队中维护上级组织机构?根据我的经验,人们受到威胁时就会保护自己,如果一味缩手缩脚小心防御,创新思维就不会繁荣活跃。所以把创新团队藏起来的常规建议其实是种误导。确实有一些秘密科研基地,或者设在公司外的创新团队取得一次性成功的例子,比如建在佛罗里达州博卡拉顿的原IBM个人电脑大楼,它和IBM的主线业务是完全分离的。但是,这些例子更应该被当做警世寓言,因为他们极少带来持续的创新。2躲避上级组织机构会造成长期的负面结果。
从经理人的角度考虑一下,当他们突然得知有创新项目出现时,很可能觉得被公司蒙骗了,而且这不能算是一种偏执情绪。不管怎么说,如果像创新这样的重大事件都可以藏起来的话,那还有什么其他情况不会被藏着掖着呢?时间一久,这会造成更多的政治角逐,因为经理人有充分动机搜寻对付那些威胁他们权力、影响力和职业的事。别人的成功创新不应该成为令他们做出不诚实行为的理由。但从成熟经理人的观点来看,这么做的原因很明白:如果你没有身处秘密之中,你就很容易受到这类秘密的意外威胁。
一味指责经理人的这种反应并不公平。应该批评的是企业的高级管理层,是他们没有建立起一个用于运作和创新的支持体系。我相信这是解释为什么像IBM这样的公司在使用黑匣子方式开发的新市场中(比如个人电脑业务)丧失领导地位的原因之一:他们从一开始就无法重建并延续一种能形成创新的文化。
建立创新沙盒
长期而言,公司会不断面临各种威胁,我们的挑战是如何在公开、开放的环境中建立向创新团队下放权力的机制,这是公司通向可持续创新文化的必由之路。我建议的解决方案是为创新建立一个沙盒⑨系统,它能控制创新的冲击力,但不会限制创新团队使用的方式。具体方法是这样的:
1.任何团队都可以在沙盒中创建一项真正的对比测试实验,实验仅仅影响沙盒内的产品或服务(对由多部分组成的产品而言),或某个顾客细分市场或范围(对新产品而言)。但是:
2.有一组团队必须从头到尾观察整个实验过程。
3.实验进行的时间不得超过一个特定时长(简单的功能实验一般为时几周,颠覆性创新的实验用时久一些)。
4.实验不应影响一定数量之外的顾客(一般用占公司全部主流顾客群的百分比表示)。
5.每项实验的评估必须使用含有5~10个(不能超过)可执行指标的统一标准化报告。
6.每个在沙盒设置中工作的团队,以及每个开发产品,都必须使用相同的衡量指标评估成功与否。
7.任何一个建立实验的团队必须在实验进程中监测衡量指标和顾客反应(支持电话、社交媒体的反应、论坛里的帖子等等),如有重大情况发生,应马上停止实验。
由内部团队负责
企业内部创新团队的问责顺序是一样的:根据顾客典型,建立一个颠覆式的理想模型,接着发布最小化可行产品建起基准线,然后尝试调整引擎以求向理想目标靠拢。在这个框架中工作的企业内部团队基本上和新创企业并无二致。但是,当内部团队获取成功之后,就需要整合到企业所有的产品和服务组合中去。
培养管理组合
企业必须管理四大类工作。内部创新团队成长起来后,提出最初概念的企业创业者必须应对规模化的挑战。随着产品获得了新的主流顾客、攻占了新的市场,这个产品会成为企业公众形象的一部分,对公关、市场、销售和业务发展产生重要意义。很多时候,这样的产品会引来形形色色的竞争对手:抄袭者、快速跟风者,乃至仿冒者。
一旦新产品市场形成,整个流程会变得更加常规化。应对产品在市场中无可避免的种种问题非常重要,这些问题包括了商品化、产品线扩充、逐步升级,以及新营销形式。在这个阶段,卓越的运营能力会发挥很大作用,是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利润的重要方式。这可能需要不同类型的经理人,他们长于优化、委派、控制和执行的工作。公司的股票价格依靠的是这种可预计的增长。
在第四个阶段中占支配地位的主要是运营成本和传统产品的问题,这是外包、自动化和削减成本的范畴。不过,基础设施依然是关键所在。设备或重要基础设施的失灵,或者忠实顾客的丧失都能令整个公司脱离正常轨道。但是,与成长和优化阶段不同的是,在这个阶段的投资不会帮企业实现收入增长。这类组织机构中的经理人面临吃力不讨好的遭遇:出了事被批评,做了好事得不到赏识。
新创企业和大型公司的问题在于,员工通常会伴随着他们开发的产品从一个阶段进入下一个阶段。一般做法是让新产品或功能的开发者管理商品化所需的资源、团队或部门。结果,有创意的经理人的工作不再是开发新产品,而是陷入了产品增长和优化的工作中。
这种倾向是造成成熟企业一开始就难以找到有创意的经理人、培育创新力的原因之一。每个创新项目都会和成熟项目争夺各类资源,其中最稀缺的资源之一就是——人才。
创业企业家是一个职业头衔
用不同方式管理这四类工作,让有能力的跨部门团队在各个领域发展,是走出困境的解决之道。当产品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时,它们被不同团队层层传递。员工可以选择作为产品交接工作的一部分,跟着产品进入下一阶段,或者留下来从事新的工作。两种选择没有绝对的对错之分,它取决于相关人员的特质和技能。
有些人天生就是开发创造者,不愿意在后面业务阶段的那些压力或期望下工作。另一些人雄心勃勃,把创新视为进军高级管理层的通路。也有些人特别擅长运营成熟业务、项目外包、提升效率和成本控制削减方面的管理工作。应该让员工发掘最适合他们的工作种类。
事实上,大型企业内部的创新者应该把创业工作看做一条可行的职业之路。能够使用精益创业方法领导团队的经理人,就该有一个简单明确的“创业企业家”角色,作为他们名片上的头衔,不一定非要离开公司去施展才能,也不一定非要假装适应成熟的职能部门中死板的层级制度。总之,这些创业企业家应该通过创新核算体系承担起责任,并得到相应的升职和奖励。
当企业创业者在创新沙盒中培育了一个产品之后,必须重新整合到上级组织机构中。新的产品终究需要一支更大的团队将其拓展、商品化并扩大规模。这个团队在一开始将需要由沙盒中工作的产品创新者继续领导。而这正是这个流程中的积极部分,它让创新者有机会用他们在原来沙盒中掌握的新工作风格,训练新的团队成员。
理想的情况是,这个沙盒会逐渐扩大,也就是说,不需要把沙盒中的团队搬出来放回公司的日常运作中,而是有机会扩大沙盒内的工作范畴。如果最初只针对某类顾客或一定数量的顾客,那么现在则可以扩大产品的覆盖范围。考虑到这些改变,高级管理层必须想到在沙盒中工作的团队能否在上级组织机构中“自谋生路”。沙盒的设计既用来保护里面的团队,也保护外面的上级组织。任何形式的扩张都要把这个情况考虑进去。
在创新沙盒中工作就如同为新创部门塑形。起先,团队只能进行适量实验。早期实验可能无法得出很多认知,达到规模化的成功。但一段时间之后,只要这些团队能在小批量开发中得到持续反馈,使用可执行指标,并对认知阶段性目标负起责任,他们几乎一定能取得进步。
当然,任何创新系统终将成为自身成功的牺牲品。当沙盒扩展,并且其创新成果为公司带来收入增加之时,新的实验循环就必须再次开始。以前的创新者将会成为产品现状的监护人。一旦产品完全发展充塞了整个沙盒,必将带来运营重要任务所需的额外规则和控制。这时,新的创新团队就需要创建一个新沙盒来开展工作。
【第十三章】 尾声:杜绝浪费
我们可以看到和感觉到物质的直接浪费,但由于人们不熟练、低效率或指挥不当的活动所造成的浪费,则是既看不见又摸不到的。要认识这些,就需要动脑筋、发挥想象力。也正是这样的原因,尽管我们来自这方面的日常损耗要比物质的直接浪费大得多,但后者使人触目惊心,而前者却容易令人无动于衷。
一个世纪以后,我们对这些话说什么好呢?一方面,它已经过时了。21世纪的我们格外注重效率的重要性,和由生产力获取的经济价值。我们的工作场所与泰罗时代相比,已经组织得非常完善,至少从物质层面的建筑物来说确实如此。
但在另一个方面,相对于我们在制造产品时引以为荣的效率,我们的经济活动还是难以置信地遭遇着浪费。这种浪费并非来自低效的工作组织,而是把工作浪费在错误的东西上,并且还是工业层面的大规模浪费。正如彼得·德鲁克(Peter Drucker)所说,“没什么比高效地做一件根本不该做的事更加徒劳的了。”
可是我们依然有效地做着错误的事。虽然很难准确估算现代工作到底有多浪费,但我们并不缺乏种种故事案例。在进行精益创业咨询和巡回讲演的时候,我不断听到来自大大小小公司的员工的相同信息。在每个行业中,我们都看到无数失败的产品发布、构思糟糕的项目,以及大批量的死亡螺旋。我认为这样滥用人们的时间是一种罪过,白白浪费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潜力。
要在一个节奏越发快速的世界中采用这样古老的方式是不可行的,因此对项目和业务失败的指责常常被推到高级管理层身上,而他们总被要求做些不可能的事情。另一种情况是,把这种责备指向财务投资人或公开市场,批评他们过于强调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短期结果。我们总有太多责怪的话要说,但能指引领导者和投资者的理论却太少。
精益创业运动与这种无计可施的状况形成鲜明对比。我们相信,一旦明白了浪费的症结所在,创新中的诸多形式的浪费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所要做的是改变我们的集体思维模式,重新考虑如何完成这项工作。
敦促工人更加努力是不够的。我们目前的问题是因为用力过猛引起的,而且还是在错误的事上用力过猛。只关注职能的效率让我们忽略了创新的真正目标:学习目前未知的事物。戴明教导我们,建立量化的目标并非关键,而是要找到达成这些目标的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回答最迫切的创新问题是精益创业运动代表的原则:围绕一系列新产品和新服务,我们如何建立一个可持续的企业组织?
产品开发的伪科学
在我们庆贺精益创业运动取得成功之际,有一点提示非常重要。我们不能让这些成功引发新的伪科学,比如转型或最小化可行产品之类。这正是当年科学管理论的命运,我认为最终其奋斗的事业被推迟了几十年。高举科学之名,日常工作压倒了创造性的工作、机械化压倒了人性、按部就班压倒了灵活敏捷,以至于不得不通过以后的管理运动来纠正这些缺陷。
新的研究计划
想要发现如何更有效地工作,我们可以使用什么类似的研究计划?在极端不确定的情况下,是什么激发了生产力?我们对这一点的理解非常有限。所幸循环周期无处不在,让我们有很多机会测试新的方法。因此,我建议设立新创企业实验室,测试所有种类的产品开发方法论。这些测试如何进行?我们可以先引入小型的跨部门团队,从产品和工程开发开始,让他们使用不同开发方式解决问题。我们也可以从一些有明确答案的问题入手。
用这些指标作为基准,我们可以开始改变实验条件。我们的挑战在于,提高了正确答案的不确定程度后,还是要能够客观地衡量结果的质量。也许我们可以使用真实情况中的顾客问题,然后由真实顾客来验证团队工作的成果。我们甚至可以开发多种最小可行产品,一遍一遍去解决同一类问题,从而量化地分析哪种产品能产生最好的顾客转化率。
我们也可以选择复杂程度不同的开发平台及分销渠道,来改变极其重要的循环周期时间,测试这些因素对团队真正生产力的影响。
最主要的是,我们需要制定明确的方法让团队对经证实的认知负责。在本书中我已经提出了一种方法:使用定义明确的财务模型和增长引擎进行创新核算。但要是认为这就是最佳方案的话未免太天真了。当这种方法被更多公司采用后,一定会有其他新的方式技巧出现,我们必须尽可能严格地评估这些新想法。
总结
作为一项运动,精益创业必须避免教条主义和僵化的思想体系。我们必须避免把科学描摹成公式的样子,或意味着在工作中缺乏人性。事实上,科学是人类最有创造力的追求之一。我相信把它推广到创业活动中,将开启人类潜能中的无尽宝藏。如果企业中所有员工都具备了精益创业的组织超能力,那么整个企业机构看上去会怎样?
至少每个人都会坚持必须把所有假设清楚表达出来,并且对其严格测试,这既不是拖延之计也不是没事找事,而是出于真心想要找出每个项目愿景的基本真理所在。
我们不会把时间浪费在要做质量保证者还是冒失牛仔的无休止争论上;我们认为在追求顾客长期利益的过程中,质量和速度应该齐头并进。我们会加速测试愿景,而不会抛弃它。我们会设法消除浪费,不在半空中搭建美丽城堡,而是以敏捷的技巧开发高质量产品,实现突破性的商业成果。
对于失败和挫折,我们会以诚实和学习的态度应对,而不是反诉和指责。不仅如此,减速的冲动、增加批次数量,以及沉溺于预防的魔咒都是我们要极力避免的,我们会绕过那些不产生学习认知的多余工作,从而加快速度。我们致力于创建新的机构,肩负长期使命,创造可持续的价值,并且把世界变得更美好。
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杜绝浪费人们的时间。